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俗話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 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

俗話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 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桃園結義和瓦崗寨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俗話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 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

少年時看到電視劇裏英雄好漢馳騁疆場的氣勢,恐怕讓我們羨慕至極。

而同時電視劇裏經常出現這麼一句,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這句話究竟有什麼含義?

桃園三結義《三國演義中》中的情節: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迅速席捲全國,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爲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立志一起馳騁天下共創大業。

桃園三結義從此成爲千古佳話。

瓦崗一炷香,是《隋唐演義》中隋唐好漢在賈家樓結義的瓦崗寨四十六友,他們義薄雲天,於瓦崗寨聚義反隋,後來瓦崗衆英雄歸唐,在李世民麾下效力,衆人合力輔助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

瓦崗一炷香,不僅匡扶天下而且共同輔佐明君開創了太平盛世,而桃園三結義最終卻沒有完成匡扶大漢的大業。

爲何桃園三結義備受推崇,而瓦崗一炷香卻歷來飽受爭議。

原因就是,桃園三結義時,劉備是個賣草鞋小販,關羽賣綠豆,張飛是個屠夫,三人結拜只因志趣相投、情真意切。

後來雖屢次兵敗,兄弟三人相繼失散,但都矢志不渝。

例如關羽在曹營備受曹操恩典,但一聽得劉備消息即刻過五關、斬六將拋棄曹操給的所有榮華富貴也要找到劉備。

這兄弟三人經歷了數次磨難和考驗三人依然挺了過去,直到關羽出師北伐,但被呂蒙偷襲荊州致使北伐功虧一簣,不幸犧。

劉備、張飛不顧大局執意爲關羽報仇出師北伐,致使兄弟二人相繼去世。

桃園三結義堪稱情比金堅,義薄雲天。

俗話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 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 第2張

再來看看瓦崗四十六友。

他們於賈家樓聚義反隋,這其中有二十二位是綠林好漢,有魏徵、徐茂公、單雄信等人;

有來自北平府王府的十四人,有羅成、杜差等人;

七個衙門人員,秦瓊、金甲等;

還有一位來自唐國公府上女婿柴紹;兩位是小商人開店的掌櫃,賈潤甫、柳周臣。

由此可見,他們的階級不同,結義時各個豪氣沖天,但是到後來竟然爲各自的利益不惜兄弟之間反目成仇。

俗話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 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 第3張

最能證明的便是單雄信。

單雄信對秦瓊和程咬金都有大恩,每次秦瓊遇險,第一個出來救他的便是單雄信,他對秦瓊有救命之恩。

單雄信江湖人稱義薄雲天小關羽,最開始在濟南造反時,他的犧牲是最大的,爲了兄弟全家幾十口人被殺,除了北平王府的張公瑾等人之外,四十六友中的其他人大都是江湖草寇,無家無室,孑然一身。

但是結果呢?

單雄信被大唐俘虜,寧死不降,在衆位兄弟面前被殺。

而同爲瓦崗四十六友的王伯當,更是與李密一起被唐軍萬箭穿心,這實在令人痛心。

由此可見,桃園三結義情比金堅,但瓦崗四十六友卻經不起打擊,因此前者備受推崇,後者飽受爭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