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李忱爲何能被稱爲"小太宗"呢?他都有哪些貢獻?

李忱爲何能被稱爲"小太宗"呢?他都有哪些貢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太宗,我們都太熟悉。這位文治武功皆有建樹的"天可汗",爲李唐奠定了基礎,也爲李唐創造了第一個高峯。他的武功在李唐初建之時就已顯赫,他的文治更是成爲後世楷模。

縱觀李唐二百八十九年,在二十餘位皇帝之中,除了唐太宗李世民,還有個"小太宗"李忱。

李忱,李唐第十六位皇帝(除武則天與殤帝外)。元和五年(810)六月,李忱出生。關於他的具體出生日期,《舊唐書》和《唐會要》所載相差一天。他是唐憲宗的第十三子,母親不過是一個入宮做侍女的罪臣之女。

這樣的出身,幾乎註定了李忱與皇位無緣。且他出生時,唐敬宗和唐文宗都已經能下地走路。所以李忱雖在輩分上是他們的叔父,但出身和年齡卻讓李忱後來成爲了這些人逗弄的對象。加上他自年幼起就沉默寡言,所以其留給大家的印象也是不太聰明的樣子

李忱爲何能被稱爲"小太宗"呢?他都有哪些貢獻?

可是李忱這般任人揉搓的模樣,恰好對了得勢宦官們的胃口。

會昌六年(846),唐武宗李炎病危。爲了藉此機會加強自己的權勢,以馬元贄爲首的宦官勢力便將李忱這個皇叔推上了朝堂,讓他成爲了李唐的繼承人。

其實李忱原名李怡,他"忱"的名正是在得到馬元贄等人的支持之後改的。按照《說文解字》的說法,忱"誠者,信也"。馬元贄他們確實希望李忱做個老實人,任由他們操控。

但往後的事實證明,李忱早年不過是在韜光養晦。他有才華,有追求,並不想做個宦官手中的傀儡。

在位期間,李忱以唐太宗爲榜樣,宵衣旰食,勤勤懇懇。爲了加強皇權,李忱果斷將"牛李黨爭"的核心人物李德裕的牌位移除廟堂,並大舉重用科舉出身的牛黨成員。而在輔佐帝王的宰相的任免上,李忱也是分外小心,盡力避免擢升有朋黨支持的人爲一國之相。

李忱還有一點和唐太宗很像的地方,那就是虛心納諫。爲了瞭解民情,李忱密令信任的翰林學士韋澳在民間四處考察,將考察結果編纂成《處分語》,時常查閱。而對於諫官,李忱很看重唐朝名相魏徵的五世孫魏謨,甚至將其拜爲宰相。

李忱還如唐太宗一樣重視對於官吏的整飭,嚴修法度,對貪官污吏和違紀亂法之人向來毫不手軟。

雖活在唐朝中後期,卻依舊重視邊防,甚至拿回了被吐蕃控制了百年的河西地區的大片土地。

也正是因爲李忱政績像唐太宗,治國更像唐太宗,所以此後不少人將其稱爲"小太宗",將李忱時期的短暫復興與漢朝的文景之治並稱,稱爲"大中之治"。

李忱爲何能被稱爲"小太宗"呢?他都有哪些貢獻? 第2張

然而再細看李忱這個人,我們除了能得出他"宣宗精於聽斷,而以察爲明"這樣的評價之外,還會發現他其實也"昧人君之大節也",爲人行事頗顯做作,甚至是虛僞。

李忱從小不受重視,沉默寡言的習慣更是讓他成了別人眼中的"軟柿子"。然而他三十七歲才繼位。這個年紀,雖不見得已臨近"不惑",但也不是隻會跟在別人身後點頭說是了。從李忱的政績來看,他確實是個有頭腦的人。所以馬元贄所以爲的李忱好控制,也不過李忱想要他們這麼以爲。

在李忱的數位宰相之中,頗得恩寵的令狐綯曾感慨:"吾十年秉政,最承恩遇;然每延英奏事,未嘗不汗沾衣也!"雖然李忱總是在羣臣們朝奏之後滿臉笑容地和大臣們聊聊家常,談談人生,但他對羣臣的猜忌之心也是幾乎擺在明面上的。不然,深得重用的令狐綯又何必每每朝見都提心吊膽。

而宋代王讜所著的小說《唐語林》中所載的,李忱能記住每個宮人的面貌和職務,甚至在他們生病之時還派遣太醫去醫治一事。

如果真是如此,那詳細掌握宮中所有人動態的李忱,想想都讓人可怕。而若此事是杜撰的,那麼何人爲何要傳出這樣的謠言?這除了能讓不知情的宮外百姓們對李忱更加擁戴,還會帶來什麼?

且李忱如此"親民",可他又要治理整個國家,那麼他到底有多少精力去放在那些該帝王操心的事務上?

按一般的標準,李忱也許是個平易近人的好人。可他是一個帝王,如此不重帝王之尊,甚至不重長幼之序,着實是"昧人君之大節"。而在他死後李唐朝中發生的一系列奪權鬥爭,或多或少都與李忱當年"一團和氣"式的統治有關。

後代學者,諸如範祖禹、王夫之,都曾怒批李忱諸如"宣宗之治,以察爲明,雖聽納規諫,而性實猜刻。雖吝惜爵賞,而人多僥倖……宣宗視輔相之臣,禮貌雖恭,而實防之如遇胥吏,惟恐其欺也。拘之以利祿,憚之以威嚴,故所用多流俗之人,而賢者不能有所設施。"

由此說來,李忱更像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僞君子,確實有政績,但氣度遠不如唐太宗,"自知治者觀之,則皆亡國之符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