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農民爲什麼給地主打工 自己開荒種地不行嗎

古代農民爲什麼給地主打工 自己開荒種地不行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7.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地主和農民,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先秦時期,華夏社會就有四個階層,分別是:士、農、工、商。其中的士是貴族,包括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其中的農就是農民,指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工就是手工業者,比如屠夫、鐵匠,商就是做生意的人,也就是商人。

一、井田制之下的農民

秦之前的華夏社會是貴族社會,只有貴族才能享樂整個社會最好的物質條件,這四個階層中,農民的地位僅次於貴族,這已經算很高的地位了,秦之前的社會實行的是井田制。

井田制最重要的內容是:全國一切土地全部屬於周天子,然後根據分封制,天子將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將土地分封給卿大夫,卿大夫將土地分封給士,然後這些貴族的土地再租給農民來耕種。

古代農民爲什麼給地主打工 自己開荒種地不行嗎

古代農民種地

井田制下的耕地全部被分成很多塊一定面積的田地,每塊田地之間有縱橫交錯的田梗和水溝,整個耕地被分爲九個部分,中間的一塊是公田,周圍八塊是私田,一個井田是900畝,每一塊是100畝。

私田由貴族分給農民來耕種,這些農民不用交租,只是每年向國家交取一定的糧食,除此之外,農民還要耕種中間那一塊公田,而且還是無償勞動,同時貴族也會讓自己所擁有的奴隸來耕種公田。

井田制下的農民根本就沒有開荒種地的積極性,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歸天子或者諸侯所有。

先秦社會階層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是當時整個天下所有土地的所有者,經過分封之後,諸侯、卿大夫、士也成爲土地的所有者,但在名義是天子所有,無論你的土地是如何得到的,在名義上都歸天子、諸侯等貴族所有,就算農民開拓了土地,那也是天子和諸侯的,不屬於自己,農民根本沒有積極性開墾土地。

2、常年的戰爭,導致田多人少。

先秦時期的每個諸侯國都是兵農合一,農民不僅要種地,還要打仗服兵役,常年的戰爭,導致人口迅速減少,而田地則是固定不變的,人一少,田就多了,不需要開荒就有田地而種,那又何必去開荒呢?

3、國人與野人的區別。

先秦時期不像後來,人可以隨便居住,在當時絕大多數的人是居住在城池裏,居住在城池中的人稱爲國人,國人是受到諸侯等貴族的保護,相於當普通平民,既是農民又是士兵,他們耕種的土地也在城池之內,如果有其他諸侯國攻打,國人全部受到自己所屬諸侯的組織,一起對抗外來諸侯國的軍隊。

古代農民爲什麼給地主打工 自己開荒種地不行嗎 第2張

農民

而居住在城池外的人則稱爲野人,野人是不受諸侯等貴族保護的平民,也就是農民,需要自己保護自己,野人抵抗風險的能力非常弱,一旦遇到外來的威脅,完全要靠自己,這對於野人來說,根本沒有任何保障。

城池內的所有土地全部被貴族瓜分殆盡了,如果到城外開荒種地,那土地所種的糧食根本沒有保障,就算是被敵人搶走了,也只能看着,在那個時代,是不會有農民大規模到城池之外開荒種地的,這樣就失去保護了。

4、開荒的成本。

開荒是需要成本的,想在一片樹林或者草原上開拓出一片土地,你得有工具,有鐵器,有人手,還得有第一年的種子糧食,如果是農民的個人行爲,開荒是比較難的,如果有貴族的支持,那開荒就比較容易,事實上,也只有貴族纔有能力開荒,普通的農民沒有開荒的成本。

古代農民爲什麼給地主打工 自己開荒種地不行嗎 第3張

古代種地完全靠天吃飯

這是先秦時期井田制下的農民,到了戰國後期,井田制崩潰了,各個諸侯國相繼變法圖強,比如商鞅變法就明確廢除了井田制,而且大力提倡開荒種地,打擊商業,獎勵耕種,爲了吸引更多的原六國百姓到秦國耕種,商鞅還提出很多很多吸引六國農村到秦國種地的激勵措施,比如:免除租金、免除徭役,獎勵爵位。

但是這一種國家行爲,秦國實現商鞅變法主要是強國,以國家爲主導來大規模開荒種地,是爲了提升秦國的糧食產量,有了糧食,國家就強大,就能繼續對外用兵,再輔以軍功爵位制,導致秦國越來越強,這種廢除井田制大規模開荒種地的措施各個諸侯相繼模仿,但都沒有秦國做得好,直到秦國統一天下,華夏進入封建社會。

二、封建土地制度之下的農民

從秦朝建立開始,華夏就進入官僚社會,廢除貴族政治,實行封建土地制度,這應該是一種小農經濟與地主經濟並存的方式,普通平民允許擁有土地,一些官吏和地主階層也能擁有土地,起初是自己種自己的地,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以及各種天災人禍的發生,有地的農民越來越少,土地越來越集中,所以就導致了改朝換代。

古代農民爲什麼給地主打工 自己開荒種地不行嗎 第4張

農民

那爲什麼封建土地制度之下農民不去開荒種地呢?

1、沒能力開荒種地。

秦漢時期確實是有開荒種地的,古代的農民跟現在有些不同,古代完全是靠天吃飯,如果有自然災害,完全就有可能顆粒無收,就沒有飯吃,飯都沒有吃,農民怎麼生存呢?只好把自己手中的土地賣掉,換取糧食,然後再去租種地主的土地,維持生活。

這個時候農民從一個自由農民變成了佃農,佃農能夠保證自己衣食無憂就很不錯了,哪來的能力去開荒種地呢?開荒種地需要工具、人手、種糧,開銷很大,還不能保證馬上就收成,農民沒有這個能力去做。

2、開荒種地不如租地來種划算。

漢朝建立之初,由於經過多年戰爭,實行了黃老學說,無爲而漢的統治手段,同時對農民減少賦稅,呂后及漢文帝和漢景帝期間多次減稅,農民負擔減少,在當時直接租地主的地來種,比自己開荒去種地的成本低得多,沒有必要花巨大的成本去開荒種地。

古代農民爲什麼給地主打工 自己開荒種地不行嗎 第5張

開荒種地不是件容易的事

即使有開荒的行爲,那也是實力強大的地主階層,開荒之後,地主再把土地租給農民來種,收取租稅就行,農民沒有什麼支出,爲什麼不租地呢?

3、國家的開荒行爲抑制了個人的開荒行爲。

由國家主導的開荒行爲有商鞅變法時的吸引外來農民耕種土地,有東漢末年的屯田制,有北魏到唐朝中期的均田制,因爲國家有實力、有能力開荒,國家把大規模開荒好的土地租給農民種,然後收取一定的賦稅,比單個農民開荒種地要好得多。

比如東漢末年的屯田制,有民屯和軍屯,民屯是國家把無主土地提供給失地農民,然後收取一定的賦稅,比如曹操在收降了百萬黃巾軍後,讓這些黃巾軍家屬去屯田,給他們土地,提供種糧,工具,有些黃巾軍打仗都帶着耕牛和農具的,他們就是失地農民,但沒有能力開荒種地,所以曹操充分利用這些人力,獲取了大量的賦稅(糧食)。

此外還有軍隊屯田,指軍隊在打仗的時候大規模開荒種地,軍屯的糧食主要是自給自足,這些國家大規模開荒的行爲抑制了個人開荒行爲,還能減少浪費,增大開荒規模,單個的農民就沒有必要開荒種地了,只接租種就行了。

古代農民爲什麼給地主打工 自己開荒種地不行嗎 第6張

開荒種地

4、封建社會並不鼓勵個人開荒行爲。

一般來說,現有能開發的土地基本上都開發過了,如果再想開荒種地,就得進入深山老林或者遠離城池、鄉村的偏僻地方去開荒,這樣的話,官府就收不到你的賦稅了,同時,封建社會的農民是不能隨便離開居住地,否則戶籍就沒了,官府還要徵集徭役、賦稅的行爲也不方便了,所以官府一般是禁止個人開荒行爲的。

經過一系列的分析,才知道農民種個地真不容易,一旦農民手中沒有土地,就是一個封建王朝需要換代的時期,而農民開荒種地也不是那麼簡單,需要實力與能力,當然了,封建社會中農民也有開荒種地的,一般是在亂世中,爲了躲避戰亂,以整個家族爲單位,躲入不爲人所知的深山老林中開荒種地,不過比較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