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東晉南宋有何迥異之處?同爲偏安爲何一方稱臣一方自立?

東晉南宋有何迥異之處?同爲偏安爲何一方稱臣一方自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晉南宋有何迥異之處?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正如題主所說,東晉和南宋,兩朝同樣偏安,同樣面對北方強敵,但是卻一朝稱臣,另一朝沒有稱臣,按道理來說不應該呀?其實筆者想說的是東晉不稱臣纔是正常的,稱臣纔是不正常。之所以說得這麼斬釘截鐵,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比一下。

首先是當時北方統一和分裂的區別(也可以說後趙和金國的實力對比)

前311年,西晉歷八王之亂,國力迅速衰落,使得外族窺伺中原,彼時後趙打西晉國都,漢族精英階層集體南遷,史稱永嘉南渡。之後司馬睿在南方建立東晉,在名士王導的輔佐下迅速穩定了局勢。但是在當時北方,儘管劉淵建立的後趙很強,但還有很多分裂國家,分別是: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史稱還是五胡十六國。四分五裂,南方再差好歹是統一,以半統一政權向分裂政權稱臣,題主確定沒有搞錯?

而南宋面對的是統一北方,極盛時期的金國,鐵浮屠,柺子馬不懼?稱臣不奇怪吧?

東晉南宋有何迥異之處?同爲偏安爲何一方稱臣一方自立?

再加上偏安之後的戰爭數量不稱臣也很正常。

東晉與後趙、南宋與金國的戰爭數量對比

我們知道金國打下北宋國都開封后,希望統一中國,以至於亡南宋之心不死,傳聞宋高宗更是在逃亡路上嚇得不孕不育,確實他本人到了南方再也沒有生過孩子,最後皇位都不得不傳位給宗室趙眘,儘管當時中興四將也大多進行過北伐,但除了岳飛都收效甚微。岳飛又深得高宗猜忌,爲了求和,稱臣不奇怪吧?

反觀東晉,後趙滅亡西晉後,北方處於分裂自己都自顧不暇,更遑論發動南侵戰爭?沒有發動戰役就稱臣這麼慫?確實不符合常理。

東晉南宋有何迥異之處?同爲偏安爲何一方稱臣一方自立? 第2張

同樣君主對於將領的信任程度也不一樣。

君主對將領的信任差異

因爲南宋渡江之後,很多軍閥趁亂而起、當時的大將苗傅和劉正彥趁機發動兵變,軟禁了高宗,要求他禪讓給太子(太子是渡江之前所生),意圖把控朝政。雖然之後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張俊平定了這場動亂,但也使得宋高宗心裏有了陰影。因此當知道岳飛主張迎回二聖的時候,儘管其連連戰勝,但也使得他威望和權力大大加強,這一點也就迫使高宗爲剷除這個威脅,不得不將其殺害於風波亭。從此南宋再無極力北伐的大將,宋金議和,宋向金國稱臣。

而說到西晉末到東晉初那一段歷史,兩個人不得不提,就是聞雞起舞的主人公-祖狄和劉琨。儘管劉琨在東晉還沒有建立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但祖狄北伐收復了大片失地,有如此良將,後趙能奈何東晉?雖然之後祖狄也是心懷家國,導致憂怨而死,但總體來說還是可行,不是被殺。更何況東晉除了士族支持之外,當時的權臣王敦雖然有反心,但外敵面前,因爲王導的關係,也會大概率同仇敵愾。

東晉南宋有何迥異之處?同爲偏安爲何一方稱臣一方自立? 第3張

最後迴歸問題本身,就是當時的人心觀念!

人心觀念的差異

當五胡佔據中原的時候,很多西晉遺民,冒死都要南渡,也因此造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南方也正是在那時期開始蓬勃發展,以至於到兩宋時期,南方經濟徹底超越北方。之所以當時百姓會有如此反應,是因爲我華夏中原在西晉之前,從來沒有被異族統治過,何況稱臣?自周秦兩漢,華夏人民骨子裏的優越就不允許,也有點認爲亡國滅種的意思,儘管彼時沒有這個概念,意思大致一樣。

而南宋,正如後來明朝發生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很多大臣提議南遷,就是因爲有東晉和南宋的例子,仿舊例。南宋也是如此,正因爲有東晉的前車之鑑,實力不如人,就稱臣而已,又不會亡國滅種。

所以人心差異,也造成了南宋稱臣,東晉不會稱臣!

東晉南宋有何迥異之處?同爲偏安爲何一方稱臣一方自立? 第4張

所以綜合以上幾點,都證明東晉絕不會像南宋一樣,向北方的政權稱臣,箇中關於實力差異,統治者素質、觀念人心。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