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記錄 > 古代戰役 > 羅貫中爲什麼要給諸葛亮虛構“草船借箭”?從“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敗因素!

羅貫中爲什麼要給諸葛亮虛構“草船借箭”?從“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敗因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羅貫中爲什麼要給諸葛亮虛構“草船借箭”?從“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敗因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非常神奇的一幕:諸葛亮見江上大霧瀰漫,就用載滿稻草和青布幔的草船,去“調戲”曹軍,騙曹操放箭。曹軍不知有詐,結果,讓諸葛亮輕而易舉從曹兵那裏“騙”了將近10萬隻箭來。諸葛亮謀略的高明可見一斑

說點個人意見吧。在古代,史家的官位並不算高,更沒有什麼實權,但是,史家也有“可怕”的一面——煩你誰了,朝死裏貶你;鐘意誰了,朝死裏誇你!羅貫中顯然就屬於這種“可怕”的史家。《三國演義》就是他以《三國志》爲基礎,加以編改而成,在這個過程中他捨去了很多真實的史料,也在個人情緒的基礎上有所增加:

他不喜歡周瑜,所以,周都督除了相貌符實之外,就成了心胸狹窄、智商平庸之輩。要知道,在東吳“內事問張昭、外事問周瑜”,孫權一個人可能看走眼,可難道整個東吳的謀士們也都瞎了嗎?那羅貫中喜歡誰呢?諸葛亮唄,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已經不是“神機妙算”了,那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當時是沒有長生藥,否則,他和如來是一個級別!所有和三國有關的情節,真的、假的、實的、虛的都被拿來拱托諸葛亮了!也真難爲老羅了

羅貫中爲什麼要給諸葛亮虛構“草船借箭”?從“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敗因素!

可是,有意將諸葛亮樹立成正面人物的羅貫中,爲何要故意虛構出一段“草船借箭”來?而且還要通過“草船借箭”這個環節,揭出諸葛亮的“短”呢?西安了解一下“借箭”吧

“草船借箭”的由來

不發牢騷, 繼續說“草船借箭”。正史中“草船借箭”有兩個原型:一個是“令船受箭”,一個是“草束借箭”!羅貫中將這兩個典故加以整合,安在了諸葛亮身上

“令船受箭”

“令船受箭”的故事來自《三國志·吳主傳》的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也就是赤壁之戰後的第五年,曹操與孫權在濡須口對壘,兩軍相持日久,孫權藉着水面有薄霧,乘輕舟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軍的部署。孫權的輕舟行進數裏,並且鼓樂齊鳴。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戰,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這是在罵劉表,劉表,字景升)。隨後下令,弓弩齊發,射擊吳船。孫權的輕舟一側中箭太多,船身發生傾斜,有翻沉的危險。孫權下令調轉船頭,使另一側再受箭,這樣一來船體就保持了平衡,孫權安然返航。這是孫權一種臨戰機智的表現。

孫權其人,有其父兄之風,在戰場上也十分驍勇,經常身先士卒殺入敵陣,這次危險也是孫權自己找的。他是出風頭了,可作爲其貼身護軍大將的周泰就倒黴了。屢次救他脫險,渾身是傷,基本上沒有好地方了。

羅貫中爲什麼要給諸葛亮虛構“草船借箭”?從“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敗因素! 第2張

“草束借箭”

“草束借箭”的故事,原型是唐朝的“安史之亂”時,安史叛軍長期圍困唐軍重要據點睢陽。久戰之下,城中缺箭,守軍想出一個辦法,在月色昏沉的夜間從城牆上向下墜很多草人,叛軍以爲是守軍派出突圍的部隊,於是亂箭齊發,箭射在草人身上就被帶回城中。守軍用這個辦法跟叛軍借了不少箭。羅貫中是懂得軍事的人,這個戰例他一定也是曉得的。

在歷史上,根本沒有諸葛亮“草船借箭”的事情。因爲當時刮北風,在江北的曹軍不怕火攻,諸葛亮的草船卻怕火攻,而且船還是連在一起的,這邊岸上如果有一隻火箭射去,諸葛亮和魯肅就有變成“現代烤串”的危險。再說,諸葛亮是祕密行動,如果草船失火逃回南岸,指不定連周瑜的水寨都給燒了,那曹操估計能樂瘋,“火燒赤壁”就成了他的功績。所以,《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這種行爲十分冒險,那相當於玩命,而且不僅僅是玩自己的命。

羅貫中爲什麼要給諸葛亮虛構“草船借箭”?從“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敗因素! 第3張

憑空虛構的緣由

回到《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爲什麼要讓諸葛亮冒着被燒死的危險去玩“草船借箭”呢?

羅貫中煞費苦心地編織了赤壁之戰中的很多細節,正是要從這些地方爲讀者揭示出,曹操爲什麼不能統一天下、而劉備爲什麼能夠實現割據一方的基業、諸葛亮後來又爲什麼不能北伐成功、以及孫權爲什麼沒能實現打通上游的“長江戰略”。羅貫中是把自己對這些歷史人物因爲性格而影響到事業的內因,鋪陳在我們面前。

“草船借箭”這一段,個人覺得有三個意思,除了要表現周瑜的意氣用事、襯托諸葛亮的深謀遠略外,還要刻畫曹丞相盲目自大的瞎指揮

一:周瑜的意氣用事

周瑜,《三國演義》中的悲情人物,心胸被刻畫的十份狹窄(沒辦法,誰讓遇到的作者不喜歡他呢)。不僅這次想通過“軍令狀”除掉諸葛亮,前後還有多次想幹掉他,之所以未遂,其實不爲別的,只因爲諸葛亮太聰明瞭,每次都能識破周瑜的心思。讓這樣的人存活,那就是“養虎爲患”,將來成爲對手的話,勢必會成爲自己的“剋星”,所以,周瑜一定要先下手爲強。後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果然成了他的大患,直到把周瑜給氣死。周瑜少年得志,一直被孫吳陣營立捧,從來都是“頭號種子選手”,30多歲了還被稱爲“周郎”。長期處於這種環境,讓周瑜形成了一種“性格懸滯”,心理年齡保持在25歲左右,而且還是情商很低的那種。

羅貫中爲什麼要給諸葛亮虛構“草船借箭”?從“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敗因素! 第4張

這時候,天上掉下了個人,可惜不是林妹妹,而是諸葛亮。

在周瑜眼中,諸葛亮比他帥、比他年輕、比他聰明,他在心理上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程普有才嗎?那是肯定的,可他比周瑜老、比周瑜醜、比周瑜笨,所以,縱是一時無禮,周瑜也能包容他。因爲程普跟周瑜相比,根本沒有任何優越感。其實,周瑜帶兵叱吒風雲的時候,諸葛亮還在家裏研究“三個好玩的木頭人”呢,只是周瑜的心態發生扭曲,已經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看待諸葛亮了

但是,諸葛亮偏偏要刺激周瑜。

《三國演義》中初出茅廬的諸葛亮,到江東後舌戰羣儒,激怒孫權,刺激周瑜,說白了,就是要出風頭、表現自己的過人之處,甚至不惜耍小聰明來實現這個目的,結果風頭是出了,除了唬住了“老實人”魯肅之外,卻把東吳上下全都給得罪了,給後來孫、劉翻臉埋下隱患。

二:曹操的盲目自大

在“草船借箭”的策劃和實施過程中,諸葛亮利用了很多僥倖因素,其中最大的僥倖因素並不是曹兵有沒有射火箭,而是曹操一時衝動、越級瞎指揮:“操此時因見水軍未整,自到江邊提調”。其實曹操對水上實戰是徹底的外行,所以,他嫌水軍的4000弓弩手不夠,又讓張遼、徐晃調了6000旱寨內的弓弩手前來幫忙。

羅貫中爲什麼要給諸葛亮虛構“草船借箭”?從“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敗因素! 第5張

即便如此,羅本《三國》中,這一段也多次強調:諸葛亮這次冒險一共得箭9萬餘支,並不夠應有之數。而毛本爲了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先刪去了曹操越級指揮那一段,又每船給多算1000支箭,這樣總數輕鬆超過了10萬支,可以向周瑜交差了

如果曹操放手讓手下中將隨機應變,諸葛亮、魯肅很可能已經輕鬆被擒,魯肅在船中“驚恐萬狀”,就是想到這種可能。然而,曹操在輕鬆拿下荊州後,被大好形勢衝昏頭腦,放任自己獨斷專行的性格缺陷,這是他最終鎩羽而歸的主要原因,曹操自己打敗了自己。

三:得意忘形的諸葛亮

諸葛亮戲劇性地獲取了9萬餘隻箭,令魯肅、周瑜“慨然而嘆”,甚至“拜服”。在多重刺激下,周瑜也忽略了軍令狀上10萬字的數目了,魯肅稀裏糊塗經歷了一場九死一生的險境,產生了“斯德哥爾摩式”的心理崇拜,歎服諸葛亮是“神人”。周瑜也說:“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及也”。諸葛亮得意之餘,開始“孔夫子”式的上課:

凡爲將者,不識天文,不識地理,不知軍情,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乃庸才也!

羅貫中爲什麼要給諸葛亮虛構“草船借箭”?從“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敗因素! 第6張

他這是在埋汰周瑜,魯肅是庸才呢!反過來,又說自己的神機妙算是“雕蟲小技、何足掛齒”。語氣逐漸瘋狂起來,至於那句“我命繫於天”,更是得意忘形到了極點,簡直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羅貫中是比較喜歡諸葛亮這個人物的,那爲什麼又寫出這個情節呢?這是羅貫中的刻意安排,爲的就是讓諸葛亮的性格缺陷充分暴露出來。諸葛亮的謹慎,不過是假謹慎之外衣、行冒進之事而已。

尾話

羅本《三國》中並不認可諸葛亮引以爲傲的小“術”。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相當保守、從不行險,甚至“奇謀爲短”。這從後來北伐時,摒棄魏延“奇襲長安”而選擇硬碰硬地平行推進就可以看出。羅貫中是以“戲說”的形式來講解做大事成敗的各種關鍵因素,而絕不是《臨江仙》裏的“是非成敗轉頭空”。

羅貫中爲什麼要給諸葛亮虛構“草船借箭”?從“草船借箭”看大事的成敗因素! 第7張

羅貫中爲什麼插入“草船借箭”這個片段,我想,這和他《三國演義》要表達的主題是一致的,他想說明的就是帝王成敗的原因所在。魏、蜀、吳三國首腦,哪一個不是亂世梟雄?可最終呢?還不是各自走向了滅亡?

羅貫中是比較傾向於諸葛亮的,然而,他也知道“人無完人”,所以,索性通過“草船借箭”將所有主要人物集中起來。這個片段既是舞臺,供人物傾情演繹;同時,也是放大鏡,把每個人人性中的缺陷也表露出來;也許,“火燒連營”壯闊場景的背後,也爲後期各國的沉淪埋下伏筆

最後補充一點,那首曲調《臨江仙》是明朝人楊慎所作,是清代的毛氏父子給安在《演義》開頭的,後來經過深加工,成爲《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它是不能代表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本意的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