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中國歷史上兩次航海的比較 鄭和下西洋爲何不開闢殖民地

中國歷史上兩次航海的比較 鄭和下西洋爲何不開闢殖民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人類歷史上曾經有兩次著名大航海事件,它們都發生在十五世紀,一個在世紀初,一個在世紀末;一個發生在中國,一個發生在歐洲;一個是鄭和下西洋,一個哥倫布橫渡大西洋並發現美洲大陸。兩次大航海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對比起來很耐人尋味。今天來作一下中國歷史上兩次航海的比較。

首先,兩次大航海都有官方背景。鄭和下西洋是遵照明朝皇帝的旨意。哥倫布航海則是自己要求的,最終說服西班牙女王,得到國家和王室的資助。

中國歷史上兩次航海的比較 鄭和下西洋爲何不開闢殖民地

其次,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打擊海盜,保護海上貿易,促進明帝國與西洋各國友好往來,化解國際矛盾,穩定國際關係,提升大國威信。也有野史說,是永樂皇帝暗使鄭和尋找可能流亡海外的侄子建文帝,防止他在海外組織武裝力量反攻大陸。而哥倫布航海是爲了尋找通往東方(主要是中國和印度)的新航線,擺脫由葡萄牙人控制的經由非洲好望角的舊航線,更好地獲得絲綢、茶葉、瓷器、香料和黃金等資源。

第三,鄭和與哥倫布兩人雖出身不同,但愛好相同,都從小就熟悉和喜歡航海。鄭和本來姓馬,名和,字三保,色目人(即回族),信伊斯蘭教。祖上是元朝雲南王麾下的貴族,祖父和父親都曾跋涉千里,朝覲麥加。這個富於冒險精神的家庭,對鄭和影響很大。一三八一年,明軍爲掃清元朝殘餘勢力進軍雲南,戰亂中,十一歲的鄭和被俘,被閹割後成了秀童,後被送到燕王府,成爲朱棣的親信,最終被成爲皇帝的朱棣指派組織西洋大航海。

中國歷史上兩次航海的比較 鄭和下西洋爲何不開闢殖民地 第2張

哥倫布出身於工人家庭,是信基督教的猶太人後裔,自幼酷愛冒險,相信地圓說,讀過《馬可·波羅遊記》,十分嚮往東方世界,立志要成爲航海家。後遊說西班牙國王,在國王資助下完成了穿越大西洋的航行,最終發現了美洲大陸。

第四,鄭和下西洋通常沿着亞非大陸海岸線航行,哥倫布航海是橫穿大西洋,很顯然,總的風險指數要高於前者。

中國歷史上兩次航海的比較 鄭和下西洋爲何不開闢殖民地 第3張

第五,鄭和和哥倫布船隊使用的都是木帆船,依靠人力、風力和洋流做動力,並利用星空、磁針導航。但哥倫布船隊無論船隻數量還是噸位,其規模都遠不及鄭和船隊。前者通常只有三五艘,最多一百五十人;後者動輒上百艘,由指揮船、軍事武裝船和商船混合組成。單船最大載重量達八百噸,可容納上千人,船隊最多達兩萬七千人,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編成,在當時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統帥。英國著名國際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後,得出這樣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鄭和船隊人數衆多,組織嚴密,是根據海上航行和擔負的任務,採用軍事組織形式組建的。

第六,兩次大航海的歷史影響不同。鄭和下西洋開闢了中國與世界的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明朝與其它國家的政治、貿易和文化往來,展示了帝國國威,但主要是爲了提升大國威信,沒有侵略和掠奪的目的和行爲。通過交流,中國先進的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傳播海外,客觀上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社會進步。哥倫布航海開啓了西方大航海時代,爲歐洲開創了新紀元。新航線開闢改變了歷史進程,新大陸的發現,殖民的開始,使歐洲人口暴漲問題得到解決。大量資源的獲得,爲歐洲經濟迅速崛起創造了物質條件。殖民導致西半球新興國家誕生,反過來也影響了舊大陸各個國家。自那以後,歐洲終於走出中世紀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於世界之林,並在之後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一種全新的工業文明成爲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中國歷史上兩次航海的比較 鄭和下西洋爲何不開闢殖民地 第4張

歐洲大航海和大殖民,對之後的歐洲乃至世界發展起到了劃時代作用,但對美洲原著民毫無疑問卻是一場噩夢。這些原著民自祖先從東北亞經白令海峽到達美洲後,已經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上萬年,創造了自己燦爛的古代文明。歐洲人的到來毀滅了一切。因資源爭奪引起的屠殺,以及由歐洲人帶到美洲的天花等傳染病,徹底改變這些民族的命運,造成原著民大量減員,個別部族甚至滅絕。這是人類史上的一個災難。

當然,侵略者也把美洲的梅毒帶回了歐洲。

寫到這兒,有的同學可能會疑問:同樣是大航海,爲什麼歐洲人知道開拓殖民地,攫取新的物質資源,而我們祖先曾遠到非洲好望角,卻在大海上兜了一圈又回來了?

這個問題問得好。

歐洲面積小,隨着十四、十五世紀人口暴漲,土地和資源問題日益嚴重。恰在這時候,哥倫布意外發現了美洲大陸,開拓殖民地是必然結果。而我們祖先生活的東亞大陸腹地,地大物博,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在沒有極端自然災害下,糧食產量供養這個民族綽綽有餘,其它資源也滿足當時生產力需求。既然什麼都不缺,就沒必要再出去冒風險。這片土地非常適合農業生產,所以,很早就已進入農業社會。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樂乎悠哉的田園生活,反過來又進一步消磨了一個民族的開拓性。所以,我們祖先沒像歐洲人那樣大規模侵略和殖民,是情理之中的。

這種意識不僅存在於普通民衆腦子裏,統治階級也這樣。所以,縱觀中國歷史,大部分時間是在抵禦外族侵略,而不是主動出擊開疆拓土。國土面積最大的時期是元朝和清朝,但統治階級不是漢族,而是沒受到農耕文化浸染的少數民族。由此可見,地理條件決定了一個民族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生產和生活方式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理念,文化理念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民族性,民族性決定了這個民族的行爲方式,行爲決定結果。

鄭和下西洋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員查三天查不到,一問才知被車駕郎中劉大夏藏起來。劉認爲航海勞民傷財,藏匿檔案是擔心皇帝再下令組織航海。該檔案應包括大量珍貴的原始資料,究竟是否被劉銷燬,至今仍是謎。檔案失蹤,側面反映出當時人們對大航海的態度,也給後世的研究帶來很大困難。大概亦即從那時起,就已經有了閉關鎖國苗頭。

有因必有果,到今天我們也不難理解清朝後期的爲什麼會受到壓榨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