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歷史上的八王之亂和七國之亂都失敗了,靖難之役爲何能成功?

歷史上的八王之亂和七國之亂都失敗了,靖難之役爲何能成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朱棣的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國古代,也確實發生了很多爲皇權發生的戰爭,西晉有八王之亂,漢朝有七國之亂,大多數的皇室之戰其實都是以正統繼承人的勝利爲最終結果的,除非那個擬定的繼承人實在是太弱太沒用。

而今天小編要與大家討論的是朱棣“靖難”最終卻贏得了皇權,爲什麼西晉八王和漢朝七國不能成功?

好像對皇權沒有野心的皇子幾乎是沒有的,就算不是皇帝的直系親屬,但凡是沾了點血緣關係的皇親國戚,都巴不得能夠染指皇權,如果有機會可以造反,那麼就算是冒着斷頭的風險,很多人都願意去嘗試。

而很多皇位之所以受到很多人覬覦,和上一代皇帝沒有處理好皇位繼承人和皇位候選人之間的輕重關係有關。有些人,你給了他足夠的力量,卻不讓他坐上坐尊貴的那把椅子,而最是平庸的人卻被安上了那把危險的龍椅,如此一來,造反生亂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不管是八王之亂、七國之亂還是靖難之役都是如此。

歷史上的八王之亂和七國之亂都失敗了,靖難之役爲何能成功?

首先說一下西晉的八王之亂。八王之亂到最後是誰也沒落着好,全部都沒能夠成功,而噹噹家作主的繼承人也沒有落着好,算得上是兩敗俱傷。

十六年的時間,從八王一開始叛亂,到八王叛亂結束,華夏一派散亂,漢人被大量地趕到南方,國已經不過,這一場亂,已經不僅僅是奪位這麼簡單,可能八王之亂的叛亂髮起者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吧!

八王之亂一開始其實是半正義的,當時晉惠帝軟弱癡傻,被又黑又醜還心狠手辣的賈南風隨意揉捏,外戚專權,整個朝堂一片烏煙瘴氣。司馬家爲首的這些藩王覺得,這個國家該清洗一遍了,於是發動了叛亂。

值得一說的是,西晉甫一建國,其實就留下了很多的隱患。當時,爲了和世家大族有抗衡之力,西晉的皇帝就想了用置很多藩王的方式來平衡各方勢力,畢竟,皇帝玩的,就是“制衡”二字。

也不怪西晉列祖列宗,他們哪能夠想到後面的晉武帝會安排個那麼遜的繼承人,而且給繼承人去的皇后還那麼心狠手辣?東海王司馬越雖然在307年把朝政大權握在了手中,可是這麼多藩王,都想要分到最大的一塊蛋糕,自己打得火熱,外面又有少數民族入侵,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國已不國,真正的贏家又有誰呢?

接下來說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是以吳王劉濞爲首的藩屬國打着“清君側”的名號,進行的一場聲勢浩大的叛亂之戰。

其實,七國之亂失敗有四個原因。

一是吳王劉濞確實名不正,漢朝經歷的皇帝還不多,還沒過幾代,景帝是直系後代,皇室正統,而吳王劉濞隔的有點遠。

二是劉濞竟然先打了樑王劉武,這個樑王劉武和景帝的關係非常好,他打劉武簡直就是自討苦吃,專撿硬骨頭啃。

三是吳王劉濞不善作戰,也沒有可與周亞夫相比的大將,周亞夫作戰經驗豐富,吳王劉濞怎麼可能成功?

四是吳王劉濞的叛亂是非常倉促,準備不充分的,當時這位藩王的兒子被景帝給砸死了,他一直恨着景帝。人一有情緒,就容易不冷靜,不冷靜就容易犯錯。

歷史上的八王之亂和七國之亂都失敗了,靖難之役爲何能成功? 第2張

那麼,朱棣的靖難之役又爲什麼能夠成功呢?這裏小編也總結了三點原因。一是朱棣血緣關係近,是朱元璋直系。這個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如果沒有太子標,朱棣本身也很可能能夠繼承皇位,而朱允炆繼承爺爺的皇位其實是有點於理不和的。按照我們的慣例,都是太子死了,就從太子的兄弟中選一個出來立爲順位繼承人。所以,朱棣繼承朱元璋的位子是合情合理的,朱元璋遺詔要朱允炆繼位本身也是出於偏愛。

二是朱棣能征善戰。朱棣曾經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對於朱棣來說,要打敗建文帝其實挺容易的,因爲建文帝朱允炆根本就沒有任何實戰經驗,這從他把李景隆換成盛庸這個愚蠢的決定就可以看出來。

三是朱棣以朱元璋之子的身份繼位,一切都停留在叔叔與侄子的皇權爭鬥上,戰爭規模並不算大,波及範圍也不廣,整個過程也是非常順利。

要知道,朱棣和朱允炆之爭,朱元璋在死之前其實已經預料到了。朱元璋深知,自己這個兒子有勇有謀,有野心也有手段,他還曾經試探過他。而朱元璋留下來的江山本身也非常穩固,就這麼兩股勢力相爭,這個國家的總體情況還不至於有太大波動。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感嘆,有多大的胃,就吃多少飯,千萬不要吃不了撐着。八王之亂、七國之亂和朱棣的靖難之役雖然都是皇權爭奪之戰,起戰原因也都是藩王強大後野心膨脹,但是八王是亂而無序,七國之亂是領導者名不正又無將才。

看來,要奪位成功,出生正統、善於謀略很重要,而所出之師是仁義之師也很重要,再者,如果可以兼顧各方勢力,瞭解全局,那麼,像朱棣活過“靖難”也沒什麼不現實的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