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波蘭立陶宛聯邦簡介 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歷史是怎樣發展的?

波蘭立陶宛聯邦簡介 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歷史是怎樣發展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波蘭立陶宛聯邦(波蘭語:Rzeczpospolita Obojga Narodów,立陶宛語:AbiejųTautųRespublika)是16~17世紀,歐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又稱波蘭立陶宛王國,該國在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大公國結爲聯邦時宣告成立。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聯邦的政治制度被稱爲貴族民主制或金權自由制,法律與由貴族(施拉赤塔)控制的議會(瑟姆)限制君主的權利。該聯邦的兩個主體國家在原則上是平等的,而波蘭是事實上的統治主體。該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且呈現出一種宗教多樣化,該國以在當時少有的宗教自由而聞名。

波蘭立陶宛聯邦簡介 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歷史是怎樣發展的?

在空前繁榮的幾十年後,聯邦在17世紀中期遭遇了政治混亂期,軍事和經濟日漸衰微,直到1795年被日益強盛的鄰居俄羅斯帝國、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大公國三度瓜分,最後亡國。

歷史

波蘭立陶宛聯邦雛形成於1386年,起因爲改信天主教的立陶宛大公國君主雅蓋沃/約蓋拉(Jogaila)於該年迎娶波蘭國公主。該結合不但使立陶宛成爲歐洲最後一個接受基督教的國家,也使立陶宛漸趨接受波蘭文化。

在1569年經過盧布林聯合,成立聯邦是雅蓋隆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齊格蒙特二世的標誌性成就。他爲了維護君主立憲制,還創造了選舉君主制。他於1572年逝世,緊接着就是三年的過渡期。這個過渡期創造了增強貴族(施拉赤塔)權力的憲政制度,並確立了真正的選舉君主制。

聯邦在17世紀的早期達到它的黃金時代。它強有力的議會(瑟姆)被在三十年戰爭勉強參戰的貴族控制,讓波蘭在當時基本被宗教戰爭摧毀的歐洲中,尚且能保持實力。由於金帳汗國分裂,東歐出現政治真空,這給聯邦崛起帶來極佳的外部環境。

聯邦能夠單槍匹馬地與瑞典,莫斯科公國和奧斯曼帝國的諸侯作戰,有時還能成功地打敗它的鄰居。在波俄戰爭(1605年-1618年)中,聯邦在克魯希諾戰役中打敗俄瑞聯軍,佔領了在17世紀早期被俄羅斯空位時期折磨的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並在1610年9月27日至1612年11月4日的時間內堅守了這個城市,直到在下一場戰爭中,俄羅斯軍隊才重奪該城。

在1648年的雙重打擊下,聯邦國力衰微。第一個打擊是在歷史上最大的哥薩克暴動(發生在外圍地區東部,受克里米亞韃靼支持的赫梅爾尼茨基起義),哥薩克起義中,野心膨脹的俄羅斯開始企圖入侵烏克蘭,並巧妙利用了哥薩克,起義最終以1654年哥薩克人請求俄羅斯沙皇的保護收尾,這被看作是俄羅斯和烏克蘭結盟的起始。

因此,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影響逐漸大過波蘭。對聯邦的另一個打擊是瑞典在1655年的入侵(受到特蘭西瓦尼亞公爵拉科齊·捷爾吉二世和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威廉軍隊的支持),這次入侵被稱爲大洪水(洪流),惹怒了瑞典王室(瓦薩王朝)出身的聯邦國王。

在17世紀末期,約翰三世領導下的,江河日下的聯邦與利奧波德一世軍隊聯合,大敗曾一度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奧斯曼帝國: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是基督教的歐洲和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324年的戰爭的轉折點。

因爲幾百年對穆斯林入侵的反對立場,聯邦獲得了一個稱號——Antemurale Christianitatis(基督教前哨)。在下一個16年(“大土耳其戰爭”)後,土耳其人雖然擊潰了基督徒軍隊,但只能安守自己的多瑙河南部,不再挺進中歐了。

在18世紀,聯邦面對很多國內問題,並容易受到國外的影響。在1768年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爲俄羅斯帝國的附庸國;控制波蘭成爲了俄羅斯的外交重點和軍事戰略。貴族民主制的不穩定性將波蘭帶到無政府主義的邊緣。

改革的嘗試,例如1788年至1792年在1791年編纂五三憲法時達到高潮的四年瑟姆所做所爲都已經太晚了,而且國家遭到鄰居俄羅斯帝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帝國的三次瓜分。在1795年,波蘭立陶宛聯邦從歐洲地圖上被完全抹去了。波蘭和立陶宛只在1918年時以不同的國家重獲獨立。

波蘭立陶宛聯邦簡介 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歷史是怎樣發展的? 第2張

1772年5月,沙皇俄國、普魯士王國、奧地利三國在彼得堡會談,於8月5日簽署第一次瓜分波蘭的條約。據此,聯邦喪失了約35%的領土和33%的人口,聯邦成爲俄、普、奧的保護國。

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簽訂第二次瓜分聯邦的協定,經第二次瓜分,聯邦成爲僅剩領土20萬平方公里,人口400萬的小國,成爲沙俄的傀儡國,波蘭國王未經沙皇許可,不得與外國宣戰與媾和。

1795年1月3日,俄、奧簽訂第三次瓜分聯邦的協定,10月24日,普魯士也在協定上籤署。根據該協定,聯邦領土被全部瓜分。

“俄國吞併了立陶宛、庫爾蘭、西白俄羅斯和沃倫西部,把邊界推進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線,共12萬平方公里,人口120萬;奧地利佔領了包括克拉科夫、盧布林在內的全部小波蘭和一部分瑪佐夫舍地區,共4.75萬平方公里,人口150萬;普魯士奪得其餘的西部地區、華沙、其餘部分的瑪佐夫舍地區,共5.5萬平方公里,人口100萬。”

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蘭國家滅亡了。概括在三次瓜分波蘭的過程中,沙俄奪佔的領土約佔原波蘭領土的62%,共約46萬多平方公里;普魯士奪佔約20%,共約14.11萬平方公里;奧地利奪佔約18%,共約12.18萬平方公里。經歷了這三次瓜分之後,波蘭亡國,波蘭就從歐洲地圖上消失長達123多年之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