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史傳聞 > 奇聞異事 > 揭祕:清朝十二帝無一庸帝而明朝都是昏君嗎?

揭祕:清朝十二帝無一庸帝而明朝都是昏君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袁騰飛老師在早期講課的時候曾經說過:中國歷史上名君比較集中的朝代就是清朝,除了同治皇帝差點兒,都還可以。像明朝一個賽着一個混蛋。皇帝開國的都不錯,到二世沒準還能湊合點兒,守成還行,到三世這幫人,生於深宮之內,長於婦人之手,整天與閹豎爲伍,你想想他除了“下面沒有了”的笑話還能瞭解什麼東西。目前持此觀點的人很多,那就是:清朝皇帝沒有一個差皇帝,而明朝皇帝都是混蛋、昏君。這就引發了我們一個問題,皇帝很勤勞不是昏君真的好嗎?每個朝代都像清朝那樣勤勤懇懇中國就會進步?老百姓就會過好日子嗎?其實不然。清朝的皇帝爲什麼看上去沒有昏君?注意,是看上去,明朝並不是沒有昏君,只是清朝的教條式管理限制了他們的昏庸,而且清朝皇帝自乾隆以後,勤勉也沒能把國家治理好,當然這裏有時代背景和民族背景,我們不去多說。那麼,清朝爲什麼看上去沒有昏君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1、清朝的皇子教育制度非常嚴格。。每位皇子每天從早上五點開始到晚上睡覺都有一連串的學習。每年也只有兩天的假期而已。我說這個制度非常嚴格。是因爲即使是皇帝自己。也無法改變這個制度。爲任何王子開後門偷懶。

2、採用傳位密詔形式確立繼任皇帝。使皇子間的競爭一直到最後時刻。既減少了傳位既失誤,也使皇子登上王位時格外珍惜這個運用最高權力的機會。簡單來說。他們是競爭上崗的!!!

3、皇子在競爭王位過程中。都會任職在各部門處理政務。正所謂實踐中見真知。。其政才高下就很難造假了。而且,王子們在長期的政務實踐中,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治國的理念和願景。所以當他們登上王位的時候,他們都是帶着對自己功業的美好理想去工作的。

揭祕:清朝十二帝無一庸帝而明朝都是昏君嗎?

但是客觀條件是存在的,並不是清朝每個皇帝都是牛人,也有很多庸人,也有很多不適合當皇帝的,不過他爭上了,或者說剛好到他了,所以他會比較勤勉,看上去不是昏君。況且到了最後由於近親結婚,清朝的皇帝生兒子都 很難,怎麼能保證皇帝的智商呢?另外一點,昏君、明君是誰對皇帝的要求?昏君是古代對無道的君主的貶稱,一般而言,他們昏聵不明、荒淫無道,對國家和民衆犯下了許多罪行。 比如紂王、秦二世等等。也藉以批判昏昧誤國之王侯,如江南靖士《屈原》詩:“浩氣幹霄漢,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無計事昏君。"也就是清朝的皇帝確實勤勤懇懇,但是並不代表不是昏君對國家就不好,而且昏君,明君是在封建專制制度上進行評價的,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對國家進步有促進的是否可以叫明君呢?

從整體來看,其實明朝的皇帝好像都不那麼好,正如袁騰飛老師說的,廷杖大臣,設立廠衛,煉丹,不務正業,有很多皇帝多年不上朝,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晚明的時候依然打贏了萬里三大徵,科舉技術、工商業、海外貿易全面發展,我想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的日子不會太差吧。在崇禎時期,由於遇到了小冰河時期造成了饑荒,這個也是天災還有人禍造成的。崇禎皇帝是很多人比較推崇的,說他勤於朝政,是明朝皇帝中除了太祖朱元璋之外最勤奮的,結果呢?也是把國家搞的越來越糟,因爲你作爲一個皇子成長,不能和在政治鬥爭中成長起來的達成相比的。反觀清朝,確實沒有特務組織,也沒有廷杖大臣,但是讓家最推崇的三個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卻大興文字獄,對思想進行壓制,我想問的是,相對於肉體的疼痛,思想上的控制和扭曲是不是更加讓人痛苦,明朝的大臣捱了廷杖以後就出名了,敢於直諫的表現,但是清朝卻出現了萬馬齊喑的狀況。

揭祕:清朝十二帝無一庸帝而明朝都是昏君嗎? 第2張

好的皇帝必須開明,皇帝不能隨心所欲,要受到文官們的監督,這樣無疑對治國是有好處的。而相反的情況下,皇權一家獨大,大臣全變成奴才,皇帝金口玉言出口成憲,而臣子絲毫不敢反抗,最終表面上一團和氣,實際上國家就這樣慢慢的敗壞了。最後,明朝的制度是有利於國家的發展和進步的,只是遇到了天災人禍,才滅亡的,最後,我也不想多說,反正我是不推崇明君政治,把國家寄託給不知道是不是明君的身上,本身就是一種不合理。對於以上的明朝無明君,清朝無昏君我是不贊成的。當然我們不能以現在的要求苛責古人,但是既然是討論嘛,要把這個事情分析好,你們說對嗎?

宮廷野史
演義趣聞
奇聞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