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英法兩國爲何會出賣捷克將其投入到德國的懷抱之中呢?

英法兩國爲何會出賣捷克將其投入到德國的懷抱之中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慕尼黑協定》,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1938年9月29日的德國慕尼黑,此刻聚集了當時的歐洲“四大巨頭”:英國的張伯倫、法國的達拉第、德國的希特勒以及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在這個會議之上英法兩國爲首的西方首腦和當時德國領導人簽訂了一個臭名昭著的協議:慕尼黑協議,而協議的大致內容則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從今以後歸屬於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撤出蘇臺德地區。

從這協議上看,這對於一個擁有主權的捷克斯洛伐克來說是何等的侮辱,而更無恥的是作爲當事國的捷克斯洛伐克連參加會議的資格都沒有,在會議之上,捷克斯洛伐克被英法等國無恥的賣給了德國,而這也成爲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的前奏。

慕尼黑協議的爭端,德國爲什麼執着於捷克斯洛伐克?

慕尼黑協議的爭議是由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間的爭端引起的,而後英法等國介入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在巨大壓力之下籤訂了這喪權辱國的條約:割讓蘇臺德地區,而失去了屏障的捷克斯洛伐克面對德國的進攻根本無力抵抗,在這不久之後便被德國攻佔。那麼我們就這個問題進行一個探討:當時的德國爲什麼要面對着巨大的風險去侵略捷克斯洛伐克?

首先從戰略層面去考慮,捷克斯洛伐克位於歐洲中部,德國在侵吞了奧地利之後對捷克斯洛伐克形成了三面包圍,對於德國而言侵吞捷克斯洛伐克已然是水到渠成。

而且捷克斯洛伐克的戰略位置尤爲重要,向東可以成爲進攻蘇聯的跳板,向西也可以對英法構成威脅,對於當時野心膨脹的德國來說這是他們極爲重要的一個環節,更主要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擁有強大的軍工和豐富的礦物資源,對於資源稀缺的德國來說這恰恰又是當時的德國所需要的。

英法兩國爲何會出賣捷克將其投入到德國的懷抱之中呢?

其次從歷史的角度去看,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擁有350多萬的日耳曼人,佔據了當時捷克斯洛伐克人口的三分之一,對於擁有深厚民族情結的希特勒來說,他需要這350多萬的日耳曼民族的迴歸德國的懷抱。

所以當德國決定對蘇臺德地區動手之時,便開始着手進行輿論和軍事上的打擊:德國一方面發起輿論上的攻勢,指使當時的部分民衆發起“脫離捷克”等活動在捷克製造動亂;另一方面又以不能不能眼看日耳曼人遭受捷克人的欺負爲由陳兵邊界。

對於德國的行爲,擁有國家主權的捷克來說自然也是不甘示弱,’在境內發動全民動員來應對德國的攻勢,兩國之間的劍拔弩張使得歐洲的形勢開始緊張了起來,在這種狀態之下作爲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盟友英法兩國不得不介入兩國的爭端,而捷克的命運也由此進入了“審判席”。

作爲捷克斯洛伐克的盟友,英法兩國爲何出賣捷克?

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瓦解,而捷克和斯洛伐克則由此結合在了一起組成了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而爲了阻止德國的再度崛起,捷克斯洛伐克和當時的英法兩國有一個重要的協定:任何一國一旦遭到軍事進攻,其他兩國都要出兵協助。所以當時的捷克和英法兩國之間本質上其實是盟友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之下英法兩國爲何會出賣捷克將其投入到德國的懷抱之中呢?

①從利益層面去考慮,當時的三分之間雖然簽署了這個協議。可是本質上來說這個協議本身就是脆弱不堪的,在“利益至上”的資本社會,英法兩國之間不會爲了捷克的利益而出賣自己的利益。

按照條約一旦他們出兵那麼他們就不可避免的會被捲入戰火之中。從歷史以及各個角度就可以看到,當時的歐洲在經歷了一戰的慘烈創傷之後,很多的國家已然變得不願意打仗,後來德國對歐洲各國發起“閃電式進攻”,歐洲各國的一觸即潰就可以看出,更主要的是一旦和德國交手,對於英法等國經濟以及軍事上的損失也無疑是巨大的。

這種避戰求和的心理作用之下就促使了“慕尼黑協定”的誕生,張伯倫親自前往慕尼黑會見希特勒,而明確了希特勒的目的之後,捷克斯洛伐克已然被“利益至上”的英法兩國出賣了。

英法兩國爲何會出賣捷克將其投入到德國的懷抱之中呢? 第2張

②從當時的形勢來看,英法兩國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個目的也是爲了遏制蘇聯

從當時歐洲的形勢上來看,英法等國對於蘇聯的戒心是遠遠大於德國的,“慕尼黑協議”的一個要素是英法兩國希望利用德國來對抗蘇聯。

由於兩國制度上的不同,從蘇聯建立之日起,英法等國一直將其視爲“眼中釘,肉中刺”。我們可以看到一戰結束後的二十年內,歐洲各國和蘇聯的摩擦一直是不斷的,然而在重重打擊之下蘇聯還是頑強的活了下來。

而如何擊敗蘇聯一直縈繞在當時的英法等大國之間,而在這種情況之下,當時的英法等國想到的就是:禍水東引,坐收漁利。

即利用一戰失敗的德國來遏制蘇聯的擴張,故而在當時爲了扶持德國對抗蘇聯,英法兩國對德國也是加以扶持:比如以《道威斯計劃》對德國在經濟上加以扶持,而《慕尼黑協議》本質上也是英法等國在軍事上扶持德國對蘇聯進行遏制的一個手段。

英法兩國爲何會出賣捷克將其投入到德國的懷抱之中呢? 第3張

然而英法兩國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是,他們處心積慮所做的一切最後卻是害了自己,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國終於變成了一個連英法兩國自身都沒法控制的龐然大物,用我們中國的古話來說真可謂是“作繭自縛”。

慕尼黑協議的後果:英法造的孽由自己承擔,打碎了牙往肚子裏

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四國首腦在德國慕尼黑聚首,捷克的蘇臺德地區就在無恥的交易之下被迫割讓給了德國,而作爲當事人的捷克竟然被排除在外,當時的英法等國自以爲可以把禍水東引,殊不知也正是他們的“綏靖政策”產生了嚴重的後果,英法等國自己釀的苦果終究是由自己承擔:

幫助希特勒鞏固地位在“慕尼黑協議”簽訂前,希特勒本人的地位在德國國內並不穩固,當時的德國陸軍部有很多人對希特勒吞併捷克是持反對意見的,比如德國陸軍參謀總長貝克,在反對無效之後更是以辭職威脅。

不過縱使德國陸軍參謀總長的辭職也無法改變當時德國國內巨大的分歧,一些反對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反對派”人士甚至和英國裏應外合,然而自大的張伯倫沒有看到這一切,反而一門心思的求和。

當“慕尼黑協議”成功簽訂那一刻,對於希特勒而言他加強了在德國的統治,消滅了“反對派”的聲音,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希特勒纔是“慕尼黑協議”的最大贏家,而張伯倫等人只顧着英國的利益而沒有看到這一點眼光也過於短淺了。

德國的軍事實力逐漸強大其實從歷史的角度可以看到,在二戰開戰之初德國在軍事上對英法兩國並不具備多少優勢,當時的法國陸軍號稱“歐洲第一”,而英國更是老牌的強國,而德國由於《凡爾賽條約》對其軍事上的約束根本無法對他們形成壓倒性優勢。

然而德國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依然能對英法兩國形成壓倒性優勢,一個是由於戰術思想上的先進性,當英法還沉浸在一戰的思維之中時,德國早已邁入了“機械化軍團”的作戰;而另一個後果也是英法等國自己造成的,“慕尼黑協議”之後德國繼承了捷克斯洛伐克強大的軍工企業,他的軍事實力成倍增長。

捷克斯洛伐克看似不大,可是憑藉着其強大的工業生產力在一戰之時就有“奧匈帝國心臟”的美譽,而在二戰開戰前,捷克斯洛伐克的軍工企業更是令歐洲矚目,這個國土面積不大的小國在軍事工業潛力方面比意大利還要先進。著名的“捷克式輕機槍”就是捷克斯洛伐克所造就的,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還有歐洲排名第二的軍工廠,而德國佔領捷克後所繳獲到的物資足以裝備四十個師。

所以從這就可以看到,英法等國出賣捷克斯洛伐克對他們自身的危害有多大,可以說德國真正的崛起就是在“慕尼黑協議”之後,正是英法等國一手促成的“慕尼黑協議”讓德國的軍事實力再一次有了質的飛躍。

英法兩國爲何會出賣捷克將其投入到德國的懷抱之中呢? 第4張

思想上開始大意,爲之後失敗埋下禍端“慕尼黑協定”的產生讓英法自以爲抓住了“和平”的希望,卻讓自己處於一個危機之中,當時的英國首相張伯倫曾經還因爲“慕尼黑協定”而沾沾自喜,殊不知他們把自己已經處於一個相對危險的境地,更是讓希特勒摸清了張伯倫、達拉第等人的底細。

“慕尼黑協議”簽訂後,德國大肆製造不再挑起爭端的輿論,讓英法等人自以爲可以抓住和平,張伯倫等人在思想上開始對德國處於一個麻痹大意的境地,由此國家防務開始削弱,而二戰初期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他們的輕敵大意所造成的。

同時由於英法等國出賣捷克的行爲讓過去法國建立的一系列防備德國的軍事同盟讓各中、小國家開始寒心,故而這個同盟就是法國等人的行爲讓其內部開始瓦解,法國在東歐苦心經營的軍事同盟在一朝之內便不攻自破,也由於他們的舉動讓他們在國際上的地位開始進一步下降,對於他們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英法兩國爲何會出賣捷克將其投入到德國的懷抱之中呢? 第5張

結束語

英法等國以爲一再的退讓可以換來和平,殊不知德國的胃口隨着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之後開始越來越大,其在相繼吞併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已然對他們構成了威脅,而英法等國還沒有意識到。

直到1939年9月1日,德國對波蘭發動了“閃電式進攻”,此時的英法等國開始醒悟,然而此時的德國早已成爲了一個龐然大物,已經不再是他們能夠控制的了的,而這一切的苦果則是他們坐視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乃至更早之前看着德國兼併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等舉動造成的,可以說英法等國的坐視不管也是德國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因素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