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諸葛亮爲何不採納魏延的“奇襲子午谷”?真正原因是什麼?

諸葛亮爲何不採納魏延的“奇襲子午谷”?真正原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歷史長河中,諸葛亮這個人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麼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諸葛亮之所以先南征而後北伐,是想在蕩平後院之患,把擾亂邊庭的南方少數民族平定下來,再騰出手來進行戰略反攻,出祁山,過秦嶺,兵臨渭水,直逼長安。想步曹操官渡之戰、周瑜赤壁之戰的後塵,通過一次大規模的戰爭,扭轉形勢,實現其政治抱負而名垂青史。他這時最需要的,莫過於使他進攻奏效的計謀了。

《三國演義》是一部講計謀的書,至今被政治家、軍事家,乃至於所有動心眼的人,視作一部簡明教科書。這部書中,有許多成功的計謀,也有許多失敗的計謀。還有一些未待實現,便胎死腹中的計謀,最有名的就是魏延出子午谷奇襲關中的飛兵之計。

諸葛亮爲何不採納魏延的“奇襲子午谷”?真正原因是什麼?

可惜,這個計謀不是孔明自己想出來的,也不是他得意門生馬謖向他建議的,而是他所不喜歡的魏延向他進言的,我想他當時聽了,一定怦然心動。但是,正因爲是感情上的拒絕,這個飛兵之計,被諸葛亮槍斃,胎死腹中。否則,魏延率兵挺進長安,三國的歷史不知該怎麼改寫呢。

當時,魏主曹睿臨位不久,司馬懿被閒置,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的夏侯máo掌握兵權,是個絕好的趁虛而入的進攻機會

所以,魏延向主帥諸葛亮建議:“聞夏侯楙,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棄城逃走。長安中唯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及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餘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得矣!”

出其不意,擊其不備,這本是軍事家最經常採用的戰術,但諸葛亮以穩妥爲由拒絕了。

諸葛亮爲何不採納魏延的“奇襲子午谷”?真正原因是什麼? 第2張

諸葛亮一生用兵謹慎,這是事實,但他絕不是不敢行險。其實,空城計比起子午谷出兵急襲長安,要險得多多。後來,司馬懿對張郃說:“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徑取長安,早得多時矣!”所以,司馬懿要是蜀方主帥的話,一定會採用魏延的主意,可見諸葛亮之不肯採納飛兵之計,確實是一次嚴重失誤了。

諸葛亮始終把魏延看作敵人,至少也是異己分子,不信任,不重用。一個老百姓,存偏見,頂多自己吃虧。但一個領導,以成見看人,形而上,唯心論,不但害己,還要害人的。

魏延之亂,始於諸葛,這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對魏延這樣一個有軍事頭腦,有實戰經驗,有膽有謀的強將,對這個不以他的尊嚴爲念,具有挑戰意味的部屬,諸葛亮的感情雖然表現得特別地隱晦曲折,不那麼容易察覺,但內心世界卻還是有蹤跡可尋的。以一支弱勢的軍隊,要去和強大的對手打正面戰爭,卻以不可冒險爲名,放棄這樣一次戰機,除了感情的拒絕外,找不到別的什麼理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