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建立九廟制度是怎麼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間經歷什麼變化/

朱元璋建立九廟制度是怎麼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間經歷什麼變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朱元璋建立九廟制度是怎麼回事?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縱觀明朝十六帝,明成祖朱棣絕對算是除明太祖朱元璋之外,最有作爲的帝王。然而,明中期朱厚熜在位期間,明朝太廟卻經歷過一次劇烈變化,明成祖朱棣更是差點斷了祭祀。有說法認爲這是由於朱厚熜想要將父親的牌位擺進太廟,而太廟中牌位已滿,導致朱棣差點“被祧”,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朱厚熜與大臣之間長達二十四年的博弈說起。

明朝太廟始建於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二月,當年大宋龍鳳皇帝翰林兒駕崩,吳王朱元璋便以次年爲吳元年,並開始建立宗廟,祭告三川。正如《明太祖實錄》所載“建國之初,當先正紀綱……禮法,國之紀綱,禮法立,則人志定,上下安。建國之初,此爲先務”,朱元璋很清楚禮制的重要性,建立宗廟便標誌着朱元璋政權的正式獨立。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初一,應天太廟正式建成,並將皇高祖朱百六、皇曾祖朱四九、皇祖朱初一、皇考朱五四(朱世珍)的牌位擺進了太廟。不過,此時的應天宗廟採用的是“都宮別殿”制度,即一帝一廟。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感覺太廟所在地“地勢少偏”,於是在同年七月初三下詔改建,規制爲前殿後寢、設東西配殿。明朝雖然遵循周禮而設太廟,但規格卻並非傳統的“天子七廟”,而是改爲了“九廟”,每一間爲一室,並改“都宮別殿”製爲“同堂異室”制,即一廟多帝。

朱元璋建立九廟制度是怎麼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間經歷什麼變化/

洪武九年(1376年)十月,新的太廟建成,中室奉德祖朱百六,東一室奉懿祖朱四九,西一室奉熙祖朱初一,東二室奉仁祖朱世珍,皆南向。由於朱元璋四代以上無考,因此明初的太廟中實際上只供奉着以上四位先祖。至此,朱元璋已經爲子孫後代定好了規矩,後世帝王只需要照例進行便足以,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明朝的太廟在後世卻是一變再變。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次年二月,朱雲偉追尊皇考懿文太子朱標爲興宗孝康皇帝,和祖父一起升祔太廟。至此,建文朝太廟裏共供奉着六位帝王。

之後爆發“靖難之役”,四年之後朱棣稱帝,朱棣根本不承認建文帝的皇帝身份,因而建文帝未能稱宗入廟。與此同時,爲了標榜自己的正統地位,也就是相當於他間接從太祖朱元璋手中繼位,於是又將朱標的牌位移了出來,仍稱懿文太子。之後,朱棣又遷都北平,並在北平重新建太廟,明朝於是又變成了雙廟制(直到嘉靖十三年南京太廟毀於火災)。而朱棣在位期間,明朝太廟中只供奉着五位帝王。

此後,明太宗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駕崩後先後升祔太廟,太廟中的神主已經增加到了八位。直到朱祁鎮在位期間差點再度出現變故,由於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中被俘,危難之際明代宗朱祁鈺即位稱帝,但八年之後發生“奪門之變”,朱祁鎮再度復位。而復位之後的他自然不可能承認朱祁鈺的皇帝身份,因此朱祁鈺未能稱宗入廟。

朱元璋建立九廟制度是怎麼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間經歷什麼變化/ 第2張

天順八年(1464)正月,朱祁鎮駕崩,太子朱見深即位後,追尊父親爲英宗睿皇帝。成化二年(1466)正月,英宗升祔太廟。至此,明朝太廟中的神主已經達到九位,此後的帝王再想要入太廟,便只能按照“三昭三穆,親盡則祧”的原則遷祧了,即除開國皇帝之外,血緣關係最遠的帝王神主遷入祧廟。

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憲宗朱見深崩,太子孝宗繼位。此時,憲宗的神主要進入太廟,便必須進行遷祧了。然而,此時關於將哪位祖先遷入祧廟,朝中卻產生了爭執。需要指出的是,明孝宗朱佑樘在這裏犯了一個錯誤,按理來講被祧的應該是德祖朱百六,但他採納了禮部尚書周洪謨保留德祖朱百六神位萬世不祧,遷懿祖朱四九神主於祧廟的錯誤建議,這反而給了後來世宗朱厚熜活動的空間。

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孝宗朱佑樘崩,太子武宗朱厚照繼位,改元正德。正德二年(1507)六月,孝宗神主升祔太廟,熙祖朱初一被祧。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武宗朱厚照崩,慈壽張太后和大學士楊廷和商議後迎興王朱厚熜入京繼位,改元嘉靖。嘉靖二年(1523年)武宗神主升祔太廟,仁祖朱五四被祧。至此,終於拉開了明世宗朱厚熜與大臣們鬥智鬥勇的序幕。

明世宗朱厚熜乃是明憲宗朱見深之孫,興獻王朱祐杬之子,也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的侄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由於明武宗朱厚照無子,這才得以繼位爲帝。然而,朱厚熜卻是個極爲孝順的孩子,爲了將父親神主升祔太廟,這位皇帝竟然與大臣爭鬥了長達二十四年。而他的第一步,便是爲父親正名。

朱元璋建立九廟制度是怎麼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間經歷什麼變化/ 第3張

第一回合:朱厚熜和張璁敗北。正德十六年(1521年)五月七日,就在朱厚熜繼位後不久,毛澄便按照內閣首輔楊廷和的意思,率領文武大臣上奏,認爲皇帝應該遵照漢定陶王、宋濮王的例子,尊明孝宗朱佑樘爲皇考(父親),而以興獻王朱祐杬爲皇叔考(叔父)。楊廷和緊接着上書,明確表示支持毛澄的意見,並將持有不同意見者視爲“奸邪”,“當斬”,或黜爲外官。但剛剛考中進士的張璁卻立即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爲漢哀帝、宋英宗雖然是漢定陶王、宋濮王之子,但那是因爲漢成帝和宋仁宗無子,因而兩人自小便被養於宮中,立爲皇嗣。而明孝宗卻有明武宗這個兒子,且明武宗此前也曾在位,因此不應該遵循前例。明世宗當然不願意叫別人“爸爸”,不過他雖然支持張璁的意見,但由於自己剛剛繼位,張璁也剛剛進入朝廷,楊廷和卻早已是內閣首輔,且有擁立之功,雙方的力量並不均等。於是,在楊廷和等大臣的攻擊下,張璁最終被調到地方爲官。

第二回合:雙方打了個平手。嘉靖二年(1523年),張璁與桂萼、胡鐸互相辨析大禮議。同年十一月,桂萼上疏,重提此事,明世宗於是在次年正月要求再次廷議,並於四月召張璁、桂萼至京師集議大禮,行至鳳陽,奉敕“不必來京”,遂還南京。當時,明世宗已經下詔稱孝宗爲皇考,興獻帝爲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結果張璁和桂萼等再度上書,認爲應該去掉“本生”兩字,否則會讓後世認爲朱厚熜乃是孝宗之子。不過,張璁等人畢竟是少數,而支持楊廷和一派意見的則多達“八十餘疏二百五十餘人”(《汪俊傳》)。嘉靖三年(1524年)五月,張璁、桂萼奉召至京,結果立即遭到朝中大臣的彈劾,甚至面臨被捕殺的威脅。不過,此時朱厚熜的皇位已經穩固,在他的支持下,兩人不僅沒有被殺,反而被晉升爲翰林學士,專門負責處理禮儀問題。

第三回合:朱厚熜和張璁獲勝。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朱厚熜在左順門召見羣臣,宣稱將爲生母章聖皇太后之尊號去“本生”二字,但卻立即遭到羣臣的強烈反對,最終只能留中不發。事後,何孟春、楊慎等感覺事態嚴重,於是召集大臣231人(《明史》稱229人)全部跪於左順門外,向朱厚熜進行示威。朱厚熜多次令引禮監太監勸退羣臣,但大臣們卻已經抱定了仗節死義”的決心,死諫不退。朱厚熜大怒之下將134人收監,並對五品以下的180餘人施以廷杖,當場打死17人。九月,張璁與禮部尚書席書及桂萼、方獻夫等奉詔召集大臣於闕右門辨議大禮,這次張璁等人大獲全勝,最終以明孝宗爲皇伯考,昭聖皇太后爲皇伯母。生父興獻王爲皇考,生母章聖皇太后爲聖母,明武宗朱厚照爲皇兄,莊肅皇后爲皇嫂。

經過長達三年的激烈鬥爭,明世宗朱厚熜最終成功爲自己爭取到了叫“爸爸”的機會,爲父親正名。然而,內閣首輔楊廷和被罷免(後削爲民),廷杖直接打死17人,也成爲了明朝中後期君臣關係惡化的開端。

朱元璋建立九廟制度是怎麼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間經歷什麼變化/ 第4張

早在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也就是大禮儀之爭還未塵埃落定之時,南京刑部主事桂萼便曾上書請求爲興獻帝立別廟於京師,次月吏部員外郎方獻夫也上書請求爲獻帝立別廟。雖然兩人的建議很快遭到大臣們的反對,但朱厚熜卻大力支持,於是專門在奉先殿修建了一間西空室,定名觀德殿,並追尊興獻帝爲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將獻皇帝神主供奉於觀德殿。

嘉靖四年(1525年),升任光祿寺丞的何淵爲了表忠心,向皇帝上書請求立世室,崇祀皇考於太廟。意思是說可以爲獻皇帝立世室,直接位列在始祖之下,百世不祧,雖然此舉在周朝曾經出現過,但那是因爲周文王和周武王貢獻巨大,人家名正言順,朱祐杬可沒有這個貢獻。

明世宗雖然爲這個建議欣喜萬分,但卻遭到了滿朝文武的一致反對,就連曾經支持他的張璁、桂萼、席書等人也站到了對立面。眼看沒人支持自己,於是君臣各退一步,嘉靖四年(1525)五月,在太廟外的環碧殿舊址上興建獻帝廟,取名“世廟”,並下令修《獻皇帝實錄》。

雖然讓父親進入太廟困難重重,但朱厚熜並未就此放棄,於是便又準備先從太廟中騰出一個位置來。於是在嘉靖十年(1531年)正月,“帝以廟祀更定,告於太廟、世廟並祧廟三主。遷德祖神主於祧廟,奉安太祖神主於寢殿正中,遂以序進遷七宗神位。”(《明史》)他將德祖朱百六的神主遷入了祧廟,從而將太祖朱元璋的神主擺在了正位,此舉雖然看似爲太祖朱元璋正位,實際上卻是在爲父親升祔太廟做準備,此舉過後,太廟中的神主實際上只剩下了八位。因此,說朱厚熜爲了將父親神主擺進太廟而將朱棣的廟號從“太宗”改爲“成祖”是不對的,因爲此時太廟中已經空出了一個位置。

緊接着朱厚熜又開始推動廟制改革,即恢復到都宮別殿制,雖然此舉因大臣反對一度擱置。但嘉靖十三年(1534年)六月,南京太廟毀於火災,這又給他提供了機會,他先是下令不再修建南京太廟,進而下令在北京營建新的太廟,這下大臣們無話可說,於是朱厚熜欽定廟制:太祖廟居中,太宗居左,立文祖世室,太宗之下另立三昭廟;太祖之右爲三穆廟,並在太祖廟寢後建祧廟,以奉祧主。

朱元璋建立九廟制度是怎麼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間經歷什麼變化/ 第5張

如此一來,每個皇帝都單獨有一廟,世宗他爹獻帝那個單獨的世廟就顯得不突兀了。之後,他又以避諱朱棣的“世室”爲由,下詔改世廟爲獻皇帝廟,又以以避渠道爲藉口,把獻皇帝廟遷居新址,距離太廟更近。

嘉靖十七年(1538年)四月,已經致仕的揚州府同知豐坊上書,投其所好的請求“復古禮,建明堂。加尊皇考獻皇帝廟號稱宗,以配上帝。”明堂和郊祀乃是古代極爲重要的兩個祭祀活動,郊祀是祭老祖宗朱元璋的,而明堂祭祀按周禮則是祭祀太宗的,不過在漢、宋、唐時都有皇帝祭祀自己父親代替太宗的先例。

明世宗一聽,這個主意好啊,於是便也要求爲自己的父親上廟號,並且享用明堂祭祀。朝廷頓時一片譁然,心想皇帝你也不能太過分吧,明世宗於是便去問嚴嵩,嚴嵩則成了牆頭草,他表示明堂乃是祭祀太宗的,不過祭祀自己父親似乎也沒問題。結果,朱厚熜沒能等來明確支持自己的大臣,反而等來了堅決反對的,戶部侍郎唐胄明確表示放着周禮不學,跑去學什麼漢唐宋亂七八糟的東西。

唐胄這一招把明世宗氣的不輕,不僅將唐胄下了大牢,還親自寫了一篇《明堂或問》,表示自己決心已定,父親必須明堂祭祀、稱宗袱廟。於是,經過長期鬥爭,朱厚熜於同年九月,爲自己的父親追尊廟號爲“睿宗”,不過此時的睿宗還不能享受單間待遇,而是和明孝宗朱佑樘同廟異室。

可是如此一來,明太宗朱棣豈不是永遠沒有在祭祀中露臉的機會了?朱棣畢竟是朱厚熜這一世系的,如果沒了他,那麼明朝的皇帝就應該是建文帝朱允炆這一世系。於是,朱厚熜便在《明堂或問》中明確表示,朱棣功兼創守、再造社稷,應該也稱祖,不僅在太廟中“萬世不祧”,還應該和太祖朱元璋一起,二祖並列享受郊祀,於是明太宗就變成了明成祖。

朱元璋建立九廟制度是怎麼回事?朱厚熜在位期間經歷什麼變化/ 第6張

到了嘉靖二十年(1541年)四月,北京太廟竟然也被大火燒燬,大火從仁宗廟開始燒起,羣廟全部燒燬,唯獨睿宗一室留存(我都懷疑大火是朱厚熜自己放的)。明世宗又站出來表示這把火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祖宗們並不願分開祭祀,因此重新修廟時便又恢復了同堂異室制。

嘉靖二十四年(1545)六月,新太廟建成,他又下令廷議神主的擺放次序,其實他不過是想讓父親享受單間待遇罷了。結果,禮部尚書張璧提出,應該按照之前的位次,睿宗和孝宗並立於三穆,待將來遷祧時,孝宗遷入祧廟,睿宗遷回自己的獻皇帝廟中便可。如此一來,朱厚熜這二十多年來不等於白忙活了嗎?他自然不能同意,大罵禮臣毫無竭忠任事之誠。

眼看大臣們不配合,朱厚熜只好自己出面,在新太廟竣工之前,親自制定廟議,“既無昭穆,亦無世次,只序倫理。太祖居中,左四序成、宣、憲、睿,右四序仁、英、孝、武。”歷經二十四載,朱厚熜終於給父親在太廟中爭取到了一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