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歷來國家統一爲何總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南北政權有何差異?

歷來國家統一爲何總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南北政權有何差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來國家統一爲何總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南北政權有何差異?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西晉中期爆發了八王之亂,從而逐漸跨入十六國,全國也就此陷入到了一段長時間的分裂期。420年至589年,進入到南北朝時期,雖然分裂的態勢並沒有結束,但這段時間也是少有的民族大融合時期。最後由隋文帝楊堅重新完成統一,建立了隋朝。不過爲什麼最後是由北方統一南方,而不是南方統一北方呢?當時南方政權和北方政權究竟是有什麼區別?下面就爲大家做個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歷來國家統一爲何總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南北政權有何差異?

讀三國演義,開篇就講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勢,簡簡單單八個字,卻道出了天下分裂和整合的規律。縱觀中國上下幾千年歷史,每一次大分裂之後,最終總是以統一告終。老百姓在遭受社會分裂所帶來的痛苦時,最終也能享受着社會統一進程所帶來的文明照耀。

但是,有一種奇怪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中國歷史上每次分裂之後,國家四分五裂,最終形成南北對峙,時間長達幾十甚至幾百年,但每次大一統時代來臨時,爲何總是北方政權統一了南方?而不是南方政權來統一北方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歷史上都有那些分分合合的事件呢?最後又是哪個政權來領導實現統一事宜的呢?

戰國時期,全國各地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以及魯、宋、衛三個小國,這些國家分佈在全國各地,經過幾百年發展整合,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領導的大秦帝國最終擔當了統一國家的使命,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制國家。

楚漢戰爭時間,劉邦領導的北方大漢政權打敗了項羽領導的南方楚國,實現了國家統一。雖然劉邦是南方人,但從他打進咸陽接受秦三世子嬰投降之後,劉邦被封爲漢王,他的政權基礎實際上一直在關中一帶,屬於北方政權。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各地軍閥混戰,最後逐漸形成了曹魏、孫吳和劉備的蜀漢政權,三國鼎立,但這種三國鼎立的局面維持了僅僅幾十年時間,就被北方曹魏及後來的晉朝統一了吳國和蜀漢,再次實現了國家大一統。

歷來國家統一爲何總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南北政權有何差異? 第2張

晉朝“八王之亂”後,中國又形成了南北朝對峙的局面,時間長達二百多年,最後又是崛起的北周政權在統一了北方之後,開始實施對南方政權的統一。在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帝位後不久,隋朝便實現了對南方的統一,建立了大一統的大隋帝國。

從這些歷史事件來看,每次大分裂之後,都是由北方政權完成對南方政權的吞併,最終實現大一統的國家存在。這似乎成爲了我們國家的一個歷史規律。

其次,我們以南北朝時期爲例,分析一下在大分裂時期,北方政權和南方政權在經濟、政治、軍事方面都有那些優劣勢,通過對比可以找出相應的答案。

第一,我們從南北朝的經濟發展方面做一個對比分析。

在西晉“永嘉之亂”後,長時間的動亂,是北方一帶的勞動力損失很大,生產資料極度匱乏,在《食貨志》裏這樣記載:“晉末,天下大亂,生民道盡,或死於干戈,或斃於饑饉,其幸而自存者,蓋十五焉。”

北魏政權進入中原後,使北方政權逐漸形成統一,社會逐漸安靜,這爲後期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當時北方的農民在農業耕作方面已經採用了很多先進的技術,使用的農具種類也逐漸增多,農業的精細化耕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但如此,農民在農作物施肥澆灌方面也了很多創新和改進,這些技術都超過了南方。

北方的紡織業,也明顯要高於南方,生產工具和技術都相當高明。當時在南方當官的顏之推後來回到北方當官,看到這些情形後,他覺得北方的紡織技術已經遠遠優越於江東了,超過了當時的南方。

歷來國家統一爲何總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南北政權有何差異? 第3張

在冶金鑄造技術方面,北方和南方都有很大的進步。北方的綦母懷文創造了宿鐵刀的製造技術。南方在齊樑時期有陶弘景有了雜煉生鍒,以及剛樸和橫法鋼的冶煉鑄造技術。祖沖之還製造了一些利用機械力和水力的工具,來促進生產發展。

雖然雙方在冶煉技術方面各有所長,但發展的結果卻長短不一。

爲什麼呢?這主要是因爲雙方在土地政策方面有所不同所導致的結果。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所以土地對國家來說是最主要的生產資料。

北魏一直到北周,土地政策大都以均田制爲主,這對於農民來說,可以獲得更多的土地,所以也激發了他們的生產熱情,對於當時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有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反觀南方的土地政策,一直奉行着土地私有化的政策,逐漸形成了一些大土地豪族,農民失去了土地破產,這對發展農業極爲不利。

南北政府在刺激農業方面的手段也各有差異,北魏到西魏,再到北周,政府非常重視農業,北魏辦頒佈了《均田詔令》,西魏頒佈蘇焯的《六條詔書》等政策,激發農業生產。但南朝是“人競商販,不爲田業”的狀況,導致經濟越來越弱。

可見在經濟領域,北朝的優勢明顯優於南朝。經濟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基礎,有了堅強的經濟基礎,纔有能力在政治有所作爲。

歷來國家統一爲何總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南北政權有何差異? 第4張

第二,南北政治方面又存在哪些優劣勢呢?

在官吏任免和選舉制度方面,南朝和北方基本一樣,但雙方在僚屬的闢置方面卻存在很大差異。南朝繼承的是魏、晉時期的政策,刺史一下都開始自行闢置僚屬,而且這些刺史都有一定的軍權。北朝在北魏、西魏時期,這種制度和南朝差不多,但到了北齊、北周之後,官吏任命的權利開始逐漸向中央靠攏,地方長官的僚屬任命權利逐漸被收回,轉移到了中央政府。

在選舉方面,南朝也承襲了魏、晉時期的制度,實行九品中正制,有士族擔任中正。這樣一來,政府裏所有高級別的官吏都被豪門大戶所佔領,寒族和下層人士很難上升到一個更高的職務。選舉的權利始終掌握在世族高門手裏,雖然也有過寒門掌管機要的事情,但機率都比較小,下層階級幾乎沒有上升通道。

反觀北朝,尤其到了西魏、北周時期,中央政府把官吏任命和選舉之權收攏到中央,加強了中央的領導,爲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選拔了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人才。這種優勢明顯要高於南朝。

第三,在軍事上南北朝也存在發展不均衡的表現。

南北朝的軍事制度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雙方存在很大差異。

在南北朝時期,所有的士兵都稱爲軍戶,就像我們今天的“光榮之家”一樣。而且都是世執兵役,沒有什麼特殊原因,均不得赦免。這種父子相傳的兵役制度在古代非常普遍,尤其在戰亂年代,父子,兄弟同時上戰場的很多。

歷來國家統一爲何總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南北政權有何差異? 第5張

雙方的差異主要在軍隊的統帥和軍事管理制度方面有很大不同。

在南朝,因爲承襲了魏、晉的軍隊領導體制,所有地方長官往往具有軍隊指揮權,也就是說把地方政府和軍隊管理都交給了這個地方長官,地方長官不但有行政權力,而且軍事領導權力。這樣的體制很容易是地方長官做大,不聽從中央政府的調遣,甚至產生和中央政府對抗的惡劣事件。

南朝歷史上就出現過東晉的北府兵和荊州兵等地方軍事力量。桓溫、桓玄領導荊州兵對抗首都健康中央政府,劉裕更是以北府兵爲力量,奪取了東晉政權。

但北朝就不一樣,無論是北魏的拓跋家族,還是西魏的宇文家族,這些人都是有少數民族部落聯盟逐漸演變到開國皇帝,所以軍權一直控制在他們手裏。這些人都是戰場上的梟雄,無論大小戰爭,要麼自己親征,要不就是委派大將征伐,統一指揮和調遣。軍隊的統領權始終在皇帝和中央手裏。

另外,從西魏、北周起,一直實行的是府兵制度。西魏時大將軍宇文泰親自督率十二軍,後來又逐步演化,形成了八柱國,其中六柱國每個柱國督率二大將軍,每一大將督軍二開府,共計二十四開府。後來,這個軍事制度又和均田制結合起來,形成戰時能打仗,休兵時能務農的“兵農合一”的新制度,類似於我們現在的預備役部隊。

這樣的制度既加強了對農民的控制,又解決了戰時急需的兵員來源問題,使中央政府實現了對軍事力量的直接控制。到了北周宇文邕時期,國家整體實力已經超過南朝。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就能認識到爲何在南北朝時期,北方政權統一南方政權的原因所在。

歷史往往在揭開新的序幕之前,總會有一段時間的沉澱反思,社會才能取得新的進步。中國5000年的文明也正是在這樣的分分合合中越來越燦爛,越來越吸引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