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官員手中都拿着一塊木板 爲什麼到了清朝就被拋棄了

古代官員手中都拿着一塊木板 爲什麼到了清朝就被拋棄了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官員的木板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在很多講述古代歷史的影視劇中,尤其是關於唐朝、宋朝等歷史的劇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場景:文武百官整齊的分列在朝堂兩邊,每人手中端着一塊板子,而且還總是盯着這塊板子。但在清朝的史料中,這塊木板消失了。

官員上朝手裏拿的木板學名叫做笏板,有時候人們也會根據它的材質、用途等把它稱爲玉板或者朝板。爲什麼流傳千年的上朝工具笏板在清朝被拋棄了呢?這塊板子有什麼用處呢?

古代官員手中都拿着一塊木板 爲什麼到了清朝就被拋棄了

根據相關歷史記載這個笏板在幾千年前的商周時期就已經在使用了,在一開始的時候,笏板並不是官員特殊使用的,幾乎每個百姓家裏都有笏板,因爲那時候人們還沒有發明紙,這個種板子就代替紙張的地位。

百官在上朝前把將要在朝堂上向皇帝彙報的工作要點記錄在笏板上,以防止疏漏,或有所遺忘導致奏報時吞吞吐吐,這在古時候是對皇帝大不敬的,也就跟現在的“小抄”差不多一個意思;還有在上朝時,將皇帝下達的命令記錄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

古代官員手中都拿着一塊木板 爲什麼到了清朝就被拋棄了 第2張

這個作用就相當於我們現在讀書或者開會時用到的筆記本。它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大臣們在上朝的時候雙手舉笏,用以遮擋自己的面部,從而來彰顯龍威。笏板是有一定的規格和級別劃分的,不是說所有人都可以用同樣的笏板。

笏板的長度大約2尺6寸,中寬3寸,由玉石、象牙、竹子製成,不同材質的笏板象徵着不同的等級身份。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員執竹木做的笏。

古代官員手中都拿着一塊木板 爲什麼到了清朝就被拋棄了 第3張

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笏板作爲“備忘簿”和區分官位高低的標誌。它從夏朝起,一直用到明末爲止,共延續了三千多年之久,直到清代,因爲嫌麻煩才被廢除,可謂淵遠流長了。

原本代表權力地位光宗耀祖的笏板,卻在清朝出現了個大逆轉。滿族人是個頂個的真漢子,握劍策馬又揚鞭,多出來的笏板難道要用嘴叼着?所以從清朝開始,笏板便被廢棄不用,自此輝煌了無數個王朝的笏板便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也就成爲了古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