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清朝倍受欺凌是因爲皇帝的昏庸嗎?事實恰恰相反

清朝倍受欺凌是因爲皇帝的昏庸嗎?事實恰恰相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清朝,特別是晚清,割地賠款、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兩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清朝給人的感覺似乎就是糊塗透頂、一敗塗地、腐朽不堪。

然而晚清的皇帝真的是昏君嗎?對此,國防大學教授、少將金一南在他的著作《爲什麼是中國》之中,卻公然贊同“大清無昏君,大清無奸臣”的觀點。

1.晚清皇帝敢於宣戰

1841年1月27日,道光皇帝對英國宣戰。

1860年9月12日,咸豐皇帝對英法宣戰。

1894年8月1日,光緒皇帝對日本宣戰。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對英、俄、德、法、美、奧、意、日、荷、比、西11國宣戰。

2.但是晚清皇帝宣戰之後的戰爭,基本都失敗了。

道光帝對英國宣戰,詔書說:

“官民人等,人思敵愾,志切同仇,迅贊膚功,懋膺上賞。”

而且道光帝勤儉節約,穿着帶補丁的褲子,勵精圖治,但是歷史不記過程,只記結果:

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是他籤的,中國近代史恥辱柱上第一人就是他。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果,就是導致了1842年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開放5個通商口岸、賠款白銀2100萬兩,開啓了中國割地賠款的先河。

道光帝的第四子咸豐皇帝繼位後,也是一樣的勵精圖治,勤奮工作,啓用林則徐等主戰派人物,並把太僕寺少卿徐繼畲的防三疏作爲座右銘:防土木之漸,防宴安之漸,防壅蔽之漸。

咸豐病死熱河

實際行動上,咸豐皇帝撤掉投降派,向洋人開炮,1859年6月25日,清軍和英法艦隊激戰大沽口,13艘英法軍艦4沉6傷,英法聯軍狼狽而逃。

咸豐皇帝還扣押洋特使,並與洋人決戰,可是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大清又失敗了,結果是簽訂了《北京條約》,英法聯軍把圓明園洗劫一空,付之一炬,咸豐皇帝只好龜縮在熱河,並最終命喪於此,可謂屈辱無比。

同樣敢於宣戰的光緒皇帝,結果卻是換來了《馬關條約》,同樣敢於宣戰的慈禧太后,爲表決心,殺掉了反對宣戰的五位大臣,卻換來庚子賠款《辛丑條約》。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杏貞先前“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的豪言壯語,瞬間就變成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諂媚洋人。

可見,說晚清皇帝昏庸,並不是客觀的歷史事實,他們沒有一個人在智力上有問題,也沒有一個人不理朝政,沒有一個人玩物喪志,相反的是,這些皇帝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理想。

但是,他們爲什麼最終都失敗了呢?

3.晚清皇帝失敗的根本原因

金一南教授給出的原因是,在新生的資本主義體制面前,封建體制已經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首先,根據史料記載,晚清和明朝末年一樣,整個封建官僚體系的腐朽已經積重難返,比如,官吏常常會三天三夜的玩樂,翰林拜河督,要萬金,舉人被選中貢士進京面見京官,要千金,這和明末一樣是“文官愛財,武將怕死”了,這樣的封建國家焉能不亡呢?

清朝倍受欺凌是因爲皇帝的昏庸嗎?事實恰恰相反

說“大清無奸臣”,是因爲明末還有洪承疇、吳三桂這樣降清的,還有尚可喜等人投降賣命的,但是當時晚清,可沒有一個大臣投降洋人,爲洋人賣命的!

其次,晚清皇帝和慈禧太后都知道海軍的重要性,然而總理海軍的醇親王,怕自己的親生兒子光緒皇帝惹怒了慈禧,爲求自保他們父子,就挪用了海軍軍費,以此來討好慈禧。

李鴻章也是如此,醇親王和李鴻章一開始都是堅決反對修建頤和園的,然而醇親王有自己的打算,李鴻章也有,李鴻章也想獲得庇護,他也需要自保,因此他們一起挪用了海軍軍費。

可笑的是,作爲主戰派的帝師、戶部尚書翁同龢,也同樣在挪用海軍軍費,一開始他是痛斥和嘲諷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的,但他卻把海軍裝備購置費停支了兩年,翁同龢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爲在他和滿族權貴眼中,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個人資本,因此他們得想方設法削弱李鴻章,削弱漢族的封疆大吏。

所以,晚清的整個朝政和軍隊,因爲這個根本矛盾,就無法做到一致對外,大敵臨頭,兵臨城下了,他們還在內鬥。

不止晚清如此,任何一個封建王朝的末期,都有類似的共同點。

結果就是,晚清高官們鬥來鬥去,海軍吃虧了,海軍成了他們鬥爭的犧牲品,甲午中日戰爭,又失敗了。

清朝倍受欺凌是因爲皇帝的昏庸嗎?事實恰恰相反 第2張

綜上,晚清皇帝失敗的根本原因,第一是體制走到了盡頭,整個封建官僚體系已經腐朽不堪,第二是內鬥不休,互相傾軋,無法一致對外。

當然再去分析還有科技、裝備等等原因,但是金一南教授的觀點還是一針見血的。

金一南教授的《爲什麼是中國》,就是這樣一部,從近代史寫到現代國際大勢的優秀作品,他傾心研究30年,寫出了《苦難輝煌》,又用15年心血,寫出了《爲什麼是中國》。

這兩本都是講述近代史和分析現在國際大勢、縱論全球的好書,文史知識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如果讓孩子讀了,必定會提高他們的文史成績,衆所周知,近代史的幾大條約和很多大事件,是歷史必背必考的。

而文史不分家,提高歷史成績,語文作文上更是能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聖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自己願意並且快樂地去學習,永遠比死記硬背更重要,更有效果。

除了孩子和學生,大人也更應該看看,尤其是各行各業的工作者,處於迷茫的人們,都能從《苦難輝煌》、《爲什麼是中國》之中,感受到我們近代史曾經遭受過什麼屈辱,而這些屈辱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從而讓我們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時時刻刻都不要忘記歷史,並且又能從中看到,先輩們又是幾經周折、怎麼找到救亡圖存之路的?然後給予我們精神上的巨大鼓舞與激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