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過程有多難呢?

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過程有多難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過程有多難呢?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曹操不僅雄才大略,還深謀算計。他妻妾衆多,兒女成羣,但一下子嫁出三個女兒,還是嫁給同一個人,有點讓人匪夷所思。曹操這個人做的事情都是思前想後。他三個女兒嫁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時大名鼎鼎的被看作曹操傀儡皇帝的漢獻帝。

從漢獻帝的身份就可以看出來,曹操嫁女兒是有很強的目的性。漢獻帝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是一個傀儡皇帝,曹操也不是一般的大臣,他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實際掌權者。即使這樣,曹操有必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傀儡皇帝嗎?難道不應該親家廣撒網以此來穩定自己的根基擴大自己的實力嗎?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是毛玠提出的,其實原來不是這麼說,而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也就是用天子的名義發號施令,把那些不聽從號令的人都收服自己名下,成就霸王之業,霸王之業並非帝國之業,他不是要統一全國,只是想成爲一方霸主。

從曹操的綜合實力來看,他雖然不像劉備那樣一直處於社會下層,想要成功很困難,但是跟袁紹、袁術這樣四世三公的身份相比,幹爺爺是太監的身份,讓曹操有點擡不起頭來。

從他的地理位置來看,又正好處在中原地區,屬於四面都可受敵的地勢。打着正統的旗號來征討天下諸侯,可以吸納更多的人才,這也符合曹操唯纔是舉的想法。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就好比習慣於說謊的人,假話說多了,說着說着自己也會信以爲真。

曹操一直仗着“漢室中央政府”的正統名義來擴大自己的實力,漢獻帝就成了他一路暢通無阻的利器和擋箭牌。漢獻帝是他不能拋棄,至少不能明目張膽去反對的,否則就政治不正確,思想有問題了。

既然不能明着來,曹操就只能藉着其他方法來背地裏實現,他既要否定漢獻帝個人修養又不動搖自己統治基礎。曹操想要造成社會上漢室氣運已經衰弱的假象,只要去否定漢獻帝的個人道德修養,君主素質不行便可,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帶權了。

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曹操將自己的三個女兒都嫁給了漢獻帝。

漢獻帝本人雖是傀儡皇帝,但他自身的資質還是不錯的,有點本事,也不窩囊,只是環境和時勢造成了他不得不做傀儡,被迫接受命運,最終只能任曹操擺佈。

其實人家漢獻帝原來是有妻妾的,而且和她們的感情都很好,其中漢獻帝的嬪妃董貴人在歷史上還很有名,他就是衣帶詔事件主謀董承的女兒,董承護送漢獻帝到達許昌後,與曹操的矛盾逐漸顯露,於是董承自稱有漢獻帝的衣帶詔,想要密謀誅殺曹操,可惜衣帶詔事件泄露,曹操一怒之下殺了董承。

儘管漢獻帝多次向曹操爲董貴人求情,後來還是被曹操所殺,當然,漢獻帝的皇后伏壽也難逃一死,最後被曹操幽閉而死。

在曹操在封魏公的同一年,一下子出嫁給漢獻帝三個女兒, 顯然曹操也知道自己碰到了漢朝臣子的底線,所以爲了不在別人那裏落下壞名聲,也爲了安撫籠絡漢獻帝,或許也夾雜着他年輕時期忠於漢朝、感恩朝廷的情結吧,曹操竟然做出了這麼一個非同尋常的舉動!

讓自己三個女兒入宮,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取代伏皇后的。爲了堵天下人的嘴,也爲了籠絡安撫漢獻帝,現在把三個親生女兒都給你做老婆,你也不會再計前嫌了吧。

這樣一個大手筆也相當是在漢獻帝的身邊一舉安插了三個間諜,漢獻帝的一舉一動,吃喝拉撒盡在曹操的掌握之中,漢獻帝就再也不會有謀害曹操的可能了,曹操的絕對安全就能得到了保障。曹操和漢獻帝原來的君臣關係也升級爲翁婿,關係加深親密不少。

曹操也得以繼續,而且更加名正言順地“挾天子以令諸侯”,從而對各地諸侯繼續保持着巨大的政治和軍事的統治優勢。當然,嫁女兒只是第一步,給皇帝生下子嗣,也是很重要的。

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過程有多難呢?

雖然曹操取代漢朝已經漸趨明朗,但目前還只是公國,而且自己人的心也不齊,比如愛臣荀彧前不久因忠於漢朝,反對曹操稱魏公,被迫自殺。加上他多次公開承諾世受漢恩,不會背棄的諾言,種種原因迫使他不能代漢自立。

因此,取代的趨勢雖然出來了,但目前仍然是漢朝天下,他只是佔據了北方,赤壁之戰後,統一全國已經成爲拉鋸戰,所以曹操也在做兩手準備。如果他本人有生之年不會取代漢朝,那他就寄希望於自己的兒子、孫子,或者是漢朝任然延續,由他的外孫繼承皇位。

史料中有關曹操的女兒記載很少,只有關於曹節的隻言片語。《後漢書》中記載,“曹節,在伏皇后被殺的第二年,被立爲皇后,伴隨着漢獻帝走完了風雨飄搖的後半生,也算是漢武帝幸運之處。讓人動容的是,曹節當了獻帝的皇后,與獻帝之間慢慢的有了愛情,倆人感情很好。

曹操去世,曹丕謀權篡位,逼得越來越緊,在進行了幾次虛僞的推辭之後,接受了漢獻帝的遜位。一切準備就緒,就只剩下交傳國玉璽這一步了。曹丕派親信去索要傳國玉璽,曹節聽說後大怒,死活也不肯交。

但她哪禁得住三番五次的索要啊,終於被迫無奈交出玉璽。最後她咬牙切齒的說道:“你做不了幾天的皇帝,老天是不會保佑你的。”

於獻帝而言,曹操嫁女的行爲,某種程度上是他的幸運。可惜曹操真正的目的,其實都是爲了自己的江山和帝王夢,三個女兒不過是政治權力的犧牲品。千載之下,人們也再難以追尋。

參考文獻:《中國通史》,《史記》,《戰國策》,《三國演義》等

歷史二:司馬懿在高平陵之變中漏殺之人的後代,韜光養晦154年推翻了晉朝

提起三國時期,我能想到的只有羣雄爭霸、三國鼎立,最終還是曹操所屬的魏國力壓羣雄,更勝一籌。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曹氏家族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卻被司馬家族取而代之,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冤冤相報何時了,然而本文要講的一個故事是,在司馬懿奪得曹魏政權之後的150多年後,司馬家族的統治依然被取代,在江湖上混的,遲早都是要還的。

司馬懿對曹魏政權有什麼功勞?

要說三國之中最能活的人,我覺的司馬懿肯定算一個。早年時期,司馬懿跟隨曹操打天下,智計無雙,爲曹操的大業立下了不少功勞,建康元年,曹操去世,朝野上下十分震動,曹魏政權出現前所未有的危機,最後也是司馬懿一手平定。

曹丕即位之後,司馬懿又獲得了重用,累次升遷,多擔任要職,很受曹丕的器重。沒過幾年,魏文帝曹丕也死了,死前任命司馬懿、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羣、徵東大將軍曹休爲輔政大臣,還對太子曹叡交代說:“這幾位大臣,一定不要懷疑他們。”

曹叡繼位後,魏國又陷入了危機,孫權得知魏文帝去世,立即出兵北上伐魏。司馬懿爲保魏國江山,與孫權大戰,擊退了孫權,大勝而歸。

諸葛亮北伐期間,曾經積極策反投魏的蜀將孟達,使得曹魏政權邊境再次陷入困難,司馬懿使計在新城之戰中擒獲孟達,將這次叛變扼殺在了搖籃當中。

此後,遼東發生叛亂,也是司馬懿前去平定的,可以說,曹叡在位期間,是曹魏政權最爲危機的時候,也都是司馬懿幫助度過難關的。

但不得不說,曹家的子孫似乎都不怎麼長命。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去世,留下了一個年僅八歲的齊王曹芳繼位,仍然任命司馬懿爲輔政大臣,與大將軍曹爽共同輔佐小皇帝曹芳。至此,司馬懿已經是四朝元老了。

可以說,司馬懿取得這樣的地位,是非常容易受到別人的眼熱的,尤其是來自曹氏宗族的不滿。

司馬懿爲什麼能夠在高平陵之變奪取曹魏政權?

曹爽在被定爲輔政大臣後,也曾野心勃勃,想要排擠司馬懿,以便自己專權,然而曹爽的能力實在是有限,曹爽主持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主張伐蜀,通過這場戰爭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然而正是這場戰爭,讓曹爽顏面掃地,十多萬大軍連蜀地都沒有進去,在關中外圍就被蜀軍打敗,這次軍事上的失敗,魏國損失慘重,兵力大減,也使得曹爽的政治威信降到了極點。

但曹爽不知收斂反而日益張狂,據記載:“(曹爽)專擅朝政,兄弟並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朝中諸位大臣都對其意見不小。

司馬懿韜光養晦,開始裝病,曹爽派人查探之後就不將司馬懿放在心上了。這主要是因爲司馬懿當時已經七十多歲了,古人說人到七十古來稀,再加上司馬懿多年帶兵征戰,身體也有損傷,所以曹爽纔會這麼輕易的相信司馬懿要不行了。

嘉平元年,皇帝曹芳前去洛陽祭拜魏明帝,大將軍曹爽隨行。曹爽前腳剛走,司馬懿後腳就從牀上跑下來上奏郭太后,請求廢除曹爽兄弟,是爲高平陵之變。

曹爽的的智囊恆範聽說之後,立即去向曹爽獻計,勸他先挾持皇帝曹芳到許州,再調天下兵馬勤王。

可是曹爽並沒有採納恆範的計策,反而相信了司馬懿的鬼話,司馬懿說不追究曹爽的過失,還可以享有他原來的爵位。

恆範幾人拼命勸阻,從晚上勸到早上,也沒能說服曹爽。最終曹爽連同恆範等人一同被處斬,甚至被抄家滅了三族。

經過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和司馬炎幾人接連控制了魏國的朝政,最終司馬炎在自己父輩的基礎上完全把控了魏國,逼魏國皇帝退位,建立了晉朝。

被漏殺的奪司馬天下之人是誰?恆玄還是劉裕?

關於司馬懿漏殺之人,是誰,還存在一個疑問,有說是恆玄,也有說劉裕。

先來說說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劉裕,劉裕的確是真正的奪了司馬天下的大贏家。

劉裕帶領北府兵起義,打敗了恆玄,又殺了晉安帝,最終在元熙二年六月丁卯日代晉稱帝,改國號爲“宋”,改元永初,史稱“劉宋”王朝。至此,司馬家族建立的晉王朝就徹底覆滅了。

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過程有多難呢? 第2張

但劉裕卻不符合這一命題的另一個條件,劉裕是貧民出身,往上數雖然和漢高祖劉邦能有點關係,但家中實在是落魄,甚至靠賣草鞋爲生,後來劉裕參軍入伍,才華得以施展,才建立了一番功業。

所以劉裕的家族根本沒有遭受過司馬懿的屠戮,兩者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塊去,那麼劉裕自然也算不上什麼被漏殺之人。

所以,真正奪司馬家天下的人,並非是劉裕,而是恆玄!

恆玄是曹爽謀臣恆範的後代,從前面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假如曹爽真的聽從恆範的,勝負尚未可知。正因爲如此,恆範的存在才讓司馬懿忌憚,不僅要殺了恆範,還要夷滅三族,基本跟恆範有血親關係的都被殺死了。

儘管司馬懿做的很絕,但依然有漏網之魚,恆範的一個兒子桓揩僥倖逃脫,此後一直韜光養晦,伺機報復。

西晉爆發八王之亂後,國力逐漸衰微,不久就滅亡了,司馬睿衣冠南渡,建立東晉,經過一百多年的統治,東晉也逐漸很大的內部問題。

在這個時候,恆範僥倖逃脫性命的後人恆玄,在元興元年三月,攻入建康城,自命爲太尉、平西將軍、又加之殊遇,可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奏不明。

大亨元年十一月,恆玄將自己的冠冕加至皇帝的規格十二旒,又逼迫晉安帝司馬德宗禪位。在十二月三日,恆玄正式登基爲帝,改元爲“永始”,徹底奪取了司馬家族的政權。

當然,這種說法也有質疑,有人說恆玄並非恆範的血親後代,其實這都不重要了,人們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很明顯恆玄奪取司馬家族政權的時候,距離高平陵之變已經154年,這也叫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