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唐朝爲什麼沒有人學習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其實道理很簡單

唐朝爲什麼沒有人學習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其實道理很簡單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唐朝割據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說到唐朝時期也有藩鎮割據的,大家也知道藩鎮割據帶來的印象就是到了三國時期的時候會出現曹操這樣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最後就是漢朝滅亡,三國鼎立,連年征戰百姓民不聊生,那麼既然這個割據這麼的複雜,其實唐朝也有點這樣的意思,但是唐朝卻沒有出現藩鎮割據,唐朝爲什麼沒有人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呢?下面就着這個問題我們一起揭祕分析看看吧!

唐朝爲什麼沒有人學習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其實道理很簡單

唐朝藩鎮割據的時間很長,從安史之亂之後,橫跨一百多年,其中以河北三鎮爲首,始終割據爲獨立王國,不聽中央號令。

但是!

但是,藩鎮割據雖然是中晚唐的常態,但天下大亂不是。唐朝的局勢全面崩潰,也就是在黃巢起義之後的二十多年而已。在黃巢起義之間,藩鎮別說挾持天子,連自保都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

所謂強漢巨唐,唐朝之強大,雖然經過了一場空前的安史之亂,但依然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安史之亂後又生生的續了一百多年。這與唐朝的軍事政治形勢是分不開的。

雖然提起安史之亂後的唐朝,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藩鎮割據”,“宦官跋扈”,“朋黨交攻”。其實中晚唐的形式還沒有那麼糟糕。對於唐朝朝廷來說,這三件事的威脅排行大概是:宦官亂政>藩鎮割據>朋黨之爭。之所以藩鎮割據只能排第二,因爲唐朝的藩鎮也沒有那麼厲害。

黃巢起義以前,常年割據的藩鎮只有魏博、范陽、成德三鎮,三鎮處於河北山東一帶,離長安是相當的遠。而且爲了對付這三個藩鎮,朝廷還“貼心”的圍繞這三個刺頭搞了一個藩鎮包圍圈,三鎮的旁邊全是朝廷設立的藩鎮,專職負責防禦他們。整個唐朝,朝廷收回河北藩鎮的努力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唐德宗曾經組織過一場規模不下於安史之亂的平藩戰爭,可惜最後以失敗告終。而唐憲宗和唐武宗更是一度收回過割據藩鎮的控制權。

唐朝爲什麼沒有人學習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2張

這幾家割據的藩鎮,平時祕密聯絡,注重團結,槍口一致對外(朝廷),一旦朝廷發動征討就聯合對抗,他們通過抱團取暖來爭取自己的割據地位,但名義上他們依然是大唐的臣子,在朝廷強勢的時候甚至還要交出權力入京朝見。至於讓他們幹翻周邊監視他們的藩鎮一路殺到長安劫持天子,那大概是個夢想。

而晚唐的形勢,又是另一種面貌。

唐朝中央的權威之所以能維持,在於唐朝朝廷始終保持着一支規模龐大的精銳部隊——神策軍。雖然這隻部隊歸太監管理,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太監和皇帝的利益是一致的,而皇帝和朝廷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神策軍是朝廷最大的依靠。換句話說,由於唐朝朝廷是天下最強的藩鎮,所以所有的藩鎮都怕他。

但黃巢起義徹底打破了這種局面,黃巢的部隊對江南經濟的破壞十分嚴重,更重要的是,他隔斷了朝廷和江南主要財稅來源地的聯繫。而神策軍在黃巢起義中損失極爲慘重,所以黃巢之後,唐朝朝廷的威信由於實力下降而頓挫,而地方藩鎮由於趁亂撈了不少好處,反倒個個作威作福,開始不聽號令。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出現地方節度使干預朝廷政令的情況。但依然沒有劫持皇帝的事情發生,因爲神策軍仍在。事實上,直到唐朝事實上最後一個皇帝唐昭宗統治的前半期,神策軍依然有十萬之衆,唐昭宗甚至想用他們來滅掉李克用,可惜被李克用打的全軍覆沒。從那以後,唐朝皇帝才徹底淪爲藩鎮的掌上玩偶。不過這個時候“挾天子”已經沒什麼意義了,唐朝的號召力幾乎爲零,所以朱溫很快就稱帝了。

唐朝爲什麼沒有人學習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其實道理很簡單 第3張

而東漢則處於一個奇妙的境地:董卓之亂之前,朝廷自己的力量已經在內鬥中被消耗光。董卓之亂之後,朝廷的實力和威信蕩然無存,成了流亡政府,到處討飯吃。

但奇妙之處就在於這,由於漢朝的倒臺是突然性的,所以漢朝皇帝雖然沒威信,卻有號召力,尤其對知識分子來說,曹操可以利用漢獻帝豎起一張朝廷的大旗,這對他籠絡士族意義衆大。等到漢朝這塊牌子過了幾十年已經徹底沒什麼吸引力的時候,自然就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