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一代英雄戚繼光的晚年爲何那麼悽慘?

揭祕:一代英雄戚繼光的晚年爲何那麼悽慘?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2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戚繼光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美人遲暮,英雄暮年”都是讓人極爲感傷的事情。戚繼光的晚年不只感傷,還悽慘。政治上沒了前途,家庭中沒了妻子,重病纏身,孤獨而亡。

爲什麼他會有這樣的結局?

只能說戚繼光的一生成也張居正,敗也張居正。

揭祕:一代英雄戚繼光的晚年爲何那麼悽慘?

若論中國古代名將,戚繼光絕對名列其中。他根據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戰經驗,撰寫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在古代軍事學上具有重要地位。

而他在金華、義烏等地組建的戚家軍更是名揚四海,獨創的鴛鴦陣法,在抗擊倭寇時百戰百勝,曾創下殲滅倭寇千人己方卻無一人傷亡的驚人戰績。

那時的戚繼光,轉戰於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各地,令倭寇聞風喪膽!自元代到明朝200多年的東南沿海倭患,正是在戚繼光手裏,纔得到了最後的終結。

而戚繼光,也因此成爲了讓後世敬仰的抗倭英雄。

平定東南倭患後,戚繼光轉而被調往北方長城的薊門,防禦蒙古的侵襲。針對北方遊牧擅長騎兵作戰、快速機動的特點,他建立了“車營”牽制騎兵。

所謂“車營”,是指由4名士兵推一輛戰車,車裏放着拒馬欄和火器,對陣時以戰車結成方陣阻擋敵方步騎,先用火器遠攻,再派步兵用拒馬欄列於陣前,在戰車方陣的掩護下以長槍刺殺敵人,最後是騎兵上前衝殺收割人頭。

這是一個典型的防禦型陣法,雖然不合適靈活度很高的長途奔襲,但卻能以有限的兵力,形成了一個“移動的堡壘”。

蒙古騎兵之所以難對付,說到根上是他們的行動飄忽不定,時常聚合在一處攻擊明軍薄弱的環節。明朝雖然十分重視長城防禦工事的修建,但這麼一條長達萬里的長城,時不時要根據蒙古人的攻擊點來調整兵力集結地,顯得十分被動和疲於奔命。

而戚繼光專門針對蒙古騎兵飄忽不定的劫掠活動,就是利用“火器遠射、步兵防守、騎兵反擊”等全方位的戰鬥模式,用武器優勢彌補了長城防線兵力的分散。

這樣一來,即便明軍來不及集結,也能憑藉“車營”拖住蒙古騎兵,爲援軍的到來爭取寶貴的時間,甚至僅憑一己之力,讓蒙古人突破不了邊塞外圍的防線。

可以說明朝的“南倭北虜”兩大患,戚繼光都打過,還打出了很好的成績和名聲,足見他作戰藝術的高超。

揭祕:一代英雄戚繼光的晚年爲何那麼悽慘? 第2張

通過以上描述,大家是否覺得戚繼光就是那種典型的古代武將,一心撲在軍事上,對政治卻不大精通?

如果真這樣想的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戚繼光一點也不“典型”,他根本不是大家想象中武將的那種死板形象。上了戰場他驍勇無比,下了戰場他十分圓滑,深詣爲官之道,早早地就抱上了張居正的大腿。

那時候還是嘉靖年間,張居正別說當大明首輔,都還沒入閣呢。戚繼光這麼早就和他拉上了關係,說明他看人的政治眼光也是賊準。

隨着張居正步步高昇飛黃騰達,戚繼光的仕途也走得很穩。

要是沒有張居正的支持,他也許逃不過朝中的黨派鬥爭,無論南下抗倭還是北上守邊,都沒那麼順暢。

但是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翻臉不認人,清算起了張氏家族。政敵們看出風向,開始攻擊他的門人子弟。

而戚繼光就被看作了張居正的黨羽,被大臣們一再彈劾,先從北方調往廣東,後遭到罷免,只得黯然回鄉。他的弟弟戚繼美也受牽連被罷免,沒多久就病死了。

這就是明朝黨爭的可怕之處了,對人不對事,哪怕事情是正確的,只要是對頭做出來的,那也要堅決否定。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戚繼光的原配正妻王氏,拋棄他跑回孃家,並捲走了所有財產。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戚繼光和王氏剛結婚時,兩人感情很深。戚繼光對夫人是又敬又愛,甚至傳出了“請夫人閱兵”這種懼內的笑話。

但王氏所生的幾個孩子都夭折了,戚繼光就瞞着她納了3個小妾,生下5個孩子。

王氏性情激烈,知道後差點提刀殺了戚繼光,可在他的一再哭求下才鬆了口,把次子戚安國記在她名下,由她精心教養,養着養着就有了母子之情。

可是不料,戚安國沒多久也夭折了!

親生孩子和抱來的庶子都沒養活,王氏深受打擊,精神上倍受折磨,似乎有了失常的跡象,再也不想留在戚家這個傷心地,於是就收拾包袱回孃家了。或許是出於對戚繼光的埋怨,王氏走時還捲走了大部分財產。

淒涼無比戚繼光,就這樣過了三年,60歲時病死。

總的說來,戚繼光晚年的淒涼,是因爲他和張居正的關係過於緊密。明朝黨爭,從來沒有常勝將軍,戚繼光享受了張居正帶來的好處,也難免要承受他帶來的牽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