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一身是膽”的趙子龍爲什麼不是五虎上將?

“一身是膽”的趙子龍爲什麼不是五虎上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縣西北)人。先從公孫瓚,時劉備亦在,與趙雲深自結納。公孫瓚爲田楷擊袁紹,派劉備出征,趙雲爲騎將,後因對公孫瓚失望託詞兄喪,離去前與劉備曰:“終不背德也。”

後劉備奔袁紹於鄴與雲相遇,隨從至荊州,戰博望,出長阪,遷爲牙門將軍,僅爲一名護衛偏將,隨劉備南定諸郡後,方升爲偏將軍,領桂陽太守,而關羽已是襄陽太守、蕩寇將

軍,張飛也是宜都太守,徵虜將軍,後劉備入蜀,留趙雲於荊州,領留營司馬(相當於警備隊長),專司內務,截江救阿斗就是在此時發生的。

“一身是膽”的趙子龍爲什麼不是五虎上將?

隨後由諸葛亮帶趙雲朔江而上,入平益州,趙雲被封爲翊軍將軍,翊,護也,還是一名護衛統領性質的將領。而當時留任荊州的關羽官拜前將軍,假節鉞,董督荊州事。馬超左將軍,假節。張飛爲右將軍,假節。黃忠是後將軍,關內侯,連魏延都已是漢中鎮遠將軍,漢中太守,趙雲與他們就官位而言,尚差一大截。

劉備稱帝后,關羽已沒,馬超爲驃騎將軍,來鄉侯,涼州牧。拜張飛車騎將軍,西鄉侯,領司隸校尉。黃忠已亡,魏延左遷鎮北將軍,都亭侯。次年,方升遷趙雲爲中護軍,徵南將軍,永昌亭侯,後又遷任鎮東將軍,才與魏延平級。後一直未有升遷,倒是在孔明出祁山街亭之敗時,趙雲親自斷後,幾路兵馬中唯趙雲一路未曾有損失,然而回軍後也因此次戰役失敗,還被貶爲鎮軍將軍,後卒於任上。時魏延已是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所以趙雲終其一生,其位始終不能與關、馬、張、黃相提並論,連魏延都未能超過,自然也就不存在劉備拜他爲五虎將一事了。

不過,就趙雲而言,其能力與功績與關、張、馬、黃相比,一點也不遜色,甚而有過之,我分兩塊來說。

 一是功績武略。

劉備在袁紹手下時,密遣趙雲私下募得數百人,稱劉左將軍部曲,而“紹不能知”。行事周密之至。

後與夏侯敦戰於博望,生擒其將夏侯蘭,又稟劉備說夏侯蘭明於法律,以爲軍正。史曰“雲不用自近,其慎慮類如此。”

“一身是膽”的趙子龍爲什麼不是五虎上將? 第2張

長阪之役,劉備“棄妻子南走”,而“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又劉備入川,“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內事”,原因是“孫夫人以權妹驕豪,多將吳吏兵,縱橫不法”,所以命趙雲爲留營司馬,後來“夫人內欲將後主還吳,雲與張飛勒兵截江,乃得後主還。”再救了一回阿斗,使其免了淪爲人質的厄運。

在劉備與曹操爭漢中時,趙雲與黃忠劫糧,黃忠過期不回,趙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爲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衆至,勢逼,遂前突其陣,且鬥且欲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擂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想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云爲虎威將軍。”

而街亭之役後,諸葛亮問鄧芝:“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箕谷軍退,兵將初不相失,何故?”鄧芝說:“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

從以上幾事,可見趙雲一身是膽,武功計略,不亞於關羽等人,只是無緣統軍征戰而已。

第二是他的爲人及思維堪稱先公後私,敏於時事,而且甚爲周密。

“一身是膽”的趙子龍爲什麼不是五虎上將? 第3張

在荊州劉備平南方諸郡時,“從平江南,以爲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寡嫂曰樊氏,有國色,範欲以配雲。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因辭不許。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範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遂不取。範果逃走,雲無纖介。”

後來定益州,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圍地桑田分賜諸將。雲諫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爲,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

再就是關羽身死後,劉備大怒,整軍東下,趙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衆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 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而街亭之敗後,因趙雲所部是唯一全身而退的,諸葛亮要把軍資餘絹分賜將士,趙雲說:“軍事無利,何爲有賜?其物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爲冬賜。”亮大善之。

正因爲如此,陳壽將趙雲與關、張、馬、黃共列爲一傳,是爲《關張馬黃趙傳》,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也把趙雲加工誇張爲五虎上將,以此彰顯趙雲的武功及品德,其實都是相當公平和得人心的。

“一身是膽”的趙子龍爲什麼不是五虎上將? 第4張

 真實的趙雲:乃是劉備的“智多星”

每每提起《三國演義》,不少同學都可以引經據典地說上一段,而且其中很多人都特別喜歡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認爲他有勇有謀,忠肝義膽;還是不少男同學將其當作心目中的偶像。不過,若說趙雲原本是位文臣,想必會有很多人反對,但本文的作者通過自己的翔實考證指出,趙雲的武將身份確實值得懷疑。

 “演義”出來的五虎上將身份

趙雲的五虎上將身份,主要形成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但在《三國志》裏卻無這方面的記載。《三國志》對趙雲的描述,可以用機智、忠義、勇敢這幾個詞來概括,但書裏並無一句提及趙雲是武將。另一方面,在成都武侯祠裏,趙雲也是位列文臣之中的。武侯祠是唐朝廷所建,應該是可信的。

今人認爲趙雲是武將,大多是因爲趙雲曾兩次救阿斗、生擒夏侯蘭、定軍山之戰挫敗曹軍等,事實上這些理由都值得商榷。

長阪坡救阿斗,《三國志》並未作詳細介紹,只說趙雲發現阿斗和甘夫人等走失,即掉轉馬頭去尋找,過了不久,趙雲抱着阿斗,保護着甘夫人,回到了營中。第二次救阿斗,是在孫權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孫夫人和阿斗回東吳時,趙雲與張飛帶兵去攔截,併成功奪回阿斗。前者純屬尋找,與武將身份無關;後者是與張飛在一起,很難說趙雲發揮了多大作用。

至於生擒夏侯蘭,就更值得推敲了。夏侯蘭是位法律工作者,並非武將,或許趙雲比他勇敢,他就做了俘虜。在定軍山挫敗曹軍,趙雲更多的是發揮智多星的角色。黃忠去搶曹軍糧草,趙雲沒有去,後見黃忠沒回,趙雲這才率兵營救。後來,面對曹軍的四面合圍,趙雲令蜀軍偃旗息鼓,曹軍懷疑有伏兵,便退走,趙雲乘機令軍士以弩箭射曹軍,曹軍驚駭,自相蹂踐,墜入水中淹死者甚多。

“一身是膽”的趙子龍爲什麼不是五虎上將? 第5張

 從劉備用人分析趙雲身份

從劉備對趙雲的使用來看,也可發現,趙雲的真正才幹是智囊和管家而已。趙雲窮其所能不曾斬一名敵將、拔一處要塞、破一次大敵;畢其一生不曾爲先鋒統帥或封疆大吏。許多人都說是劉備瞎了眼,不重用趙雲,其實不然。劉備用人的本領遠勝諸葛亮,即便不能與曹操比肩,也相去不遠。劉備決不可能對常年跟隨自己的趙雲看走了眼,不重用的理由只有一條:趙雲不是武將,膽氣有餘,力量不足,做做管理工作足矣。劉備不讓趙雲掌握重兵,而只是留在身邊,正是要其揚長避短,用其遠見卓識。

趙雲確實有超人的政治眼光和大局觀。劉備得了成都,有人請求把成都的名田好宅分給將領們。趙雲卻認爲:“天下尚未安定,不應該奪人田宅,而應該歸田還宅以聚民心。”關羽死後,劉備決心向東吳尋仇。趙雲又說:“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如果先滅了魏國,孫權自然就臣服了。現在魏國曹丕篡漢稱帝,正不得人心,不伐魏而與吳交戰,不是用兵良策。”趙雲軍資有剩餘,諸葛亮讓他分給將士,他卻認爲將士沒功勞不必賞賜,東西應該留到冬天用。從以上事實中,足可見趙雲作爲文臣的大局觀和政治判斷力,這正是蜀國前後左右四大將軍所缺乏的。

成都武侯祠對趙雲文臣身份的歸類,絕非始建者混淆視聽。所以說趙雲是武將,不如說趙雲是最勇敢、最具魅力、最有武將氣質的一位文臣。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