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元朝科舉制的復興與後世影響

揭祕:元朝科舉制的復興與後世影響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元朝科舉制的復興與後世影響,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爲深遠的選官制度,始於隋唐,興盛於宋朝,在宋朝科舉的重要程度達到頂峯,但元代,落後文明統治中原,元代初期,作爲在馬背上得天下的蒙古人自然對於科舉制不屑一顧,甚至一度停廢,好在科舉制後來得以恢復,雖然復興之路坎坷,但影響後世600年。

元初科舉制被停廢原因

科舉制在元代的發展歷程非常坎坷,忽必烈建立元朝初期,科舉制被停廢。前期被廢除,後來才得以慢慢恢復。元代科舉制的標誌性人物是元仁宗,元仁宗之前,科舉制被廢除,元初科舉制被廢除又不單單是一方面的原因。

1、官員來源很多

首先,任何一個朝代都不可能只是一位偉人單槍匹馬建立起來的,都需要有許多跟隨君王英勇善戰的勇士以及善於謀略的謀士,纔有可能會建立起一個國家。元朝更是如此,馬背上得來的國家,更是有許多等待封官的功臣,所以元代官員的主要來源就是忽必烈手下的功臣,比如開國功臣徐達。

其次,元朝建立之前,歸降的前朝官員以及漢人讀書人,即所謂的歸降貴族,也是元代官員的重要官員。整體來說,元朝建立初期,或許缺真正有才能的官員,但是不缺官員,更不缺漢人官員,而科舉考上的幾乎都是漢人官員,所以對於當時的忽必烈和元朝來說科舉制沒有存在的必要。

當時的當務之急是穩固政權,發展經濟,促進國家的興旺發達,所以科舉制對於元初來說可有可無。

2、君主對科舉制的的質疑

據《日聞錄》記載:元代時,有一個官員看文書,把“辨驗收差課程錢穀”裏的“辨驗”二字,讀成“便檢”,還罵吏員:那麼多鈔在庫裏,爲什麼不便檢呢?

還有一個元朝官員,把“譙”讀爲“焦”,又把“羈管”讀爲“霸管”,元代官員水平之低一時間成爲當時的話柄。這只是衆多官員裏的幾個例子而已,但是反映了廢除科舉對於元朝帶淚的負面影響至深。可見元代官員水平整體不高,所以從忽必烈時期就考慮過對於科舉制度的實行還是廢除,但是沒有結果。

有種種原因,但是忽必烈對於科舉制度持懷疑態度也是原因之一,因爲他認爲跟着自己打天下的人更值得信任,科舉考進官場的人於他而言是陌生人。所以科舉在前期得不到發展,跟忽必烈對科舉持懷疑態度有關係

揭祕:元朝科舉制的復興與後世影響

其次落後文明對於先進文明的戒備心和警戒也在佔據中原後達到最高點,作爲統治者內心是矛盾的,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的。最後元朝朝廷內並不景氣的財務問題,也導致了科舉制無法實行。

3、元朝貴族對科舉的排斥

元朝貴族也就是整個中國古代史中的所有朝代都存在的統治階級貴族,衆所周知,統治階級的利益是不容侵犯的。與此同時,科舉制的存在於他們而言就是不合時宜的。因爲天下發展是所有統治者的初衷,但是前提是在保證自己的統治穩固,並且利益不被侵犯之下。

元代的官員來源就是承襲,恩蔭等。蒙古,色目,漢人貴族家庭是主要排斥人羣,因爲科舉制勢必會侵犯他們的利益。其次元朝貴族認爲宋朝滅亡的原因是太過於重視文人,所以元朝貴族對於科舉制的排斥,也是元初科舉制得不到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舉制在元代的復興之路

科舉制在元代的復興之路是坎坷的,雖然從元世祖忽必烈開始關於科舉制興廢的討論一直存在,但是一直沒有任何結論產生,又或者說是科舉制一直沒有被重新恢復,直到仁宗時期才得以恢復。仁宗之前是廢止狀態,仁宗之後是改革創新階段。

1、仁宗之前對於科舉制的嘗試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也致力於與漢人之間的文化交融,推行漢化,在一些有識之士的提議下也做了很多嘗試,雖然最後都不了了之,之後的成宗,武宗在位時也沒有真正實行,但還是對於科舉制在元朝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具有代表性的提議有兩個,首先是1267年,翰林學士王鄂提出:請復科舉考試。貢舉法廢,士無入仕之階,或習刀筆以爲胥吏,或執僕役以事官僚,或作技巧販鬻以爲工匠商賈。以今論之,惟科舉取士,最爲切務,矧先朝故典,尤宜追述。”大意即是:不實行科舉考試,既浪費人才,又不利於國家統治,所以實行科舉考試非常有必要。忽必烈採取了建議,但是沒有結果。

其次就是,1284年留夢炎提出:“惟貢舉取士爲便。凡蒙古之士及儒吏、陰陽、醫術,皆令試舉,則用心爲學矣。”即是:實行科考,參加考試的人羣放寬,鼓勵安心學習。忽必烈採納建議,但是還是沒有實行,最終不了了之。

2、延祐復科

到元仁宗時期,是科舉制度在元朝的轉折點,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實行科舉制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元朝已經統治中原長達半個世紀,但是依據忽必烈和貴族的廢止科舉制的政策已經不符合元朝發展的需要,因爲當時的元朝不是初期需要用武力來鞏固政權的時期。

其二,元仁宗受到儒學思想的影響。給仁宗提出建議的是:“人才所出,固非一途,然漢、唐、宋、金,科舉得人爲勝。今欲興天下之賢能,如以科舉取之,猶勝於多門而進;然必先德行經術,而後文辭,乃可得真才也。”

公元1313年十一月,恢復科舉制度,這項重大舉措,既有對於前朝科舉的繼承,又有元朝根據時事所做的改變,是革命性的存在,更是確立了元朝科舉,具有史詩性意義。

3、元朝科舉制的影響

元朝科舉制雖然發展緩慢,甚至可以說是坎坷曲折,元朝科舉在承襲前朝科舉制度特點的同時,有了新的創新,有自己的特點。但是總體來講還是對元朝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對於元朝後包括明清在內的往後600年的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4、推動民族融合

雖然元朝的科舉制有很多弊端,但是依舊有其存在的價值,也真正的選出了一些人才,甚至有人名留千史。這些有識之士的出現爲元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其次促進了元代教育的發展,許多知識分子各地講學,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促進了漢化和各民族間的融合和發展。

5、推動儒學的傳播

科舉實行時間越久,越是方便蒙古人和色目人學習漢文化做官,元朝科舉制逐漸打破幾種不同文化之間的界限,促進了它們之間的交流與發展,使它們相互交流,融合,共同認可,共同發展。漢文化的傳播促進了少數民族對漢人的瞭解,減少了隔閡,增加了欣賞與認可,也更願意接受儒學,促進了文化交融與儒學發展。

6、對明清的影響

元朝科舉把程朱理學作爲考試標準,元之後的明清也同樣採取這一政策,所以從元代開始,程朱理學在我國文化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元代是程朱理學的重要轉折點,元代因爲科舉的復興,把程朱理學作爲官學,以至於爲後世明清兩代程朱理學佔據了更重要的地位奠定了基礎。

元代科舉對於明清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把程朱理學作爲官學對明清乃至後世產生的影響最爲深遠。所以元朝的科舉制在中國歷史上是獨特的存在,過渡性的存在,元朝科舉有很多缺陷,但是再多的缺陷也掩蓋不了它的貢獻與精彩,歷史上本該有它精彩一筆的存在。

總結:

元代科舉制的復興之路雖然很坎坷,但是元朝科舉制不僅繼承了前朝科舉制度,還對科舉制做了改革和創新,以便於更好的服務國家發展,所以這就決定了元朝科舉制有民族性很強的特點。元朝科舉制促進了民族融合和交流,促進了漢化,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發展與繁榮。

元朝科舉制有它的缺點,元代科舉有民族歧視,並且作弊行爲時有發生,因爲錄取存在民族差異。但是考題很靈活,比明清時代的固化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所以元朝科舉有利有弊,雖然復興之路很坎坷,甚至在元初一度被廢止,但最終還是走上覆興之路,在元仁宗時期復興,並且對往後600年明清的科舉制度乃至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