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張居正是皇帝的老師,爲何最後下場卻很慘呢?

張居正是皇帝的老師,爲何最後下場卻很慘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明隆慶六年,有彗星劃過天際,新皇帝剛剛繼位還不到四個月,還未改元,便出現了這種事情,有客星出於閣道旁,其大如盞,光芒燭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一向重視天人感應的封建時王朝,對於此種現象自然是不敢怠慢,爲了消除彗星給人世間帶來的各種消極影響,小皇帝在帝師張居正的指導之下檢討自己的思想、言語和行動,被迫做了很多扼殺孩童天性的事情。

彗星存在了兩年多,而小皇帝也被約束了兩年多。朱翊鈞9歲登基,開啓了明朝的萬曆時期,但是他的童年過得卻並不如意,原因在於其有一位非常嚴苛且不通人情的老師,此人便是張居正。

而張居正,作爲皇帝的老師,也是帝國最高的決策者,卻並未真正理解教師的真諦,儘管他也在教書育人,但是他的這位學生卻在其去世之後親手下令,將其開棺戮屍,掘墳鞭屍。

當然,無需否認這裏面有權力的鬥爭,但是更多的則處於皇帝被壓抑,逆反的心理在一瞬間得到了釋放,這種魔鬼心理一直縈繞在皇帝的腦海當中,使其一輩子都生活在折磨當中,難以釋懷。

不禁感慨,張居正和萬曆皇帝這對師徒,雙方可能都會感嘆,真是遇人不淑呀。

古代沒有有關於教育心理學的書籍,凡是育人方面,都是秉持着嚴師出高徒的教育方針,最常見的就是私塾裏打手板,但這種身體上的摧殘,疼過一陣去,傷口會迅速彌合,可是作爲皇帝,自然是打不得,張居正不便對皇帝拳腳相向,但是一些做法卻深深刺痛了小皇帝的心靈,而這種精神傷害,給皇帝留下的陰影,恐怕一輩子都難以彌合。

對於皇帝的嚴厲管教,日講官在給皇帝講述《論語》,小皇帝把“色勃如也”中的“勃”讀成了“悖”,小孩子唸錯字實際上很正常。可是小皇帝唸錯的話音剛落,張居正就在後面厲聲說道,這個字念勃不念悖。

這話說出來把日講官都嚇了一跳,人家是皇上,九五之尊,他念錯了字,您應該委婉地去糾正,您這直眉瞪眼地上來就糾正不怕皇帝跟你急了。皇帝還真沒急,歷史記載:悚然而驚。

把小孩子嚇壞了,之所以會如此,自然是因爲小皇帝功課做不好會受到相應的懲罰的,至於是何種懲罰,我們待會再談。可以想見,張居正在小皇帝的心裏,是多麼懼怕。也可以想見,當一個人懼怕另一個人到了極點之時,下一步突破就在於恨了。

在小皇帝十五歲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叛逆心理應該是最強的年紀了。小皇帝寫大字,自己覺得字寫得挺好,就送給了內閣的一衆官員,而這些官員看到皇帝賜字,莫不感恩戴德,向皇帝謝恩的同時,這把皇帝一頓誇耀呀,紛紛表示皇帝學業精進,字也寫得非常不錯。就在這個時候,張居正出來直接潑了小皇帝一盆冷水,字寫得差不多就得了,沒聽說過把字寫好就能把國治好的,李後主,宋徽宗都是附庸風雅的人,結果亡國了。

張居正是皇帝的老師,爲何最後下場卻很慘呢?

別人都在誇皇帝,張居正反而把皇帝奚落了一番,可以想見當時皇帝的心理陰影,不僅如此,張居正還把皇帝的書法課給停了,不得不說,張居正的情商堪憂。

也的確,張居正的情商確實不夠,其實在整個張居正改革期間,張居正他所體現出來雷厲風行的手段,性格當中就透着極端的自信,靠着皇帝的信任,獨攬大權,這樣的人在朝堂之上該得罪不該得罪的人他也都得罪了,這也爲其日後的慘像埋下了伏筆。

再繼續談這師生二人,小皇帝十八歲那年,正是好玩的時候,乾清宮管事太監孫海、客用引導着皇帝尋歡作樂,也是喝了些酒,皇帝讓小內監唱曲子,小內監曲調未諧,小皇帝一怒之下,把這小內監一通鞭打還把頭髮割了下來。

這事讓皇帝生母李太后知道了,事大了。將孫海、客用“杖而逐之”,然後李太后硬是把小皇帝罰跪,甚至說出來了廢了你立你弟弟當皇帝的話來,最後在小皇帝不斷地告饒聲當中,李太后說我和張先生商量商量吧。

縱觀這件事情,小皇帝的確是做錯了,但是李太后就做對了麼?顯然沒有,罰皇帝跪也就罷了,還要讓皇帝丟盡了顏面,他本身就是在一個極度自尊的年齡裏,更何況人是皇帝,把皇帝這樣摔打,當作自己手中的玩物,皇帝不恨你們幾個,恨誰去?

實際上,在皇帝的成長當中,大伴馮保和生母李太后兩個人給皇帝灌輸的消極思想不亞於張居正。李太后不是正宮皇后,但是通過張居正的鼎力支持和協調操作,在明穆宗去世之後,李太后的地位和明穆宗的皇后陳氏相同,或許是出於感激,李太后把皇帝全權交付於張居正,而且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使張先生聞,奈何!

天天拿張居正嚇唬皇上,皇上自然是:甚憚居正,及帝漸長,心厭之。

還有馮保,作爲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與張居正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同時對內在教育皇帝問題上也是沆瀣一氣。馮保就如同是個奸細一般,皇帝一有出格的事,他要麼告訴李太后,要麼告訴張居正,這種打小報告的行爲,即便是在現代學校裏,每個班都會有這麼一兩個,而且成爲班級內部痛恨的對象。

萬曆對他也是恨呀,有一次小皇帝寫字,馮保爲其研墨,張居正在一旁看着,本來是挺溫馨的一個場景,結果皇帝寫着寫着,拿起硯臺,把墨潑在了馮保身上。然後轉身無有所謂的離開了。馮保震懼之下,退了好幾步。

很難想象,一個學生,遇到一個不懂變通只會斥責的老師,一個整天打小報告的同桌,一個只會嚇唬人的家長,這個學生會形成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張居正是皇帝的老師,爲何最後下場卻很慘呢? 第2張

所以,在張居正去世之後,馮保就被貶去了南京。之後幾個月的時間裏,張居正被剝奪了所有官職與榮耀。但是皇帝似乎並不滿足,他的報復也纔剛剛開始。隨即,朝堂之上開始了倒張運動,御史李植甚至毫不避諱的彈劾張居正:挾權閹之重柄,藐皇上於沖齡,殘害忠良,荼毒海內……即斬棺斷屍,尚有餘罪。如此惡言相加,皇帝的批覆是什麼呢:摘發大奸有功。

很難想象,一個陪皇帝讀了十幾年書的老師,最後在學生的口中成爲了大奸。這個詞,於國於私,都極大的不妥。但是,皇帝就硬是說了出來。之前所謂的全賴張先生,如今卻變成了不思盡忠報國,顧乃怙寵行私,殊負恩眷的小人。這大概是歷史深處最大的蒼涼吧。

在皇帝的明示暗示之下,張居正死後不得安寧,官爵被剝奪,家產抄沒,長子自殺,其他子孫發配煙瘴之地。這據說還是皇帝念在師生一場的份上,給其留足了情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