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元末農民起義:土地兼併問題和階級矛盾得到緩和

元末農民起義:土地兼併問題和階級矛盾得到緩和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末農民起義發生在公元1351到公元1367年之間,但是元末農民起義的原因卻要追溯到很久以前,元朝的各種問題積弊已久,最後在正治年間爆發形成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反抗元朝統治者的統治。那麼元末農民起義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元末農民起義:土地兼併問題和階級矛盾得到緩和

元末農民起義圖片

其實元末農民起義的原因有很多,統治者鬥爭多年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導致元王朝的國庫空虛,常年的內戰使得軍政大權旁落,也損失了許多財力,人們的傷害也非常的大。而皇族封賞給貴族大量的土地,直接導致土地兼併問題愈演愈烈,也是造成地主剝削百姓造成南北賦役不均階層貧富分化的重要原因;統治階級爲了彌補祭祀等活動耗費的巨大財政虧空,加大對底層大衆的稅收,沒有節制的發行大量的紙幣,導致國家財政嚴重赤字幣值直線下降最終釀成通貨膨脹的巨大失誤;政府公然買賣官職導致官場愈加黑暗,貪污腐敗進行的明目張膽官員官官相護更是導致元朝統治的根基被腐爛動搖;而與此同時連年的水災和饑荒導致災民遍野餓殍無數。

這些都使得元末的農民逃無可逃避無可避,最終只能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統治階級的壓迫,藉此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對自我基本權力的維護,也是致使元朝最後爆發農民起義的原因之一。

元末農民起義的原因歸根結底說起來還是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嚴重,在政府和朝廷的逼迫之下自然會出現起義活動,所以也可以說元末出現起義的原因也是農民對政府的反抗和對自己命運的抗爭。

元末農民起義的幾個大勢力

元末農民起義的時候各方勢力雲集,大家雖然有一個共同目標即對抗元軍但是本質上也是敵人,因此他們在各地圈劃勢力範圍,最終形成幾個大勢力,那麼元末農民起義的幾個大勢力分別有哪些呢?  

元末農民起義:土地兼併問題和階級矛盾得到緩和 第2張

元末農民起義示意圖

元末農民起義的幾個大勢力要從至正十一年黃河事件引發的紅巾軍起義爲開始說起。紅巾軍分爲兩派分別是由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穎州軍和由徐壽輝和彭瑩玉率領的於蘄軍,其中徐壽輝一派後來發展爲香軍借彌勒佛來廣聚信徒,使得兩淮地區的農民們都紛紛響應紅巾軍的號召加入抗元大軍之中,而劉福通則擁護韓林兒登基稱帝。這一階段紅巾軍受大宋指揮,之後義軍隊伍節節勝利勢如破竹達到高潮。農民起義運動的另一個大勢力是非紅軍的張士誠領導的隊伍,他在抗元戰鬥的早期抵擋住元軍主力,擴大了紅巾軍發展的聲勢,

張士誠也是元末農民起義的幾個大勢力中最富裕的一個。紅巾軍後來被陳友諒控制,在至正十二年,陳友諒也稱帝,成爲元末農民起義的幾個勢力中新的首領。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元末農民起義的勢力之一就是朱元璋,他原本也是紅巾軍的一員,之後廣納賢才勇士,麾下聚集了一批包括李善長,常遇春之流的得力干將,佔林金陵之後開始向外擴充成爲紅巾軍內部最強有力的戰鬥力量之一。

因此元末農民起義的幾個大勢力分別是以張士誠,徐壽輝和朱元璋爲首的三大勢力,到後期徐壽輝爲陳友諒代替。

元末農民起義的意義

元末農民起義是一次歷時長久規模宏達的全國性農民起義運動,它的意義絕不止於一般的農民起義,雖然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成爲明太祖,沒能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但是對當時的社會有很多積極作用,可以說這次農民起義意義是非常重要而偉大的,對當時乃至於後世都起到了深遠的作用,那麼元末農民起義的意義有哪些呢? 

元末農民起義:土地兼併問題和階級矛盾得到緩和 第3張

元末農民起義的背景

元末農民起義的意義首先體現在當時的社會,這次聲勢浩大的運動最實際的意義就是使大量的奴隸得到自由,更深入的意義在於打擊了蒙古貴族對社會的陳舊統治,使得統治階級深刻意識到農民階級力量的偉大並使得地主階級產生敬畏之心,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裏不敢剝削壓迫勞苦大衆,同時它使土地兼併問題和階級矛盾得到緩和,進而推動當時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元末農民起義意義其次體現在對後世底層人民反抗統治階級提供了實例它帶有宗教背景因而發展迅速而且是漢蒙兩族的問題牽涉更多,它還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北伐重新建立起一個新的政權,給後世的改革提供了極佳的模板,具有很高的借鑑意義。

元末農民起義意義非凡,這次運動它不僅侷限於在那個時候產生一系列影響,改朝換代延續了中國長久以來的封建王朝的統治,而且還更深刻影響到後來中國很多革命運動,對於階級鬥爭途徑和方法的學習有很大的啓發意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