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爲什麼南明政權還能像南宋政權那樣延續一百多年?

爲什麼南明政權還能像南宋政權那樣延續一百多年?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宋是靖康之變後,宋室南遷後建立的政權,歷九帝,享國152年。南明是京師北京失陷後,由明朝宗室在南方相繼建立政權的合稱,歷時18年。二者都是南遷政權,但命運卻完全不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流傳着類似"一箭易折,十箭難斷"的故事。"阿豺折箭"的故事雖然簡單,但寄予的"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卻是一種珍寶。只可惜,南明政權比南宋更沒能在"書"中找到這座"黃金屋",所以也沒能像南宋一樣成爲一個苟延殘喘百餘年的王朝。

先說說南宋在團結"可用"力量上的努力。靖康元年 (1126),開封失守,北宋滅亡。不在開封的趙構得以逃過被押解北上的命運,在舊臣的支持下稱帝。

爲什麼南明政權還能像南宋政權那樣延續一百多年?

隨後新生的南宋軍隊趁着金軍北歸而拿回開封,並在此防守近三年。但因爲常年與北方多國交戰,宋軍本就疲憊不堪。再加上南宋初建,內部尚且不穩,所以趙構最終放棄開封,南下在臨安(浙江杭州)安定下來。

從皇子成爲將軍,再由將軍變作帝王,趙構對於自己的事業分外上心,對於可爲自己所用的力量也控制慾滿滿。儘管金人隨時可能再度南下,他還是將重心從抗敵轉爲鞏固自己的統治。正是因爲他作出了優先保皇位而不是土地的決定,決絕又固執地追求儘可能地控制自己能絕對控制的勢力,秦檜纔會有機會,或者說有計劃地將岳飛等抗金將領一個個攔下並"處理掉"。

而趙構團結可用力量,鞏固皇位的措施無疑是有效的。通過給金人讓利,趙構換得了邊事的暫時穩定,讓南宋的社會得到了一個喘息機會。所以我們最終看到,南宋朝廷雖然偏安一隅,在對外上憋屈,殘害堅持抗金的民族英雄。但在國內,其帝王的統治是有力的,社會的資源得到了較爲恰當地運用。所有最終這個偏安的小王朝還是有了一百五十來年的國祚。

但明末的衆人,面對來勢比金人更加兇猛的清軍,卻沒想到趙構的這種計策,或者沒能團結好各路反清力量。

爲什麼南明政權還能像南宋政權那樣延續一百多年? 第2張

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的起義軍攻陷北京,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由此滅亡。五月初二,入關的清軍又打跑了李自成,進入了北京。不到兩週後,南逃的大明宗室子弟福王朱由崧即在南京即位,改元弘光,"南明政權"由此出現。

"南明政權"並非僅指朱由崧建立的這個。它是我們對在南方各地以明朝宗室子弟爲首的多個政權的總稱。除了弘光政權,後來還有魯王監國、隆武政權、紹武政權、永曆政權和沿用永曆年號的臺灣勢力。而這些政權與南宋政權一個極大的差別就是,南明多個政權的團結程度遠不如趙構控制下的南宋。

在大明滅亡後,清軍雖然順利入關,但其敵人不僅有大明宗室和明朝殘部,還有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和張獻忠的大西政權等。所以清軍加吳三桂得不到二十五萬兵力,所要對抗的是總數超過百萬的各路人馬。單從數量來看,絕對處於劣勢的清軍看起來並沒有機會消滅這些反對者。

可"看起來"終究只是看起來。南邊這百餘萬兵力,不是一捆束紮好的不易折之箭,而是各自分散甚至內鬥的"單打獨鬥"的易折之箭。

最先建立起政權的朱由崧,"完美"地繼承了明代晚期的帝王們的缺點。雖然他是在明王朝覆滅的基礎上才建立起弘光政權的。但他好像一轉眼就忘了此刻北方的危險,帶着手下們在南京將明末的腐敗和淫亂演繹了一遍又一遍。別說軍隊該怎麼去組織,戰事該怎麼去應對,可用力量該怎麼去協調,就是如何鞏固自己的統治,朱由崧都一竅不通。

爲什麼南明政權還能像南宋政權那樣延續一百多年? 第3張

當時朱由崧身邊圍繞着馬士英、阮大鉞等連秦檜都不如的奸臣。秦檜雖殘害忠良,但也確實能爲趙構想出一些有利於鞏固統治的計謀。可他們,只會陪朱由崧"演雜劇,飲火酒,淫幼女",在"國庫"連軍餉都掏不出的時候攛掇朱由崧大修興寧宮和慈禧殿。所以南明要在朱由崧手上像南宋一樣延續百年?恐怕朱由崧連做夢都夢不到。

後來魯王朱以海"看不下去",從自己的封地山東來到浙東。在一些大明舊臣的支持下,他得到"監國"的身份,與朱由檢"同分天下"。

可他其實也是個胸無大志,更無能力的人。在被推舉爲監國之後,他自認爲朱由崧不配爲帝,便把浙江紹興當作自己的"京師",把浙江蕭山作爲自己的"邊塞"。結果他還是如朱由崧一樣享受起了自己的"帝王生活",對協調各路人馬抗擊清軍毫不過問。

所以僅僅過了一年,清順治二年(1645),整個江南就被清軍收入囊中。朱由崧這些無所作爲的倒黴蛋,便從在朝廷"無所事事"變成了在牢獄裏無所事事。至於"南明"的大旗,落在了隨後稱帝的朱聿鍵等人手中。

在鄭芝龍等人的支持下,朱聿鍵在福建福州稱帝,改元"隆武"。與朱由崧和朱以海相比,朱聿鍵要認真的多。他曾努力協調過手下的勢力,幾次下詔北伐,意圖收復大明的故土。但因爲他稱帝就是在鄭芝龍等地方勢力的支持下實現的,所以他也深深地受制於這些人,沒辦法真正地整合和控制手下的可用力量。所以最終,即便他有心,隨着鄭芝龍等人的降清,他手上的那些好鋼還是沒能在合適的刀刃上發揮作用。所以"南明",乃至大明的"中興",他都沒能實現。

而眼看好幾個政權接連覆滅,連連不利的各地起義勢力也急了。清順治三年(1646),在大西軍餘部和大明舊臣們的支持下,明朝宗室桂王朱由榔在廣州稱帝,改元"永曆"。

爲什麼南明政權還能像南宋政權那樣延續一百多年? 第4張

但和同輩朱由崧很像,朱由榔也是個貪生怕死,擅長苟且偷安的懦夫。儘管大西軍出身的李定國、孫可望等人在西南抗擊清軍都有一定成效,但每每聽到有關前方戰事吃緊的消息,朱由榔還是迅速收拾東西跑路。最後他徹底丟下缺乏組織的抗清將士,"一鼓作氣"地跑到緬甸,迎來被絞殺的結局。

而在朱由榔龜縮的時候,唐王朱聿鐭也在明朝舊臣的支持下稱帝,改元紹武。且他稱帝的目的,從來都不是聯合力量抗清,而是與朱由榔爭奪正統。在紹武政權存在的一個多月裏,他們幹過的"大事"也就與永曆政權內鬥這一件。

而儘管"永曆"對陣過"紹武"和"順治",並敗在了降清的吳三桂手裏,但這個年號還是在堅持抗清的鄭那裏得到了延續。不過佔據一島與佔據大陸的清軍對抗,鄭勢力最終還是寡不敵衆,迎來失敗的結局。且在臺灣被清軍佔領後,明朝宗室"最後的希望"朱術桂也自殺,"明"徹底消失。

可以說,即便是同樣追求苟延殘喘,南明從政治到軍事也全然無法與南宋比較。南宋雖幹出殘害抗金忠良的惡事,卻還是能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境內的資源和勢力。

但南明充斥着政治腐敗,朋黨之爭,政權相互輾軋,再加上軍紀敗壞,缺少民衆支持,財政更是支撐不了與清軍作戰,所以這盤毫無團結可言的散沙便不用清軍太用力就散盡。

"一箭易折,十箭難斷",用來形容亂哄哄的南明政權,也是恰當至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