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印度阿育王生平有哪些功績 阿育王對佛教貢獻?

印度阿育王生平有哪些功績 阿育王對佛教貢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阿育王 Asoka,(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佛教護法名王。古代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早年好戰殺戮,統一了整個南亞次大陸和今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區,晚年篤信佛教,放下屠刀。又被稱爲“無憂王”。阿育王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據說總共興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爲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爭議,爲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阿育王曾邀請著名高僧目犍連子帝須長老召集1000比丘,在華氏城舉行大結集(此爲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結集),驅除了外道,整理了經典,並編撰了《論事》。

主要功績:

  傳播佛教

阿育王在結束戰爭之後,開始專注於禮佛,他廣修寺廟,召集四方僧人,編撰,完善和整理了許多佛經,佛教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印度佛教的黃金時期,此外他還派僧人外出傳教。

護法名王

我們不妨看一看這時的佛教。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到此時已經有150多年了,期間經歷了七位持法者,進行過兩次大結集。佛教的四諦、五蘊、八苦、衆生平等的思想也廣泛傳播到印度次大陸的千家萬戶,但與這時的耆那教、婆羅門教、阿耆昆伽教等印度的其他主要宗教相比,還未取得壓倒性優勢,更未傳佈到印度以外的地區,而隨着傳播的進行,其內部也分化成了不同的教派。在阿育王皈依佛教之後,佛教的傳播取得了質的飛躍。

阿育王宣佈他將不再主動發動戰爭,即使不得已的戰爭也將盡量減少傷亡。他定佛教爲國教,將他的詔令和“正法”的精神刻在崖壁和石柱上,成爲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阿育王石柱法敕。這些“正法”的內容體現了佛教的基本精神,也包含了阿育王本人的政治需要。

印度阿育王生平有哪些功績 阿育王對佛教貢獻?

阿育王向佛教僧團捐贈了大量的財產和土地,還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築,據說總共興建了84000座奉祀佛骨的佛舍利塔。爲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爭議,阿育王邀請著名高僧目犍連子帝須長老召集1000比丘,在華氏城舉行大結集(此爲佛教史上第三次大結集),驅除了外道,整理了經典,並編撰了《論事》。阿育王開始向邊陲地區和周邊國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內的佛教使團以傳播佛教,斯里蘭卡、緬甸,甚至敘利亞、埃及等地都有他們辛勤的足跡。這是佛教走出印度,邁向世界性宗教的開始。

倡導正法

阿育王所倡導的正法,包括以下這些基本內容

對人要仁愛慈悲,包括孝順父母和對待親戚朋友。

對動物也要尊重它們的生命,因爲它們也是衆生平等的一部分。

要多做有助於公衆的好事

要對其他宗教寬容,和平共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