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蘇軾被貶期間的一篇奇文,後人評價爲何無人能及?

蘇軾被貶期間的一篇奇文,後人評價爲何無人能及?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蘇軾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北宋元豐二年,朝中發生一件大事,宋神宗差點因此違背“不殺士大夫”之祖訓,該事件的主角乃大名鼎鼎的蘇軾。蘇軾只是文臣,手中沒有一點兵權,爲何惹得龍顏大怒呢?原本,蘇軾寫給皇帝的工作報告中,有一些略帶抱怨的語句,比如“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稱自己變得愚鈍,腦子沒有以前靈活,或許跟不上朝廷的發展步伐,暗指對變法有意見。

當時反對變法的大臣不少,最多也就是被貶官降職,支持變法的大臣們,爲什麼非要把蘇軾置於死地?一方面,蘇軾的措辭不夠嚴謹,被別人抓住把柄,並進行放大和污衊,甚至說他詆譭皇帝。另一方面,蘇軾才華太高,難免有很多人嫉妒,逮到整他的機會豈肯放過,所以就有了烏臺詩案。

蘇軾被貶期間的一篇奇文,後人評價爲何無人能及?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縱然蘇軾口才了得,但面對羣臣的職責和誣陷,也找不到反擊的餘地,可謂是百口難辯。宋神宗趁機表示變法的決心,打算拿蘇軾開刀,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幸虧王安石出手相救,以“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勸諫皇帝,蘇軾才保住性命。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被關押失敗多天後,蘇軾重獲自由,然後被貶到黃州打醬油。

黃州,即現在的湖北黃岡,蘇軾名義上爲團練副使,其實沒啥實權,只是一個閒職,薪資待遇也不高。官職低,蘇軾不在乎,工資少,蘇軾也不放在心上,最讓他心灰意冷的是同僚的無端指責,以及皇帝的不信任。此後幾年中,蘇軾爲排解憂愁,寄情于山水,尋找創作源泉,寫下不少佳作,比如千古名詞《念奴嬌·赤壁懷古》。

除了詩詞之外,他還留下一篇奇文,語言精闢飽含哲理,後人甚至給出“無人能及”的高度評價,那就是入選中學教材的《前赤壁賦》。雖然文章挺長,共有600多個字,跟一篇中考作文差不多,卻因爲太經典,不少人都可以全篇背誦,並銘記於心,多年後依舊張口就來。

文章的第一段重在寫景,平常的微風和水面,在蘇軾筆下有了靈魂,“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個字甚是精妙。看到月亮出來,蘇軾提筆寫出“月出於東山之上,徘迴於斗牛之間”。坐在小船上,喝着美酒欣賞江面美景,蘇軾出現了錯覺,彷彿自己身處仙境,從而有了“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蘇軾被貶期間的一篇奇文,後人評價爲何無人能及? 第2張

思緒穿越回三國古戰場,遙想當年赤壁之戰,一代梟雄曹操被周瑜困在赤壁,依舊不失英雄風采,吟誦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成也好,敗也罷,像曹操那樣的梟雄,如今早已不在,蘇軾由衷發出“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與浩瀚的宇宙相比,只不過是滄海一粟,望着無窮無盡的長江水,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暫。

作爲樂觀向上的有志青年,蘇軾沒有一直沉浸在感慨之中,很快就想開了。沒有絕對完美的人生,也不可能不經歷任何磨難,如同明月一般有圓有缺。蘇軾不僅是大文豪,思想境界也非常人能比,從不會鑽牛角尖,擅長用辯證的思維分析問題,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進而笑着說:“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蘇軾被貶期間的一篇奇文,後人評價爲何無人能及? 第3張

相同的事物,如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得出的結論必然大相徑庭,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按照能量守恆定律,所有東西都是永恆的,不必羨慕別人,自己亦是風景。蘇軾用“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告訴世人,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絲毫都不要爭取,只能徒增煩惱,融不進的圈子,不要硬着頭皮往裏擠,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纔是最好的選擇。

千百年來,蘇軾的《前赤壁賦》備受推崇,不僅在於它辭藻之華麗,更在於它意境之深遠,哲理豐富引人深思,堪稱不可多得的佳作。後人曾如此評價:“子瞻諸文皆有竒氣。至《赤壁賦》,髣髴屈原宋玉之作,漢唐諸公皆莫及也。”也就是說,蘇軾的這篇文章,足以讓漢唐衆多文學家望塵莫及。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