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宰相制度的演變是什麼樣的?並未終於朱元璋

宰相制度的演變是什麼樣的?並未終於朱元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宰相制度的千年演變:皇權打壓相權始於漢武帝,但並未終於朱元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宰相制度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各諸侯國所設立的相國、相邦等官職,在隨後被秦始皇確立爲一項正式的制度,並一直延續到明朝洪武十三年。在這兩千年中,皇權與相權之爭從未停息,並以朱元璋殺胡惟庸而發展到一個極點。但宰相制度並未真正就此終結,其餘燼直到清朝覆亡纔算徹底熄滅,因爲明清兩代有宰相之實者從未斷絕。

宰相一詞在整個封建時代並沒有直接用作官職名稱,而是在不同時期以丞相、大司徒、錄尚書事、尚書令、侍中、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名目出現。秦朝時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稱作丞相,就是“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的宰相。這種丞相以一職“獨兼三公之事”的模式屬於“獨相制”,在職數上設左右二人,但大多時候都是由一人獨領相位。

西漢承秦制沿設丞相爲百官之長,丞相府中專有百官朝會殿供丞相召集百官商議國事。當時名相陳平對宰相職權有過一個總結:“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宰相掌理萬機,皇帝垂拱而治,正如陳平所總結的那樣:我爲宰相管天下萬事,你爲皇帝管宰相一人。陳平的內心是誠摯無私的,他說過一句非常謙卑的話:“陛下不知其駑下,使待罪宰相”。意思是我的才幹資歷如同駑馬一樣不堪,卻僥倖被陛下任爲宰相,這讓我內心深感罪過,我唯有爲您好好工作,來求得戴罪立功。

這是陳平,那麼陳平之後的宰相,之後又之後的宰相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上,是不是都能做到謙卑如陳平呢?

漢武帝對相權的大力打壓

宰相制度的演變是什麼樣的?並未終於朱元璋

垂拱而天下治,清閒而國運昌,功勞算誰的?你得個宰相的官位便內心有負罪感,我閒坐帝位的內心又當如何呢?相權來源於皇權,西漢宰相職權過重的情況,很快招致皇權的打壓。漢武帝一出手就是雙管齊下,先是設大司馬瓜分相權,接着主導朝官的內外之分,稀釋宰相在官僚系統中的影響力。

當時掌管全國軍事的太尉已處於罷廢狀態,轉由丞相府兼領軍事,丞相的地位之尊、職權之重達到了一個頂峯。於是“上嘉唐虞,下樂商周”的漢武帝便從古制中找到“大司馬”這一法寶,用它去分掉宰相的一部分權力。

但漢武帝並沒有照搬古制,他雖然設置了大司馬這個名目,卻並未給它配備印綬、屬員等行頭和人馬班子,而是把它作爲一項兼職加到已有本職的官員頭上,屬於一種獨特的加官制度。這樣的好處就是皇帝能夠做到收受自如,不至於出現摁倒葫蘆起來瓢的尷尬。

獲得大司馬加官的官員幾乎都是武將,最早中獎的是衛青、霍去病甥舅二人,從他倆以將軍身份加大司馬稱號開始,丞相府的軍事職權便被剝離。但這還僅僅是漢武帝打壓相權的開始,他更有力的舉措是利用加官制度,把朝官分爲內朝官和外朝官,搞出內外兩套行政班子。宰相的那一套行政機構自然就是外朝官,而獲授侍中、散騎、中常侍、給事中等加官稱號的皇帝近臣則組成了內朝官。

這樣一來,大司馬就自然成爲內朝的羣臣領袖,而宰相便只是外朝的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大打折扣。後來漢成帝又改設大司空加入到對相權的瓜分,丞相之名也一度被改稱大司徒,連標示身份的名稱都失去了。自此之後,對宰相權力的分解便成爲歷代皇帝打壓相權的通用手段,秦漢之初的獨相制不再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多相制、羣相制。

但是皇帝打壓相權的操作也並不是一帆風順,西漢後期的成帝、哀帝沒有守住對大司馬的加官制定位,使大司馬由加官逐漸變成了本官,由一個依附於將軍本官的加官變成金印紫綬、有官屬、祿比丞相、位超司徒的獨立職官,以內朝官領袖又兼跨外朝官首腦,儼然有了漢初丞相的雄風,爲最終王莽由大司馬而篡漢奪位埋下伏筆。

封建時代的權力守恆定律

宰相制度的演變是什麼樣的?並未終於朱元璋 第2張

實際上,皇權對相權長達兩千多年的打壓,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相權不斷轉移變遷的歷史。如果要總結一個封建時代的權力守恆定律的話,那就是權力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會從這一處轉移到另一處或另幾處。如果皇帝在追求君主高度集權的過程中,沒能成功將相權轉移到自己手中,那麼它就一定轉移到了別處,這樣的情形在兩千年間總是不斷上演。

東漢時期,太傅、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各自開府,組成了一個多相制的鬆散決策羣。但是“光武皇帝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所謂“臺閣”指的是尚書檯,也就是說東漢時期真正行使相權的是這個居於內廷的皇帝祕書處,這便是相權旁落。“用人行政,領尚書者定於禁中,丞相奉行而已,權遂歸尚書”,揹負宰相之名者只剩負責執行,只有得到“錄尚書事”的頭銜纔有宰相之實,才能總攬朝政大權。

於是“錄尚書事”這個頭銜從東漢直至南北朝,在七百餘年間成爲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東漢有太傅陳蕃、太尉李固、司徒王允、司空楊彪、大將軍何進等人錄尚書事,三國時有諸葛亮、司馬懿、姜維等人錄尚書事,兩晉時有賈充、王渾、王導、庾冰等人錄尚書事,南朝時有劉義恭、蕭道成等人錄尚書事。

這些人的本職無不是尚書檯以外的所謂臺外官,他們的本官包括丞相、諸公、中書監、侍中、將軍、都督諸軍事、光祿大夫等等。這些人得以獲得“錄尚書事”的頭銜,或是皇帝有意以臺外官制衡臺閣官,抑或是實力派人士的強勢篡奪。總之皇權第一、相權第二,在那哄哄亂世把相權攬入手中,纔好坐二望一。

尚書檯在南朝梁時改稱尚書省,正式成爲行使宰相職權的最高機構,這一時期的宰相制度也被稱爲“一省制”。在尚書檯自西漢以來日益做大的過程中,皇帝們又在自己的宮殿裏發展起另外兩套祕書班子,分別叫做“中書”和“黃門”,這便是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前身。

這樣到了隋唐時期,如何分解和制衡宰相的權力就等於有了現成的辦法,宰相制度於是進入到“三省制”時代。在三省制之下,相權被一分爲三——政策制定權、政策審議權和政策執行權,具體的運作則是“中書造命,門下審復,尚書奉行”。

宰相制度的演變是什麼樣的?並未終於朱元璋 第3張

這種分權制衡的多相制不僅成熟而高效,也與封建專制政體有着很高的契合度,它不僅在唐朝前期激烈的皇位爭奪下維護了政局的穩定,更是將唐王朝推向封建時代盛世的頂峯。但這並不代表唐朝皇權與相權之間就能相安無事,尚書省長官尚書令是正二品,而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和門下省長官侍中則均僅爲正三品,所以尚書省的地位在宰執中是很突出的,那麼最先受到打壓的便是尚書省。

先是尚書令自李世民之後空置不設,以從二品的副職左右僕射充當長官,等於是變相把尚書省的級別降了一等。後來在唐代宗時,侍中與中書令的品秩被晉爲正二品,超過尚書省實際長官的品級,門下、中書二省地位由此高過了尚書省。

然後是逐漸將尚書省長官排除出政事堂與會者之列,政事堂本是位列宰相的三省官員坐到一起集議政務的場所,但是自唐高宗時起從二品的尚書左右僕射只有獲得“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加銜才能參加政事堂會議。而與此同時,則有更多的御使大夫、祕書監等非三省官員,能以“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平章政事”的加銜獲得等同於宰相的職權,進入政事堂參與議政。

可見在唐朝前期,統領百官的尚書省由於位高權重,而成了皇權打壓相權的首要目標。隨着尚書省的沒落,門下、中書二省在中唐之後也逐漸廢弛,相權於是旁落到大量非三省官員的手中,他們以“同平章事”之名竊取相權、駕馭朝政,由此出現節度使、樞密使侵奪相權,內廷宦官專擅軍政大權的混亂局面。

宋元時代相權的大幅度衰弱

宋朝初年在名義上沿用晚唐五代的宰相制度,“中書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併爲正宰相”,但實際上除偶有以侍中任宰相外,宋初大多數時候都是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任宰相,且多是兩人,一爲昭文館大學士併兼修國史,一爲集賢殿大學士,這兩人一主一次都是正宰相,另設參政知事爲副宰相。

此後,宋朝的宰相制度經宋神宗元豐改制、南宋建炎改制以及宋孝宗乾道改制等等調整,時而模仿唐初三省制,時而又三省合一或是恢復宋初相制,唯一不變的趨勢就是對相權的分解和削弱,宋代相權相比唐代更爲弱化。

宰相制度的演變是什麼樣的?並未終於朱元璋 第4張

先是宋太祖取消了漢唐以來宰相“坐以論道”的禮遇,將宰相變成“每事具札子進呈取旨”的一種近似遵命聽差的身份,參與政務決策的權力大爲弱化。接着是設參政知事爲副宰相形成牽制,並設樞密院、三司(戶部司、鹽鐵司、度支司)、審官院、諫院等機構,分走了宰相的軍事權、財政權、人事權和諫議權。

但是宋代相權的大大削弱,真正受益並不是皇帝本人,而是整個士大夫羣體。這樣的好處是,皇權不至於受到少數權臣的威脅,而皇帝權力也受到士大夫階層的集體制約,在皇權與相權的博弈和妥協中達到了平衡。

隨後的元朝延續一省制的做法,中書省作爲唯一宰相機關的職權是執行政令的上傳下達,而怯薛纔是元王朝政治活動的真正中樞。而且蒙元黃金家族大汗與臣僚之間有着濃重的主奴觀念,這使得中書省宰相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失去人格尊嚴的皇帝奴僕,所握有的實際權力已經微乎其微。

但是元朝後期政局亂象中涌現出來的鐵木迭兒等權相,他們竊用皇權專擅朝政、擁立皇帝的行徑又被朱元璋引爲鏡鑑,最終導致宰相制度在明朝短暫復興後便在形式上遭到消滅。但是皇權與相權歸於一人後,隨即面臨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那就是皇帝自身精力的有限性。

於是宰相制度形滅神存,出現了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這種“無相制”的翻版,使得皇權與相權之爭一直伴隨到封建時代的終結才徹底落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