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被稱爲是邊防上的兩大苦差事 明朝墩軍和夜不收軍苦在什麼地方

被稱爲是邊防上的兩大苦差事 明朝墩軍和夜不收軍苦在什麼地方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明代“墩軍”和“夜不收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明代時期的“墩軍”和“夜不收軍”是做什麼的?他們屬於什麼兵種?

終明一朝,因爲蒙古鐵騎不斷南下襲擾,明代北部邊患一直十分嚴峻。

所以,明王朝也成爲中國古代最後一個修長城的朝代。在明代初年,明軍就依託萬里長城,構建了相當完備的防禦體系。而這其中,墩臺和情報人員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在明代人的眼裏,守衛墩臺的墩軍與情報人員中的夜不收軍,被稱爲是邊防上的兩大苦差事。他們究竟苦在哪裏呢?

被稱爲是邊防上的兩大苦差事 明朝墩軍和夜不收軍苦在什麼地方

一、邊軍之苦,莫甚墩軍

1、墩臺的模樣

長城是中國人最熟悉不過的古代防禦建築了。但提到墩臺,恐怕許多朋友會比較陌生。

其實它並非明代特有,早在秦漢時期,在長城沿線就已有之。

明代立國以後,爲加強邊防、情報傳遞,也在邊境上廣設墩臺。墩臺到底長什麼樣子呢?

《宣府鎮志·法令考》中,是這樣說的:

“凡邊方山川、城堡疎遠空闊處,俱築煙墩(墩臺)。高五丈有奇,四圍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釣橋,外設塌窖、賺坑......墩置官軍守瞭,以繩梯上下。”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明代的墩臺,大約是16.5米高(明代一丈約3.3米),四周有圍牆,高約4-5米。墩臺上有懸樓,下面還有壕塹、釣橋(吊橋)、塌窖、賺坑等防禦設施。墩臺不設樓梯,軍士通過繩梯上下。

從下面這張圖也可以看出,墩臺實際上類似於一座微縮的城池。

2、墩軍的勞苦

每座墩臺上的兵力,按照其大小之別,一般大型墩臺10人,小型墩臺5人。墩軍的主要職責,就是守衛墩臺、瞭望敵情和傳遞烽火。

邊境上敵人並非時時出現,所以這些任務看起來並不繁重。但如果知道了墩軍們的生活,您就不會這麼快下結論了。

(1)被虜被殺之苦

墩軍在高高的墩臺之上,雖有飽覽邊塞壯美河山的便利條件,但恐怕他們沒這種心情這麼做。因身處國境最前沿,他們要常常直面蒙古騎兵的快馬彎刀,其生命安危往往懸於一線。

被稱爲是邊防上的兩大苦差事 明朝墩軍和夜不收軍苦在什麼地方 第2張

即便是敵人不對墩臺直接發起進攻,墩軍們的日常生活也是險象環生。

因爲北方邊塞多缺水,而墩臺又多數建在山坡或高崗之上,遠離水源,打井取水不僅成本較高,而且十分困難。

比如崇禎年間,名將盧象升就上奏說:

“每墩臺三座,用井一眼......但山原高燥,募夫浚鑿,深至三十餘丈,始見水泉,每眼約費三四十金。”(《盧象升疏牘·南山修築墩臺疏》)

打一眼井就耗費三四十金,而且只能是三個墩臺用一口水井,可見當時墩軍用水之難。而蒙古騎兵就是抓住這一點,以糞土填塞各墩臺附近挖的水井,迫使墩軍到更遠的地方取水。在此過程中,墩軍便很容易被敵人擄走或殺害。

被稱爲是邊防上的兩大苦差事 明朝墩軍和夜不收軍苦在什麼地方 第3張

後來,墩軍們乾脆在墩臺上設置了一個水櫃,“暖月盛水,寒月盛冰”,但在乾旱少雨的邊塞,這樣做是杯水車薪。

(2)自然災害之苦

除了要時刻應付敵人的進攻以外,墩臺上的兵士還要時常應付各種自然災害之苦。

除了風霜雨雪以外,因爲墩臺多是建在空曠的高處,因此,遭到閃電雷擊的機率就比較高。

比如在《明武宗實錄》中,就有許多處墩臺遭遇雷擊而造成人員傷亡的記載:

“正德五年( 1510) 六月十二日,雷震萬全衛柴溝堡,墩軍死四人”,“正德六年 ( 1511) 六月九日,雷震大同後衛石泉墩,擊死墩軍三名。”

被稱爲是邊防上的兩大苦差事 明朝墩軍和夜不收軍苦在什麼地方 第4張

(3)生活困難之苦

從萬曆年間開始,爲了防止墩軍們當逃兵,朝廷還把他們的妻小也送到墩臺,以讓他們視墩臺如家。有的地方爲了提高墩軍的積極性,還將墩臺附近的荒田賜給他們耕種,以補家用。

不過,這並非現代人想象中的“農婦、山泉、有點田”的美好生活。

墩軍們的主要生活來源是月糧和口糧,但因爲俸給太低,還有家小需要撫養,墩軍們的生活十分困苦。

再加上明代中後期,上級剋扣勒索糧餉的現象愈加嚴重,致使墩軍們生活更加艱難。

弘治年間,一個叫吳世忠的大臣從大同歸來後,向皇帝奏報了他的所見所聞:

“軍士奔走於風霜之中,面色慘黧,甲衣無褐。其妻子所居,泥屋一間,半無煙火。七八歲男女,猶有祼而向日者。”

墩軍們的老婆孩子蝸居於泥屋之中,在寒冷中沒有半點菸火取暖,七八歲大的孩子甚至連一件蔽體的衣服都沒有。

明代中後期,朝政腐敗,軍中缺餉,作爲被遺忘的弱勢羣體,墩軍們的權益更加得不到保障,以至於時人這樣痛斥道:

“家不以無盜而忘犬,室不以無鼠而忘貓。邊城烽火,緩急是賴,前人以和國而革墩卒之食,豈其無貓犬之慮乎?”(《新修安定縣誌·地理志·烽墩》)

墩軍被削減和剋扣糧餉,就等於是家裏沒被盜就忘了狗的存在,屋裏沒有老鼠就忘了貓的存在,這個比喻實在是貼切。

墩軍之苦,既來源於敵人,更來源於內部。與他們同病相憐的,還有夜不收軍。

被稱爲是邊防上的兩大苦差事 明朝墩軍和夜不收軍苦在什麼地方 第5張

二、深入虜穴,九死一生——夜不收軍

所謂的夜不收軍,因其晝夜在外巡邏、駐守、哨探,夜間不回營地而得名。

在明代歷史上,這看似很“自由灑脫”的軍種,實則干係重大、要求極高,還屢屢因爲要深入敵後而九死一生。

1、夜不收軍的職責

夜不收軍非常類似現在的偵察兵,又因爲他們是明軍中的佼佼者,技藝高超,驍勇善戰,也可以說是一支特種兵。他們的職責主要有:

(1)哨探

墩臺雖可以烽火相傳,向國內傳遞敵情。但是,因爲墩臺在明處,進攻的敵人往往會故意避開,或者虛張聲勢、製造假象,以誤導墩臺。

所以,作爲主要哨探人員的夜不收軍,就可以靈活的進行主動哨探,深入敵境,打探消息,以最大限度的擴展情報網絡。

被稱爲是邊防上的兩大苦差事 明朝墩軍和夜不收軍苦在什麼地方 第6張

(2)燒荒

在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防禦北方遊牧的威脅,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北伐,如漢武帝、明太祖、明成祖,均多次領導北伐。

但北伐只有在國力強盛時纔可能出現。而常規動作,可能就屬燒荒了。

燒荒,顧名思義,就是在秋冬季節到塞外將枯草點燃,燒出大面積的隔離帶,以防止遊牧民族在邊境放牧,以此來達到將其驅離的目的。

爲確保燒荒順利進行,明軍總是要先派出夜不收軍出境進行偵查。在確保目標地點沒有敵人行跡的情況下,再通知大部隊出發。

被稱爲是邊防上的兩大苦差事 明朝墩軍和夜不收軍苦在什麼地方 第7張

(3)奇襲

如果說哨探、燒荒更多體現了夜不收軍偵察兵角色的話,那麼承擔奇襲任務的他們,就更像是特種兵了。

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提到每營有“夜不收五十名”當時每營兵力爲3000人,而夜不收軍僅有50人,堪稱是其中的精銳。

而在明代將領何良臣所著的兵書《陣紀》中,專門提到這麼幾條選用夜不歸軍的標準:

“捷能飛檐走壁,而殺人放火技能奇巧異人而駭世驚俗,術能窺天測地而預知露餡之類,俱應選入中軍爲心爲膂之用。”

由此可見,能跑的,能跳的,能打的,甚至會一些占卜術等“特異功能”的,均可被選入夜不歸軍,供軍中主帥在特殊場合中使用,對敵人進行奇襲。

比如,“遣夜不收潛往燒劫賊營”、“選夜不收及敢勇死士,持長刀巨斧並炮數百,四面夜襲虜營”(《明英宗實錄》)等等,均是夜不歸軍作爲特種兵執行極難險重任務的寫照。

被稱爲是邊防上的兩大苦差事 明朝墩軍和夜不收軍苦在什麼地方 第8張

2、夜不收軍的痛苦

雖然夜不收軍的職責看起來非常風光,比之“苦哈哈”的墩軍,更有英雄氣概。但是,深入敵穴進行偵探或奇襲,畢竟非常危險,有的任務遠達數千裏,常常需要晝伏夜行,或者遠涉荒漠、衝沙冒雪,其勞苦和危險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正因爲夜不收軍是最先對敵人造成致命一擊的人,他們往往也最先成爲敵人殺戮或者俘虜的對象。

所以,在光輝戰績的背後,更多的是諸如“夜不收三人哨探出境爲達賊所執”(《明英宗實錄》)這樣的記載,而最直接的受害者,莫過於他們的家屬:“妻子分散,父母無倚,彼皆因公,誠爲可憐。”

結語:墩軍和夜不歸軍,是明代守邊的兩支重要力量,同時也是明代邊境中最苦的兩個差事。而且,由於種種原因,他們的存在,很長時間以來鮮有人知。

有一句唐詩和一句宋詞,或許可以準確的形容他們的心境:

對於夜不歸軍來說,是“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而對於墩軍來說,則是“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參考資料:《明英宗實錄》、《陣紀》、《明神宗實錄》、《新修安定縣誌》、《明武宗實錄》、《盧象升疏牘》、《宣府鎮志》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