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明軍曾經吊打蒙古鐵騎,爲何到後來卻不堪一擊?

明軍曾經吊打蒙古鐵騎,爲何到後來卻不堪一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軍曾經吊打蒙古鐵騎,爲何到後來卻不堪一擊?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說到大明,那可是中國最後一個漢人封建王朝。明朝建國之初,軍隊戰鬥力相當強悍,吊打蒙古鐵騎。出人意料又不出人意料地完成了第一次從南到北的統一。

不過,世事變幻,當年的大明到了嘉靖年間連江浙沿海的倭寇都剿不了了。不然,也不會有戚繼光的“戚家軍”橫空出世。那這種種情況是怎樣的,是倭寇太強了?還是明軍變弱了?可是之後,“萬曆三大徵”依然碾壓了日本軍隊。這些問題原因究竟在哪裏,我們慢慢說來。

明軍曾經吊打蒙古鐵騎,爲何到後來卻不堪一擊?

衛所制原本的弊端

說到明朝軍隊,就要提到明朝軍隊的建軍根本制度。那就是衛所制度。衛所制度,是當年朱元璋老人家創立的。由於朱元璋年輕時候是個農民,所以深知糧食的重要性。所以,爲了減輕國家負擔,也爲了保持軍隊規模,就發明了這個衛所制度。衛所制度很像漢代的屯田制度。平時種地,農閒時候訓練。基本訓練和種地二八開,邊塞要地就三七開,執行任務也是如此。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沒有戰事的內地戰鬥力根本無法保障。

《明史》記載:

“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大率五千六百人爲衛;千一百二十人爲千戶所;百十有二人爲百戶所,所設總旗二,小旗十;大小聯比以成軍。”

明軍曾經吊打蒙古鐵騎,爲何到後來卻不堪一擊? 第2張

這樣,一個衛所最大官就是衛的長官,叫衛指揮使。下邊就是千戶、百戶、總旗、小旗。衛所制度還規定,如果需要調兵,邊塞和要害地方不能調動,只能調動內地衛所。比如,你要調動內地一個衛所的千戶軍隊,總額有1120人。但是,由於80%需要種地,所以你只能調動224人。可以算算,如果一次征戰需要調動兩萬人,那就是一百個千戶的軍隊,一千個百戶的軍隊。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集結起來的一千人來自五個衛所。造成的結果就是上級不認識下級。這樣,雖然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影響,畢竟這些人訓練水平都差不多。不過,由於對下級軍官人員不熟悉。雖然不像宋朝那樣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麼大的程度,還是有一定影響。

衛所制的崩潰

說完了衛所制的原罪,我們接着說衛所制走向沒落。跟其他軍隊制度一樣,衛所制度也由於時間的流逝慢慢不適應了社會的變化。我們曾經說過唐代的府兵制,他的崩潰也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土地兼併使得大量府兵變成無地之人而走向滅亡。衛所制度也是如此,由於古代王朝以農業爲主,所以土地是一塊相當重要的資產。不過,隨着王朝漸漸發展,人口增多上層對於利益抽取越來越多。就造成大量自耕農的土地變成了地主的土地,自己就變成了佃農。對於封建社會,最基層的管理者永遠是當地士紳。所以,這是個不可逆的過程。

明軍曾經吊打蒙古鐵騎,爲何到後來卻不堪一擊? 第3張

因此,擁有土地的衛所士兵也成爲了上層盤剝的對象。至永樂初年,軍屯的糧食是明軍後勤賴以生存的根本。衛所制規定,士兵自留糧食120石,其餘全部上交國家。朱元璋曾經如此形容衛所制度:“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粟。”正如朱元璋所說,衛所的軍屯糧食達到了全國總稅收的40%之多。利用這些糧食,成祖朱棣才能北征蒙古,南下安南,使明朝成爲一個強大的帝國。

不過,到了明宣宗時期,情況就發生了變化。衛所糧食銳減,從兩千多萬石下降到兩百多萬石,到最後直接到一百多萬石。軍屯已經變得“徒有虛名”。這樣情況的發生,在永樂時期也有,但是主要是永樂時期常年征戰,大量衛所士兵不得不放棄耕種。但是,在天下太平的宣宗時期,這樣的問題的關鍵就是官員權貴的盤剝!

在明英宗時期,在貴州的兵部尚書王驥考察時上奏,貴州衛所耕地雖多,然而多半被侵佔。士兵貧窮,無可耕之田。在弘治時期,“侵奪屯田,隱佔爲業,祖孫相繼,盤踞自如,凡應納屯糧,悉置諸度外,其餘官舍,彼此效尤,用強霸耕,不納籽粒,往往均攤於諸衛,或捐月糧扣補,或變家產包賠”,“富豪者種無糧之地,貧弱者輸無地之糧”。”如此情況,在明朝時期甚多,所以造成的影響就是非但不能提供糧食,還會加大軍費開支。所以,到了明朝中後期隨着衛所土地大量缺失,軍費從1500年的五萬兩激增到1586年的360萬兩。

明軍曾經吊打蒙古鐵騎,爲何到後來卻不堪一擊? 第4張

除了侵佔土地,再有就是差役士兵。具利瑪竇在《16世紀的中國》中寫道:“在這個國家中,也許沒有哪個階層比這些士兵更爲卑賤和懶散了……平時,他們擡轎、餵馬,像奴僕一樣受人役使。”明代衛所士兵,要給長官“月錢”。還要爲長官做一些雜役,所以士兵在明朝相當辛苦。不僅辛苦,還不能逃離軍籍。朱元璋大佬承襲元朝的戶籍制度,規定:

“凡戶三等,曰民、曰軍、曰匠。民有儒,有醫,有陰陽。軍有校尉,有力士,弓、鋪兵。匠有廚役、裁縫、馬、船之類。瀕海有鹽、竈,寺有僧,觀有道士。畢以其業着籍,人戶以籍爲斷。”

在明代,當兵是不能脫離軍籍的,除非兵部尚書籤字。非但如此,不能脫離軍籍的長官也是世襲的。衛指揮使以下的軍官,全部都世襲。這樣的結果,就是軍官日益腐敗,畢竟不升遷也沒有貶官的壓力。作爲一個常人,怎麼可能會上進。當然,像戚繼光、俞大遒這樣的民族英雄我們要肯定。不過,就算是戚繼光也免不了要貪污給領導送禮的俗套。衛所腐敗的結果,就是大量士兵的逃離。到嘉靖年間,衛所士兵基本只能有20%的實際兵員。

明軍曾經吊打蒙古鐵騎,爲何到後來卻不堪一擊? 第5張

有人可能會問,這麼少人那真遇到後來倭寇這種怎麼辦?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當時的衛所分三種,一種是親兵,一種是標營,最後是壯丁。親兵,是衛指揮使自己的親信,一般有一二百人而已。這些人主要就是老鄉、朋友、家丁或者主要培養的人。他們戰鬥力有保證,裝備訓練到位,保護軍官。而後就是標營,這個是一支軍隊的核心,有一千人。這些人平時發一部分軍餉,保證餓不死,平時除了耕種還要有一定的訓練。

但是這些人,如果讓他們開拔是要付錢的。這個錢就是補足他們的軍餉,他們才肯去戰鬥。最後一部分就是平時不存在,關鍵時候沒辦法抓來的壯丁充數的平民。他們是沒有戰鬥力也沒有士氣的,基本出城就開始逃跑。

所以,當戚繼光當初剛遇到倭寇時,明軍組織了一萬多人去征剿800多倭寇。這樣的戰鬥,本該是明軍碾壓的戰鬥,最後卻是倭寇追着明軍跑。最後,還是戚繼光射死三個頭目才穩定了戰局。由於對衛所士兵的極度不信任,纔有了“戚家軍”的組建。

明帝國財政的枯竭

士兵的士氣低迷,軍隊大量缺員是主要原因。還有一個就是裝備的簡陋。明代軍隊,相比於前朝最大的改進就是對於火藥的運用。火藥,從唐代末期就運用到了軍隊。在宋朝時候,砲是一個重要的武器。當時面對蒙古和金國騎兵,宋軍的砲相當有威懾力。這裏的砲爲什麼這麼寫,不是我寫錯了,而是就是這個砲。因爲這個時候打出來的炮彈不是鐵芯的而是石頭。所以是個石字旁。到了明朝,火炮技術突飛猛進。

明軍曾經吊打蒙古鐵騎,爲何到後來卻不堪一擊? 第6張

在明軍抗倭援朝戰鬥中,火炮對日本的威懾力量相當大。不過,這是在財政充裕的情況下。萬曆三大徵都是張居正改革積攢的錢糧,到了薩爾滸大戰的時候,情況就發生了變化。由於明帝國腐敗加劇,嘉靖、萬曆、天啓常年不務正業。帝國財政枯竭,“一條鞭法”的紅利被萬曆掏空。所以,薩爾滸大戰時,明軍戰鬥力相當強。都是萬曆三大徵時期的百戰精兵,可是裝備已經發生了變化。當時楊鎬在出徵祭旗的時候,殺牛時三刀砍不死牛。還是靠楊鎬的尚方寶劍才砍死了牛。當時,發放給明軍的武器中,竟然還有正德時期的裝備。正德那可是明武宗的年號,到萬曆都已經快一百年了。就好像,今天的我們用抗日戰爭時期的武器打仗一樣。

如此種種,可見當時明軍戰力不可能強大。而當時與倭寇作戰的主要是內地衛所士兵,這些士兵根本就不可能會是倭寇的對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