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如何進行的?“進京趕考”指的是什麼?

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如何進行的?“進京趕考”指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科舉制自隋朝創立以來,一直是古代知識分子進入仕途和實現理想的階梯,廣大文人對科舉考試也是趨之若鶩。文學作品裏有很多古代文人進京趕考的故事,常常伴隨着人生的大起大落。那科舉考試到底是什麼樣的流程?進京趕考又是怎樣的操作方式?現在我們就以明清兩朝的科舉考試爲例,真實還原一次古人的“進京趕考”全過程!

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如何進行的?“進京趕考”指的是什麼?

很多人將今天的高考類比爲古代的科舉考試,這種類比並不十分恰當。儘管二者都是考試,但其目的性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今天的高考是爲了獲得高等教育的資格,古代的科舉考試則是爲了獲得做官的資格。所以從考試目的角度看,古代的科舉考試更像今天的公務員考試。但從參加規模和社會影響力的角度看,科舉考試和今天的高考又很像,都備受全國矚目。因此,高考的規模和公務員考試的目的合二爲一,就更像古代的科舉考試了。

所謂的進京趕考,是指到京城去參加會試和殿試,這已經是科舉考試後半段的內容了。在進京趕考之前,科舉考試還有若干次的資格考試和初級考試。

正式科舉考試之前,考生必須先通過資格考試。這種資格考試被稱爲“童試”,童試之後纔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正試”。童試要經過三個級別的考試,分別是“縣試”“府試”和“院試”。縣試是古代讀書人蔘加的第一次官方考試,考試地點爲其所在縣,一般由知縣(相當於縣長)主持。縣試一般在每年的農曆二月舉行。考前一個月,縣衙會公告具體考試日期。考生需要提前報名,報名時要提交三份證明材料——“親供”“互結”和“具結”。親供相當於今天的考生基本信息表,包含祖上三代信息,包含本人姓名、年齡、籍貫、體格、容貌特徵和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姓名履歷,以確保你家是良民世家。所謂互結,是指考生要找一同參考的五位考生寫一份承諾書,承諾如一人作弊則五人連坐,這是古代科舉防止作弊的無奈手段。所謂具結,是請本縣廩生(優等秀才)提供的“認保”材料,證明考生不冒籍、不匿喪、不替身、不假名,而且出身清白,不是娼優或皁吏的子孫,本人也未從事過戲子之類的“賤業”。這一環節類似今天的政審。縣試一般考五場,分別考八股文、試帖詩、經論、律賦、策論等。魯迅就曾經參加過晚清的縣試。據魯迅弟弟周作人日記記載,魯迅當年在500多名考生中排名第137名,但在縣試後沒再參加府試,而是去了南京礦務學堂改讀新式學校。

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如何進行的?“進京趕考”指的是什麼? 第2張

縣試合格者將參加第二級資格考試,叫作府試。府試一般在每年的農曆四月舉行,考試地點在府城,相當於今天的市。府試一般由知府(相當於市長)主持,連續考三場。府試又合格的考生,被稱爲“童生”。儘管童生這個名字看着很年輕,但很多讀書人一輩子連童生都很難考過。年紀小的童生可能十二三歲,年紀大的,六七十歲的童生也不少,甚至在有些家裏,爺爺和孫子可能都是童生。

府試合格的童生,接下來要參加“童試”的最後一級考試——“院試”。院試每三年舉行兩次,每次連續考兩場。院試的主持者是每省的學政。學政是每省主管官學和院試的官員,其職能相當於一省的教育廳長。但與一般省官不同,學政由皇帝直接從中央委派到地方,其性質類似欽差大臣,級別和地位都很高。學政任期三年,任期內依次到每省下轄的府或州主持院試。

院試通過了,考生的身份就不再是童生了,而是“生員”,俗稱“秀才”。秀才的社會地位比普通百姓高,並享有一些特權。比如見了知縣不用下跪,還不需要服國家的差役和徭役。另外,秀才還有資格進入官學上學,成績最好的被稱爲  “稟生”,還可以按月獲得國家發放的糧米。考中秀才已經很不容易,按照魯迅參加的那次縣試的人數計算,500餘名考生最後錄取了40名秀才,比例不高於8%。

雖說秀才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但因秀才數量衆多,在社會上也並不算稀罕。而且秀才還沒有資格出任官員,在官本位的中國古代,也沒人太把秀才當回事,頂多是敬重。在《儒林外史》裏,范進考中秀才的時候,他岳父胡屠戶還奚落他“尖嘴猴腮”,絲毫不把他放在眼裏。但當范進考中舉人之後,胡屠戶就馬上變臉了,低三下四地稱范進爲“賢婿老爺”。這前後變化的原因來自秀才和舉人身份的懸殊。那秀才如何變成舉人呢?答案是接着考。

考中秀才之後,考生就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正試了。正試也分三個級別,分別是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三年舉行一次,一般在天干地支紀年中的子、卯、午、酉年舉行。由於考試時間多在農曆八月,正值秋季,所以鄉試又稱“秋闈”。主考官一般由進士出身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員擔任。考試地一般在省城,有專門的考場,叫作貢院。鄉試共考三場,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場,每場考一天。發榜在九月,正值桂花開放,所以又稱爲“桂榜”。通過鄉試後,考生的身份就從秀才變成舉人。

成爲舉人之後,就意味着脫離了民衆階層,正式進入了“士”這個階層,可以做官了。舉人不光免役,而且還免稅。所以,很多擁有土地的人寧願將自己的土地放在舉人的名下,用此方式來逃避國家稅收。另外,地方官府不能對舉人用刑,即使犯了重罪,也得上報朝廷革去舉人資格後才能用刑,類似於今天人大代表的待遇。當然,舉人的考取率也是很低的。有學者統計過:明朝應天府的鄉試錄取率爲7.26%;清朝人口劇增,鄉試的錄取率更是低到了1.68%。如果按照魯迅那次童試秀才錄取率8%的比例綜合計算,一個讀書人從第一次縣試算起,到鄉試考中舉人,其成功率最多不過0.6%!2015年北京考生考上清華北大的錄取率爲0.8%左右,考舉人比這還難,怪不得范進中舉之後會高興得瘋掉!

考中了舉人,考生還不能忙着高興,得馬上準備鄉試之後的會試。會試一般在鄉試之後第二年的農曆三月舉行,時值春季,所以又叫“春闈”。會試由禮部主持,主考官由皇帝欽定。會試的考試地點在北京的禮部貢院,大多數舉人的生活地距北京路途遙遠,一般鄉試考完的當年臘月就要啓程出發,開始真正的“進京趕考”。

舉人們進京趕考,需要路費盤纏,這些國家會替他們準備好。清朝順治年間,參加會試的舉人會得到國家給予的路費補助,視路途遠近,每人十到二十兩不等。順治年間銀子的購買力高於康熙乾隆時期,這筆銀子的購買力得合今天的人民幣一兩萬元。另外,同鄉的鄉紳地主也會資助路費,一來是對文化的重視,二來是爲了結交今後前途無量的官紳階層。與路費同時發放的,還有官府爲舉人準備好的路引。在明朝,出行百里以上就得有官府開具的路引,類似於計劃經濟時代的介紹信。在專制時代,沒有路引私自外出的人,一旦被發現就會按律治罪。

舉人在出發前還可以到官府領取一面火牌。火牌是使用沿途驛站的憑證,古代的驛站只爲官府服務,民衆無權使用。但舉人進京趕考持有火牌,到沿途驛站就可以使用役夫三名,驛站沒有役夫時還會折現給舉人銀子。舉人進京趕考所乘坐的車叫作公車,公車上插有一面黃布(黃色爲御用顏色)做成的旗幟,旗上書寫“奉旨會試”或“禮部會試”四個大字,十分威風。看到這面旗幟,沿途所有關卡必須無條件放行,而且不得收取任何過路費。沿路的土匪盜賊看到了這面旗幟也會敬而遠之——倒不是說土匪也重視文化,而是搶劫舉人根本就搶不到幾個錢,且風險極大,因爲官府對搶劫進京趕考舉人的案子懲處非常嚴重,畢竟人家是“奉旨考試”。

舉人還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權賺些路費。比如商人會在行商路上帶上一位舉人,利用舉人免稅的特權逃避沿路稅費。舉人在路上不光吃喝免費,最後還會分到一些錢。還有的舉人利用自己的特權打起了歪主意,夾帶違禁貨品來賺錢。光緒年間有位雲南新平的舉人,進京路上私帶鴉片沿途售賣,共得銀三四百兩。這些都是舉人裏的貪財之輩,終究不佔多數。

那到了北京,舉人們住在哪裏呢?有親友的投靠親友,沒親友的可以住在客棧,更多的則住進了“會館”。所謂會館,類似今天各地在北京設立的駐京辦事處,主要用來招待老家來京公幹的官員或趕考的舉人。大部分舉人一進京就直奔本省會館,這裏既安全又方便,伙食也閤家鄉口味。因爲會館裏經常住一些來京候命的地方官員,所以會館還是舉人們瞭解官場、結交人脈的名利場。

在會館居住複習一段時間後,就要迎來禮部會試了。會試分三場舉行,一場考三天,所以要自備飯食和油燈。考試的時候,一人一個考棚,一個考棚只能容下一張桌子,其空間類似今天廁所一個蹲位那麼大。會試的過程是非常辛苦熬人的。參加會試的舉人,都已經是各省讀書人中的佼佼者、大浪淘沙後的勝利者了,但會試這關仍要殘酷地淘汰掉大多數人。以明朝萬曆五年的會試爲例:4500餘人參加考試,最終僅錄取了300人。

會試後的錄取者被稱爲貢士,從字面理解,是貢給天子的士。成爲貢士後的一個月,考生就要參加科舉考試的終極考試——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清朝殿試的考場在紫禁城的太和殿,乾隆後改爲保和殿。殿試只考一天,考完後由皇帝欽點的閱卷官閱卷。閱卷時,每名閱卷官要閱覽全部試卷,並在試卷上畫代表等第的五種符號,最高等第的符號是圈圈。最後,選出十張畫圈圈最多的試卷,交由皇帝親自審閱並選出前三名。

最後就是放榜公佈成績了。所有考生按照成績高低分爲三等,分別爲“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就三個人,是皇帝欽點的,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一百多人,三甲也是一百多人。看到這裏,大家也看出來了,殿試是沒有淘汰機制的,只是一個排位賽。也就是說,所有參加殿試的貢士都會通過考試成爲進士。區別僅在於進士的級別不同,一甲叫作“進士及第”,二甲叫作“進士出身”,三甲叫作“同進士出身”,其實都是進士。

考中進士後,仕途之路便正式開始了。明清兩朝,考中進士後的出路一般有三種。最優出路是進翰林院,翰林院裏高官雲集,也是高官的培養地。進了翰林院就相當於今天進中央黨校進修,前途無量。狀元一般授官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官翰林院編修,分別爲從六品和正七品,相當於今天的處級幹部。二甲中一些成績好的,也會進翰林院,擔任庶吉士。庶吉士並非正式官職,相當於實習生,在翰林院跟高官學習爲官之道。進士的次優出路是留在北京到朝廷各部門做官,即做京官。明清時期官場有個說法:“人中進士,上者期翰林,次期給事,次期御史,又次期主事。”翰林是最佳選擇,去不了翰林院也要到中央各部任職。進士最差的出路就是到地方任職,一般從知縣這個級別做起。也就是說,考中了進士,最差也能弄個縣長當。

以上就是以明清爲例的科舉考試全套流程。看完是不是心潮澎湃,也想穿越回去考個進士?但要做好心理準備,考進士沒那麼簡單,也許你考到80歲都考不中。清朝時山東就有個叫王服經的進士,考中那年已經84歲。清朝江蘇還有個名叫王巖的讀書人,86歲通過會試,還沒來得及參加殿試就去世了。這兩位讀書人真正做到了“活到老考到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