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北魏的子貴母死制度是因胡太后廢除的?

北魏的子貴母死制度是因胡太后廢除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魏的子貴母死制度是因胡太后廢除的?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熟悉北魏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北魏有條很不人道的制度,在皇位傳承中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力。這條制度叫做“子貴母死”,具體的實施是從道武帝拓跋珪時候開始的,一直到了宣武帝元恪時代才被終止。這條制度規定,一旦皇子被立爲皇太子,他的生母將被賜死,以防止母族做大而掣肘皇權。拓跋珪對此的解釋是沿用了漢武帝劉徹的制度,當初劉徹賜死鉤弋夫人,就是避免其家族控制年僅八歲的漢昭帝劉弗陵。儘管歷代皇帝的母親深受其害,但依舊被延續下來,直到元恪執政時宣佈取消,才使胡太后成爲第一個活下來的皇帝生母。

對於元恪取消這個祖宗制度的說法在歷史上很多,既有主流歷史學界的解釋,也有很多稗官野史的推測。主流歷史觀認爲,元恪是因爲崇信佛教,講究仁慈治國才取消了“子貴母死”的不人道制度。而民間的稗官野史則不認同,他們認爲是因爲胡太后外貌美顏,後宮手段厲害,所以深受元恪寵愛,將其迷得暈頭轉向。元恪取消“子貴母死”的制度是因爲捨不得胡太后,而他又只有皇太子元詡這個在世的獨子,所以只能取消這個制度以達成兩全其美。這兩種說法在後世的歷史書中都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各種爭論衆說紛紜。

北魏的子貴母死制度是因胡太后廢除的?

可是如果仔細的閱讀北魏史料,就可以發現這兩種說法都是說不通的,也是古代學者們牽強附會的解釋。對於第一種元恪信佛的說法,完全是爲了給元恪貼金。元恪信佛不假,而且胡太后也是迷信佛教,夫婦倆在位期間大修佛寺,並擴大了龍門石窟的規模,建造無數巨型佛像,成爲古代宗教藝術的奇蹟。但這些並不代表他們是仁慈,其實這兩位在政治鬥爭中都不是什麼善類,元恪尤其心狠手辣。爲了奪回皇權,加強北魏朝廷的中央集權,先後處死了受到其父拓跋宏重用並委派爲顧命大臣的,元禧、元詳、元勰等皇叔,可謂是六親不認。

爲了掌控皇權和加強中央集權,元恪可謂是費盡心思,無所不用其極。他寵信國舅高肇,縱容他誣陷和打壓宗王勢力與門閥士族,製造了很多冤假錯案。其中他的第一個皇后於氏便是因此鬱郁而死,而於氏所生之子也因爲高肇故意耽擱其病情而早夭。其中的原因是作爲鮮卑八大門閥之一的於烈於忠父子掌握禁軍權力,他擔心於氏所生之子成爲太子會威脅皇權。元恪連自己親生兒子和結髮之妻都不能放過,他的人性中還有什麼仁慈可言?說他因爲仁慈而取消“子貴母死”的制度,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對於第二種說法,其實民間並無多少證據,只是主觀臆測而已。胡太后並非元恪的皇后,甚至連皇妃都不是,只是貴嬪而已,在北魏的宮廷中地位是不高的。她的地位不但比不上繼於氏之後當皇后的高英,甚至比不上比她早進宮的嬪妃。史書中並沒有元恪盲目寵愛胡太后的記載,更不要說胡太后用各種厲害手段把元恪迷得暈頭轉向。實際上胡太后崛起是在元恪去世後,因爲兒子元詡被擁立登基,她作爲皇太后臨聽制,所以才逐漸掌握了朝政大權。從史料記載來看,元恪並非沉迷女色的皇帝,說他因迷戀胡太后而改變制度並不成立。

從北魏的各種史料來看,元恪既非仁慈的皇帝,也非好色的皇帝,而是善於弄權的皇帝。他從即位開始就玩弄權術,先從以元禧爲首的顧命大臣和宗王勢力中奪回皇權,得以完成親政。然後又扶持國舅高肇,藉此打擊宗王勢力和鮮卑、漢族的門閥士族,加強朝廷的中央集權,使朝廷權力集中於他一人之手。

可以說元恪執政時期不一定是國力最巔峯的,但絕對是中央集權最強大的。以他善於弄權的性格是不會完全相信任何人,包括在幫他奪回皇權得以親政的於烈於忠父子。他扶了持高肇兄弟之後,廣泛的打壓了鮮卑和漢族的門閥士族,於氏因爲是皇后的親戚反而深受猜忌。

以他的這種性格,對於高肇把持朝政也不會完全放心的。前文講過他選擇高肇是因爲高肇來歷比較單純,在中原沒有勢力,於門閥士族的關係也不好,不會擔心他們尾大不掉。但高肇長期霸佔權位之後,高麗高氏也開始和中原門閥密切交往,再加上高肇的侄女高英成爲皇后,這就使得高麗高氏出現了不可控的變化。以元恪多疑猜忌的性格,自然會做出提前的準備,而保住胡太后就是他的重要首手段之一。可以說從政治鬥爭的策略來看,元恪取消“子貴母死”的制度保住胡太后,其意圖與當初扶持高肇打擊宗王勢力是異曲同工的。

胡太后是河州刺史胡國珍之女,從出身上看連門閥士族都不是,只能算是官宦世家。在南北朝時代門閥士族是第一位的,普通的官宦世家只能是第二位。高肇雖然是高麗高氏,但冒認渤海高氏的分支,也勉強擠進了門閥士族圈子。可胡太后的家庭出身比高肇還要偏,地位更低得多。她家祖上是後秦的貴族,投降胡夏後又受了赫連勃勃的爵位,胡夏滅亡後再投靠北魏。她的父親胡國珍雖然繼承了家族武始侯的爵位,但在貴族圈子中也是低端角色。她並非走官方途徑入宮,而是靠當尼姑的姑姑在宮廷講經說法時走後門入宮的。

當時皇后高英沒有兒子,元恪活着的兒子中只有元詡一位,他是胡太后所生。所以在立太子的層面,元恪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立元詡爲太子。按照“子貴母死”的制度,元詡立爲太子,則必須賜死胡太后,將元詡交給皇后高英撫養。可如此一來,便產生了國家大權失控的風險。當時高肇已經把持朝政,高英是高肇的侄女,形成了內廷與外朝互相呼應的政治格局。如果再把年幼的元詡送到高英手裏,那高麗高氏不但掌控了現在,還控制了未來。一旦元恪有個什麼三長兩短,高英肯定臨朝聽制,這就是第二個馮太后。

爲了掣肘高麗高氏在朝廷中的權力,元恪是絕不會把元詡交給高英的,這就必須保證胡太后活着。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元恪在違背祖製取消了“子貴母死”的制度,讓胡太后活了下來。在他看來胡太后的家族比高麗高氏都不如,胡太后憑藉家族把持朝政的可能性不存在。如果朝廷中出現胡氏和高氏制衡的格局,他也是樂見其成的。如果能夠圍繞元詡出現胡氏、高氏、宗王及其它門閥互相牽扯的政治格局,這更有利於元詡控制國家大權,保證中央集權的政治生態。可是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元恪的想法太天真,反而給北魏埋下大患。

元恪沒有預見到,胡氏雖然不強,但卻願意和宗王勢力、門閥士族合作,聯合打擊高氏在朝中的霸權,使朝廷權力再次被掌握在太后手中。而胡太后利用這種權力臨朝聽制,使元詡成爲了傀儡皇帝。而她與宗王、門閥的聯合也剷除了高麗高氏的勢力,成爲一家獨大的執政聯盟。從根源上看,元恪多方政治平衡未能實現的原因在於,高麗高氏和胡氏的勢力都相對薄弱,又不能聯合與宗王、門閥勢力抗衡,最終只能各自鬥爭。由於高肇與宗王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這使得胡氏成爲宗王勢力支持的對象,年幼的元詡只能成爲犧牲品。

從元恪對國家大事的安排來看,他明顯犯了中國古代守成皇帝最容易犯的錯誤,過於依賴用權謀手段治國。這種辦法充分利用的皇帝身份和皇權的力量,能夠以較小的代價,達成較大的整治成果,加強朝廷的中央集權。他扶持高肇也好,廢除“子貴母死”的制度也罷,都是爲了玩弄權術的需要。可權術這種政治工具都是依託於人存在的,當人不存在了,權術的力量則蕩然無存,制衡的效果便完全消失。失去制衡的政治生態,要麼使得朝廷在內耗中逐漸衰弱,要麼引發一輪一輪的政治鬥爭,最終走向亡國的結局,北魏的發展正是後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