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劉璋仁義愛民,爲何卻被評價爲無能呢?

劉璋仁義愛民,爲何卻被評價爲無能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璋是三國中類似劉表的存在,他們都無逐鹿中原,問鼎天下的野心,只想着在亂世守住自己的州郡,做一州之諸侯。

在人們的印象中,劉璋闇弱無斷,難成大事,但是他有個優點,在亂世的三國很是難得。這就是劉璋的仁義愛民。

劉璋仁義愛民,爲何卻被評價爲無能呢?

劉璋劇照

一、堅持“拒敵安民”,拒絕“動民避敵”;

爲抵禦張魯,劉璋招來了劉備,但請神容易送神難,劉備向北進軍至葭萌關的時候,掉頭往南攻打起了劉璋。劉璋的手下鄭度勸說劉璋:“劉備孤軍深入襲擊我們,士兵不滿一萬,益州的士族民衆也都還沒有歸附他,他們糧草不多,也沒多少馬匹武器。現在最好的計策就是把巴西、梓潼的百姓都內遷到涪水以西,把這些地方的倉庫糧食都一併燒燬,然後我們建高壘挖深溝,靜待劉備他們過來。等他們到了,想跟我們決戰,我們閉城不跟他打,等時間久了他們就沒有糧草物資了,不超過一百天,劉備一定會帶兵撤退。趁他們撤退的時候,我們在出擊,一定會抓住劉備的。”,這確實是一條妙計,以逸待勞,堅壁荒野,勝算極大。

但劉璋並不同意這個計策,他對他的手下們說:“我聽說抵禦敵人是爲了安定百姓的,沒聽說過讓百姓流離失所來躲避敵人的。”,他最終不肯用這條計策,還罷免了鄭度。

二、拒絕“吏民死戰”,堅持“開城出降”;

劉璋仁義愛民,爲何卻被評價爲無能呢? 第2張

建安十九年,劉備已經率軍攻至成都,包圍了成都幾十天,但是依然沒有攻下。當時成都城中還有精兵三萬人,糧草也夠支撐一年使用,劉璋手下的官吏百姓都願意爲他死守成都,史書記載是“吏民鹹欲死戰”。但是劉璋對官吏百姓說:“我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了,沒有給百姓什麼恩德。現在百姓遭受了三年戰亂,流離失所,食不果腹,都是因爲我的緣故啊,我怎麼能心安理得地再讓百姓受苦呢!”,於是劉璋開城出降,他手下的人沒有不痛哭流涕的。

從上述兩件事,足以看出劉璋對他的吏民百姓是真的愛護,他雖失去了地盤,但也無愧於心。劉璋投降後,劉備將他安置在荊州的南郡公安縣。後來孫權殺關羽,取荊州,又任命劉璋爲益州牧,駐守在秭歸。劉璋的兩個兒子,雖幾經戰亂,最終也在蜀國、吳國分別做到了高官。總體來說,劉璋的仁義在三國亂世實屬難得,而他和他家族的結局在當時也算是很不錯了,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因果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