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趙燕歷史上的鄗代之戰,最後結果是什麼?

揭祕趙燕歷史上的鄗代之戰,最後結果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鄗代之戰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秦趙長平之戰,趙國45萬大軍全軍覆沒,趙國一經此戰大傷元氣。說起後續的“趙燕之戰”,燕國國君在羣臣的上疏之下認爲:趙國曆經長平之戰、邯鄲大戰兩場戰役元氣大傷,早就應該不具備當初“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時的雄姿壯態了;此時此刻我軍碾壓過去,不給趙軍留任何喘息時機,必將在趙國元氣大傷的基礎上重創之。

其實燕君同部分燕臣更想的是能夠“滅亡趙國畢此一役”,但事實證明,燕國“欲乘人之危,而打家劫舍”的舉動最終還是於朝夕之間,付之一炬了。我們且看,燕國原本的“兼併戰爭”是如何被自己打成了“被兼併戰爭”!

鄗代之戰:燕國的“斷章取義”

公元251年,燕國發兵60萬進攻趙國。趙武成王得知燕軍來犯,在吸收了長平之戰戰敗的經驗之後,便果斷地派遣廉頗、樂乘領兵25萬迎擊燕軍。按照常理來說,趙國在此之前已經連續遭受到了強秦對他的屢屢來犯,而且“長平之戰45萬軍隊的全軍覆沒”已經足以令趙國大傷元氣。《孫子兵法·始計篇》雲:“亂而取之。”燕國很好地執行了這一“趁火打劫”的兵法,但在燕王喜下令發兵的那一刻,他也只是看到了“長平之戰對於趙國的打擊”,而未曾過分地借鑑“邯鄲大戰中趙國的絕地反擊”和其他因素。

對於趙國在此期間所歷經的三次重大戰役:

①公元前262年——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趙敗;

②公元前259年——257年:秦趙邯鄲大戰,秦敗;

③公元前251年——250年:燕趙鄗代之戰,燕敗;

揭祕趙燕歷史上的鄗代之戰,最後結果是什麼?

以上三場戰役均爲趙國作爲主要參戰方而進行的,與此同時,趙國在這三場戰爭之中都扮演着“被動反擊”的角色,但我們最能夠輕而易見的是:即便長平之戰中趙國大傷元氣、45萬精兵灰飛煙滅。但是,不論是抗擊秦國的邯鄲之戰,亦或是迎擊燕軍的鄗代之戰,趙國在沒有倒下的基礎上順利完成了連續兩次的絕地反擊。

鄗代之戰:燕棋錯一着,滿盤皆輸

公元前251年,燕君姬喜派遣使者慄腹前去趙國締結友好盟約,並且還特設了重金宴席款待趙武成王(燕王喜使慄腹約歡於趙,以五百金爲趙王酒)。燕國這一舉動從表面上來看是在同趙國交好,但實際上燕王喜是派慄腹前去實地打探趙國此時的具體國情,一探趙國在歷經同秦國進行的兩次戰役過後的國力虛實。待慄腹對趙國具體情況有所瞭解之後便轉而回燕向燕王做了陳述。當時“燕國對於是否趁機攻伐趙國”出現了兩種觀點:

①燕丞相慄腹:“趙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

②昌國君樂間:“趙四戰之國,其民習兵,不可。”

燕王喜最終問信於羣臣,而“羣臣皆以爲可”,於是乎,燕王喜便迅速展開了大動作。

乃發二千乘,慄腹將而攻鄗,卿秦攻代。

→慄腹率領40萬軍隊,進攻鄗邑;

→卿秦率領20萬軍隊,進攻代邑;

待下達指令之後,60萬燕國大軍整裝待發。在燕王喜和慄腹的心目當中:趙國曆經兩次大的戰役,想必已經再難抵擋住我燕國這60萬鐵騎,趁此時機,何不將趙國擊潰,而後將其兼併。因故在我看來,燕王喜和燕國那些支持出征趙國的臣民都沉浸在胸有成竹的狀態之中。但燕臣將渠的出現,卻似乎已經提前預示了鄗代之戰的結局。

將渠曰:“與人通關約交,以五百金飲人之王,使者報而攻之,不祥;師必無功。”

試想:60萬燕軍此時此刻已經整裝待發,更何況擴大疆域、增加領土一直以來都是燕國曆代國君所夢寐以求的事情。對於燕王喜而言,此時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除此以外,燕王喜還是自以爲此戰必勝!因此,對於將渠的極力勸阻,燕王喜根本沒有顧及,反倒還要親自出馬參與這場“燕國主動兼併趙國的戰爭”。將渠見狀,便不顧生死地上前拉扯燕王喜,但卻遭到了燕王喜無情的一腳。

王不聽,自將偏軍隨之。將渠引王之綬,王以足蹴之。

將渠泣曰:“臣非自爲,爲王也!”

當燕軍到達宋子城後,趙武成王在同羣臣仔細分析之後,很果斷地便任命廉頗和樂乘統率了趙國共25萬人,主帥由廉頗擔任,廉頗一人主導整場“趙國哀兵對抗燕國率軍”的鄗代之戰。

→廉頗率領20萬軍隊前往鄗邑,迎擊慄腹主力;

→樂乘率領5萬軍隊前往代邑,堅守陣地,抵抗卿秦;

鄗代之戰的結局很快便有了分曉,正所謂“哀兵必勝”,更何況燕軍面對的還是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及數次大戰中都未曾被擊潰的趙國軍隊。燕國在這次主動發起的戰爭中最終大敗而歸,60萬大軍敗在了25萬軍隊先不說,竟然被廉頗、樂乘領兵趁勢追擊到了燕國都城薊。最終迫於形勢,燕王喜不得不主動割城五座以示好,並且在強趙的要求下,燕王喜不得已派遣將渠出使趙國與之議和。

燕師至宋子,趙廉頗爲將,逆擊之,敗慄腹於鄗,敗卿秦於代。追五百餘裏,遂圍燕。燕人請和,趙人曰:“必令將渠處和。”燕王使將渠爲相而處和,趙師乃解去。

從秦趙“長平之戰”看待趙燕“鄗代之戰”

即便趙國在公元前260年已經兵敗秦國,且45萬大軍盡數被坑殺之,但如果仔細瞭解長平之戰的話,其實也許我們可以用“兩敗俱傷”這個字眼來形容,畢竟長平之戰中秦軍不是零傷亡,秦國本身在這場戰役中也是頗具傷亡的(趙武成王沒有任用趙括代替廉頗之前,秦軍即便有白起統率,但也是前期處於不利地位)。本來廉頗欲圖以“堅守不出、堅壁對抗”來對抗秦軍,但數月的堅守消耗,直接使得趙、秦兩方面臨了新的問題:

趙雖長期堅守,但糧草不足;

趙武成王中計,臨陣換將;

秦雖長期圍困,但收穫糧食的季節即將來 臨,再不趁機攻打,恐貽誤戰機;

白起臨陣設計,反間計令趙武成王將老將廉頗及時換掉;

果不其然,急於求成的趙武成王當真中計,臨陣任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了老將廉頗,在此之前,趙武成王言辭急拒了趙括母親和藺相如的勸阻。從趙括母親和趙相藺相如的極力勸阻不難看出:趙括的軍事資質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限的,其實從趙武成王的一意孤行來看,是同之後燕王喜不顧樂間和將渠的意見而冒然發動鄗代之戰有所類似的,這也終將註定長平之戰中趙國的敗勢。

揭祕趙燕歷史上的鄗代之戰,最後結果是什麼? 第2張

趙括代替廉頗後,“新官上任”的他第一時間改變作戰部署,開始了轉守爲攻的步伐。趙括取代了廉頗,白起也被秦王任命爲主將取代了王齕的位置。試問:即便趙括有一定軍事素質水平,但他能同白起相提並論嗎?很快,長平之戰落幕了,趙軍傷亡45萬;相應地,秦軍也損失了30萬,“慘勝”二字用來形容這場戰役,名副其實。

《通典》:長平之戰,血流漂滷

所以說,趙國雖然經此次戰役大敗於秦國,但“30萬秦軍”的傷亡足以證明出趙國軍隊的實力水平。我們姑且這樣認爲:趙括軍事實力不濟,但趙國軍隊的實力卻令天下人歎服。除此之外,翻閱有關史料,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之後的趙國,對外戰役之中,確實是敗少勝多的。

從長平之戰後“白範之爭”看待“鄗代之戰”

長平之戰,趙國敗退之後,對當時局勢瞭如指掌的白起很靈敏地捕捉到了“欲徹底亡趙,該乘勝追擊”的戰機。於是在軍隊稍作整頓之後,白起又分秦軍爲三路,真正想要實現“畢此功於一役”的軍事兼政治目標。

→王齕率部分軍隊進攻趙國皮牢;

→司馬梗率部分軍隊北上進攻太原;

→白起親率主力部隊進攻首都邯鄲;

此時剛剛轉入趙國的上黨轉瞬間又被秦軍收復,面對着白起“分而並進”的三路大軍,矛頭所指的趙國和韓國驚恐萬分。韓國實力自‘“三家分晉”之時起,便就十分軟弱;再加之趙國元氣大傷,恐兩國聯手也不是秦軍對手。在我看來,如果當真趙、韓聯手共同剋制秦軍的話,勝券的可能性未免微乎其微。贏了還好,不幸戰敗的話,兩國下一秒就接受亡國滅種的浩劫了。所以說,無論如何,趙、韓兩國都得使出渾身解數,躲避接下來的這次衝突。

於是趙韓聯手使計派遣蘇代前去秦國尋得范雎,先用重金賄賂范雎,而後與之言明“秦國兼併趙、韓兩國的不利因素”,其遊說賄賂范雎的目的就是:激化白起和范雎的矛盾,進而利用范雎說通秦王,逼迫白起退兵,最終達到緩解趙、韓兩國的傾覆危亡之際。

范雎是戰國一代名相不假,但范雎屬於“睚眥必報”的一類人,從蘇代利用范雎和白起之間的“將相矛盾”就不難看出:范雎的妒忌心理尤爲突出。因秦昭襄王接受了范雎的建議,故而白起不得不退兵。這一退兵的直接結果就是:接下來秦國在邯鄲大戰中的慘敗。

從“范雎的妒忌心理”引而導致“白起和范雎的結怨”可以看出,秦國內部的臣子羣體是有分裂現象存在的。從側面也不難看出,趙國這次成功設計緩解“秦兵壓境”的壓力,爲之後趙燕“鄗代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很大基礎。

黃道周:“秦將白起,戰功濟濟,拔城如山,殺人如水,至於長平,殘猶莫比,四十萬人,一夕坑盡,應侯受知,武安失意,及敗請之,堅臥不起,士卒先遷,杜郵受死,雖君寡恩,實天報理。”

從秦趙“邯鄲大戰”看待趙燕“鄗代之戰”

當時范雎上諫秦昭襄王勸退白起撤軍的附加條件是:韓國割讓垣雍、趙國割讓六城。但實際上等到秦軍退兵之後,趙武成王以“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的想法並未兌現諾言。於是秦昭襄王便以此爲由派遣王陵率軍20萬於公元前259年直逼邯鄲。

對於趙武成王而言,他深刻吸取了長平之戰的經驗,再次重新任命廉頗組織趙國國內殘剩的老弱羣體和未成年子弟組建成了一隻十萬人的“應急部隊”。面對這次的秦軍,趙軍整體實力上雖然不濟之前的軍事水平,但因爲受到了長平之戰失敗的恥辱和家國危亡的嚴峻形勢之影響,再加之老將廉頗的統率,這支趙軍的應戰能力發揮到了極致。秦軍損失過半也不曾撼動邯鄲城。次年,秦王再增派10萬軍隊,並以王齕代替王陵爲主將。

公元前257年,魏、楚聯軍在趙國的遊說之下決定派兵增援,此時趙軍已經嚴防死守了14個月。面對着援軍的接連抵達和相繼投入抗秦的戰鬥當中,趙軍也隨之出城迎戰。如此一來,秦軍遭受到了三方包圍的內外夾擊,損失過半,部分殘逃回國,部分降趙。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其九月,秦復發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趙邯鄲。是時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鄲,少利,秦益發兵佐陵。陵兵亡五校。

從這次繼長平之戰後的邯鄲大戰可以看出,趙國實力衰減是很明顯的,即便最終的結果是魏、楚兩國軍隊聯合幫助趙國擊退秦軍,但在邯鄲大戰中堅守了14個月的趙軍的實力我想還是有目共睹的。損失了45萬軍隊的趙國在面對強秦之時依然能夠“舉國上下之全力”來抗擊秦軍,抗擊的過程中,趙軍實力不減當年,對秦軍更是造成了重創!

結語:

長平之戰,趙國兵敗是真,45萬軍隊全軍覆沒是事實不假。目之所及,燕王喜只是在一心想要兼併趙國的自大心理上看到了趙國戰後國內凋敝不堪的慘象,卻從未真正審視過“長平之戰中秦國的慘勝”、“邯鄲大戰中趙國老弱婦孺的堅守”、老將廉頗的存在以及樂間、將渠等忠臣“爲家國之死諫”的舉動。如此這般斷章取義,而不立足綜合形勢來看待問題,燕國怎可能真正成功實現對趙國的“亂而取之”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