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柴榮被稱爲“五代第一明君”,爲何沒有提防趙匡胤呢?

柴榮被稱爲“五代第一明君”,爲何沒有提防趙匡胤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柴榮去世僅半年,趙匡胤就發動“陳橋事變”,從柴榮遺留下的孤兒寡母手中奪走了皇位,柴榮英明一世,被後世稱爲“五代第一明君”,爲何他沒猜到趙匡胤會篡位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六月十九日,周世宗柴榮病逝,終年三十九歲。繼承柴榮皇位的是他年僅七歲的兒子柴宗訓,史稱周恭帝。爲了讓兒子能在皇帝寶座上實現平穩過渡,柴榮在臨終前着實費了一番苦功,進行了非常細緻的安排。然而,令柴榮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是,在他去世僅過了半年之後。他一手提拔的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就發動了著名的“陳橋兵變”,從他留下的孤兒寡母手中奪走了皇位。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光柴榮一個人想不到,在當時恐怕誰也不會料到看上去人畜無害的趙匡胤,竟然套路這麼深。

柴榮被稱爲“五代第一明君”,爲何沒有提防趙匡胤呢?

柴榮在臨終前所做出的一系列安排可以說是環環相扣,相當縝密。他任命了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位重臣爲宰相,共同執掌朝政。同時,他又將在軍隊中資歷極高的張永德、李重進兩人明升暗降,削去兵權,並調出京師。

當時後周的禁軍主要掌握在殿前司和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兩個衙門,其中殿前司的最高領導人爲殿前都點檢,地位相當於軍中的一把手。柴榮安排讓年僅三十三歲的趙匡胤擔任殿前都點檢一職。趙匡胤雖然戰功赫赫,但資歷尚淺,不像張永德、李重進那樣有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所以這個極爲重要的職務由趙匡胤來擔任應該是最適合的人選。

不過,柴榮也不是沒原則地完全信任趙匡胤。本來殿前都點檢作爲軍中一把手,擁有極大的兵權。但柴榮卻將真正的兵權交到了極爲忠心的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手中。這樣一來,趙匡胤有權無兵,韓通有兵但又受制於趙匡胤。而在趙匡胤和韓通之上,還有三位當朝宰相主持大局。整個後周的軍政體系由各個不同利益的人來操持,既做到了互相牽制,又能讓國家機器順利運行。僅從這個安排來看,柴榮這個“五代第一明君”就不是浪得虛名。

柴榮被稱爲“五代第一明君”,爲何沒有提防趙匡胤呢? 第2張

所以,柴榮不是猜不到趙匡胤會篡位,而是他認爲自己這樣的安排讓誰也沒機會篡位。無論對方是趙匡胤,還是張永德、李重進,甚至是韓通。

然而,柴榮千算萬算,還是算漏了一步,那就是趙匡胤的發展速度實在太快。他原本認爲趙匡胤資歷淺,所以把他推上高位風險不大。等趙匡胤也熬到老資歷的時候,他的兒子柴宗訓已經成年。這樣皇權就可以順利過渡到下一代了。可是,這個過程有的人可能需要一二十年時間,趙匡胤卻只用了短短六個月。

到了柴榮去世這年的年末時,後周軍界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殿前司到侍衛司,裏面多數關鍵領導職位都換了人,而新上任的領導無一例外都是趙匡胤的死黨和“義社十兄弟”。這樣一來,原本掌握兵權的韓通成了孤家寡人。雖然此時的韓通依然有實力可以牽制趙匡胤,但韓通卻認爲趙匡胤是個好人。事實證明,韓通很快就爲自己的誤判付出了慘重代價。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趙匡胤及其死黨在京師散佈假消息宣稱契丹大軍南下進犯。宰相範質等人在無法分辨消息真僞的情況下,將兵權交到了趙匡胤手中,命他率軍北上禦敵。結果趙匡胤在率領軍隊至陳橋驛後,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趙匡胤在全軍將士的“逼迫”下黃袍加身,隨後率軍返回京師。韓通驚聞趙匡胤意圖篡位,急忙從內廷飛馬而出,準備組織抵抗。然而韓通還沒來到軍營,就被趙匡胤安插在京師的手下王彥升給殺死了。趙匡胤兵不血刃地佔領控制了京師,威逼小皇帝柴宗訓讓出皇位,同時改國號爲“宋”。可惜了柴榮爲後周奮鬥一生,結果卻只是幫他人做嫁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