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和親的目的:有的和親爲和平有的卻爲了打仗

古代和親的目的:有的和親爲和平有的卻爲了打仗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遼、宋、西夏三足鼎立時期,遼無論在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比西夏明顯處於優勢地位。遼夏之間的第一次和親是西夏主李繼遷主動提出,甚至卑躬屈節的才娶到了西遼國的“公主”(封的宗師女),當時遼也是由於來自宋朝的軍事壓力,蕭太后纔對西夏許婚的。後來,遼對宋的軍事上屢屢獲勝,國勢大振。特別是和宋朝簽訂了《澶淵之盟》後,每年可以從宋朝獲得銀絹二十萬,而且在邊境還開闢了五個闕場,邊境貿易紅紅火火,和宋的關係也越走越近。這樣,西夏處於一種孤立狀態,對待西夏,遼朝君臣始終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心態。在對待與西夏的和親問題上遼朝君臣更是保持“常尊”的氣勢。如遼在冊封西夏主李德明爲西平王時,就特別告誡他“善事公主”,德明則向遼保證:“恪遵諭詔,未敢有違也。”(好像李德明時期也有過和親?)

1031年12月,“契丹以興平公主歸元昊。”就是說,遼的一個公主出嫁給了西夏皇帝李元昊了,而且這是一個真正的公主,是遼聖宗的女兒,遼興宗的姐姐。公主出嫁時,遼興宗“遣兵衛公主至興州”,並且長期護衛公主。李元昊是個性情複雜,感情生活也多面化的人,可以說是女人成就了他的事業,對於這種因爲政治需要的聯姻帶來的媳婦是提不起感情來的。這位多情的高原英雄,渴望真正的愛情,但殘酷的政治鬥爭與軍事戰爭又使他不得不將婚姻當作工作。這就決定了他的愛情的悲劇,也決定了他的女人的一生的悲劇。政治本與女人無涉。但是,沒有女人,政治也就失去了魅力。李元昊一生所娶的女人中,除了耶律氏(興平公主)是遼興宗的姐姐,其他都出身党項大族。

古代和親的目的:有的和親爲和平有的卻爲了打仗

李元昊的第一位妻子是衛慕氏,是他母親的侄女,他的表姐。耶律氏興平公主,嫁給李元昊是爲了遼、夏“和親”。李元昊娶了興平公主後,被遼國封爲夏國公、駙馬都尉。李元昊的第一任皇后是野利氏。野利是西夏大族,野利妃是李元昊的重臣野利遇乞的妹妹。當年,李繼遷起兵抗宋的時候,就得到了党項野利家族的大力支持,並與之聯姻。李元昊其他的女人如索氏、都羅氏、咩迷氏、沒藏氏,都出身党項大族。這些女人使李元昊在各個方面變的強大起來。耶律氏興平公主婚後,一直受到李元昊冷落,興平公主鬱郁成疾,在公主病重期間,他仍舊摟着別的美女狂歡,對公主不聞不問。直到公主病死了,李元昊才向遼國“彙報”此事。遼興宗聞訊大怒,當時就派人持詔“切責”元昊。元昊由於正忙乎攻宋。只能獻貢獻寶討好遼興宗。

生老病死本是人間的自然規律,而遼興宗爲何如此大動干戈呢?原來遼興宗聽說了他的這位妹夫的許多傳聞,說李元昊是西夏的英雄,也是高原上恣意發情的駿馬。他擁有西夏的一切,包括女人。無邊的權力使他全然不顧道德、倫理以及種種的約束。亂倫,對於他來說,也許更刺激,更能滿足他的情慾,更能體現他的權威就是女人。他先是搶妻嫂,後是奪兒媳。皇太子寧令哥的新娘是沒移皆山的女兒沒移氏,美豔絕倫。李元昊動心不已,將兒媳搶了過去,盡情享受天都山離宮的愜意,並廢掉了野利皇后,冊封新寵沒移氏爲西夏國新皇后。面對這樣的丈夫,妹妹興平公主的日子也一定不會好過,乃至不明不白的死去,所以,遼興宗無論如何也咽不下這口氣。這次和親伊始,就爲遼朝君臣罩上了一層陰影。由於西夏的日益強大,對遼逐漸採取了不恭的態度。興平公主出嫁時,“元昊以數萬騎託言親迎,留屯府州境。知州折惟忠率麾下備禦,戒士卒勿妄動。一夕風霾,有數誕馬走惟忠營,衆驚報,惟忠臥不起,徐命擒獲之。元昊知不可動,乃退。”

古代和親的目的:有的和親爲和平有的卻爲了打仗 第2張

也就是說,李元昊一遍娶了遼國的公主,但是,陳兵與遼國的邊境,經常騷擾遼國軍民,幸有折惟忠這樣的知府大將,纔將李元昊的勢頭壓了下去。但這件事情對遼朝君臣的心理已經產生了較大影響,而元昊對興平公主的冷遇,又加重了遼朝君臣對西夏的不滿情緒。好鬥的李元昊對外連年征戰,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春,西夏國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機派出使臣上書宋朝商談和議。正當宋朝準備答應與西夏的和議時,遼朝派來使臣,要宋朝不要與元昊講和。兩難境地下,宋朝的禮部郎中吳育發表意見說:“宋遼兩國自澶淵以來一直關係友好。不可納一叛羌(西夏元昊),而失繼世兄弟之歡。今二番自鬥(夏遼關係吃緊),鬥久不懈,可觀形勢,乘機立功。萬一吾朝速納元昊,爲臣恐契丹窺兵趙魏(河北),致使遼宋戰事又起。”

意思是說,我們宋朝和遼國一直關係很好,不能因爲收回和一個曾經叛變的羌族首領,損害了和遼國長久的友好關係。如今,他們兩國互鬥,咱們坐山觀虎鬥,也許有機可乘,獲取利益。如果和李元昊友好了,遼國可能要發兵河北一帶,收復他們一直認爲是他們的三關,兩國戰事又起,這是大大的不合算。接着,吳育又出主意,宋朝可派使臣到西夏,告訴西夏要一如繼往與遼朝和好,宋朝方許約和。同時,又派使臣去遼朝,告訴契丹人,宋朝已經命令元昊向遼朝道歉,在此前提下,才接受西夏的求和,否則,當再興兵征討。宋廷依計施行。果然,此舉中規中矩,西夏、遼朝皆無藉口向宋朝發威,宋朝總算在外交上取得一次成功。公元1044年五月,住在遼國境內的党項族叛亂,遼朝派軍前去鎮壓,元昊派兵救援,竟把遼朝的招討使者也殺掉。本來遼興宗就沒有從興平公主死後陰影中走出來,大怒之下,遼興宗在國內徵調人馬,準備親征討戰西夏。在此情況下,西夏爲了減輕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更急於與宋朝講和。最後,在元昊的不斷加碼要求下,宋朝把“歲賜”提至“銀、綺、綃、茶二十五萬五千”,西夏答應奉宋朝爲正朔,並在高平寨與保安軍設立榷場。

宋夏議和成功。當年十月,遼夏二國開始大打出手。遼興宗本人怒氣衝衝,連出三路大軍,共十萬精兵,渡過黃河,直朝西夏境內殺來。大軍一直前進四百里,未遇任何抵抗。最終,遼軍在賀蘭山北麓發現元昊部隊,遼軍縱兵進擊昊部隊,把夏軍殺得大敗。元昊與宋軍打慣了勝仗,初遇和自己實力差不多的遼軍,自然壓力倍增,尤其是當他看到遼朝源源不斷的增援士兵,心中恐懼不已。於是,元昊又使緩兵計,派使臣向遼興宗謝罪請降。遼興宗此時還是比較冷靜的,想見好就收,其臣下韓國王蕭惠等人不答應,勸遼聖宗,一鼓作氣,掃平元昊,以免日後他再生禍患。

古代和親的目的:有的和親爲和平有的卻爲了打仗 第3張

思來想去,遼興宗覺得也是。於是,遼朝的韓國王蕭惠爲前鋒,又朝元昊西夏軍殺去。元昊見勢不妙,邊撤退,邊堅壁清野,燒掉一路上凡有的糧草和居所,連撤數百里之遙。這種焦土政策實在是管用,遼朝十萬大軍本來要以戰養戰,這樣一來,後勤頓失保障,人糧馬料都成了大問題。特別是遼朝戰馬,因缺草料,病亡大半。這時,元昊又恰如其分地派人“請降”。遼國君臣正在大營商議此事,元昊忽然發起猛攻,直襲蕭惠大營。蕭惠整軍出戰,只一陣就把元昊又打得敗退。遼軍正待乘勝追擊,忽然天起大風,吹撲向遼軍。古人迷信,契丹人更是信神信鬼,大風一吹,兵將皆心驚肉跳,一時軍中大亂。元昊已經習慣了自己地盤上這種風沙乍起的天氣,立刻命夏兵反攻,又把遼軍打得大敗,俘獲數十遼國貴族敗,俘獲數十遼國貴族大臣,遼興宗本人只與數十騎勉強逃脫,差點成爲這位妹夫的階下囚。

此次大戰,發生於河曲(今內蒙伊克昭盟),故稱“河曲之戰”。突然颳起的沙塵暴,救了李元昊及夏王朝。遼興宗敗後,蒼惶逃命,其身邊有個戲子名叫羅衣輕,生死關頭還挺幽默,趁着遼興宗駐馬喘息時,刻意搞笑:“陛下您看看鼻子還在嗎?”夏遼之間發生戰爭,夏人總愛把被俘的遼人鼻子割掉再放歸,羅衣輕以此爲笑話想逗遼興宗開心。遼興宗此時剛撿得一命,聽羅衣輕如此說,怒上心頭,命人把羅衣輕宰了。時爲太子的遼道宗耶律洪基趕緊解勸:“插科打諢的不是黃幡綽(有名的搞笑戲子)”。羅衣輕也順口接聲:“行兵領隊的也不是唐太宗”,羅衣輕仍舊不肯服軟,繼續拿遼興宗找樂。遼興宗聞言也笑,知道此次大敗全是自己該斷不斷。從《伶官傳》的記載,可見敗後,遼國人害怕宋朝人知道後恥笑,還在幽州等地大貼告示,誇耀大敗西夏,元昊服軟納貢呢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