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奉天之難”是如何發生的?唐德宗到底做了什麼?

“奉天之難”是如何發生的?唐德宗到底做了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779年,唐代宗的長子李適登上了唐朝皇帝的寶座,這就是我們後世所熟知的唐德宗。歷史上的唐德宗在位總共二十七年的時間,在這二十七年,這位唐朝皇帝可以說是經歷了諸多的起伏。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爲,唐德宗在位的時間點,正好是唐朝藩鎮勢力最爲猖獗的一個歷史時期。而藩鎮勢力猖獗的產物,便是發生於德宗一朝的“奉天之難”。

歷史上的“奉天之難”的發生,跟唐德宗有很大的關係。德宗繼位後對藩鎮勢力,採取了堅決的打壓政策。只不過讓德宗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打壓政策所招致的則是各藩鎮的強烈反彈。先是建中二年,四鎮因爲朝廷不承認父死子繼的節度使繼承引發的變亂。後又是到了建中四年,淮西李希烈自立以及涇原兵發生叛亂,短短數年的時間裏天下大亂。

“奉天之難”是如何發生的?唐德宗到底做了什麼?

這期間,唐德宗在涇原兵的追擊下,不得不放棄長安城出逃奉天。而到了奉天之後的唐德宗,所面臨的則是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這是因爲,四鎮紛紛效仿戰國割據相互稱王,而李希烈與朱泚則宣佈登帝位。可見,當時的華夏大地一下子就出來三個皇帝四個王,爲了能夠挽回局勢,唐德宗無奈之下,只得下罪己詔,並宣佈赦免四鎮,這才避免了唐朝的覆滅。

可見,這個“奉天之難”在唐德宗一朝鬧出來的動靜,可以說是“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內部的又一大變亂。這次變亂雖然最終被平定,但卻也成爲了晚唐敗落的標誌事件。那麼,這是爲什麼呢?

首先,“奉天之難”所以會成爲晚唐敗落的標誌事件,很大程度在於這次變亂,證明唐朝當時沒有足夠的力量完全削平藩鎮勢力。這場變亂持續的數年時間裏,唐朝雖然最終得以從滅亡的邊緣逃出來,完全是因爲唐德宗赦免四鎮的原因。若不是唐德宗宣佈赦免四鎮,使得四鎮可以成爲唐朝軍隊的幫手,那麼最終鹿死誰手,則猶未可知。

唐朝在“奉天之難”中的落魄表現,完全是實力匱乏的一個結果。而這樣的情況也間接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唐朝皇帝同藩鎮勢力之間,已經由過去的優勢地位,逐漸轉變成爲了平衡的局面。這是因爲,“奉天之難”的發生說明唐王朝此時,已經沒有力量將藩鎮勢力連根拔起了。

而“奉天之難”也讓藩鎮節度使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推翻唐王朝近乎不可能,最好的選擇就是在唐王朝的框架下生存。可見,“奉天之難”後形成了一種藩鎮與唐朝對耗相持的一個局面,而這個局面則成爲了晚唐歷史的真實寫照。

同時,“奉天之難”所以會成爲晚唐衰敗的標誌事件,除了事件本身外,還在於事件的後續影響。在“奉天之難”結束後,唐德宗對於藩鎮勢力則完全採取了姑息的策略,這中間尤其是“河朔三鎮”,在此後的時間裏,可以說是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其次,因爲在“奉天之難”中唐德宗受到了宦官的忠心跟隨,在回到長安後唐德宗索性將神策軍的軍權交給了宦官掌控,這個舉動,毫不誇張的說直接影響了此後唐王朝的歷史發展軌跡

“奉天之難”是如何發生的?唐德宗到底做了什麼? 第2張

“奉天之難”可以說是唐朝歷史上不亞於“安史之亂”的一個歷史拐點,如果說後者是中晚唐歷史的開端的話,那麼前者則完全是唐朝敗落的標誌。因爲在這之後唐朝已經沒有能力將藩鎮勢力連根拔起了,而“奉天之難”的後續影響,無疑使得唐朝加速走向了覆滅的邊緣。以至於,在德宗死後,唐朝即便出現了三次中興,卻最終全都無力迴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