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劍閣道之戰是哪兩個國家參與的?雙方主將是誰

劍閣道之戰是哪兩個國家參與的?雙方主將是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劍閣道之戰是三國末期強魏對弱蜀的一次戰爭,是完成全國統一的前奏。司馬昭以鄧艾、諸葛緒牽制及阻遏姜維於橋頭以西至沓中地區,以關閉姜維大軍於無用武之地,使鍾會的主力得以越過漢中的陽安關口而直趨劍閣如入無人之境。又另派魏興太守劉欽預先攻取子午谷與駱谷的南口,襲擾漢中蜀軍側背,可說是籌謀周密,部署適當。可是由於諸葛緒的無能,而姜維實施機動的卓越,使司馬昭周密的戰略部署遭到破壞。由此可知,卓越的戰略計劃和部署,必須依賴優秀的將帥去執行,才能付諸實施,達到預期戰果。否則,儘管周詳地運籌帷幄之中,亦難決勝千里之外。

劍閣道之戰是哪兩個國家參與的?雙方主將是誰

從戰役指導上來研究,魏滅蜀之戰的關鍵點在於要迅速粉碎蜀漢邊防要地漢中的防禦,轉折點則是魏軍偷渡陰平。其特點是突然襲擊,實施山地進攻。姜維率蜀軍主力長期偏處沓中,使蜀漢北部邊防要地漢中的防務空虛,這就給了魏軍以可乘之機。司馬昭發現並利用了這個空隙,制定了直搗漢中的計劃。鍾會又不爲漢、樂二城所牽制,繞過二城直趨陽安關,因而使蜀軍陷入極其不利的境地。姜維及時地實施戰略機動,魏將諸葛緒沒能達到截斷姜維歸路的任務,使姜維僥倖地退守劍閣,堵住了這個漏洞,粉碎了司馬昭的進攻部署。

劍閣道之戰是哪兩個國家參與的?雙方主將是誰 第2張

從漢中正面來看,鍾會的大軍被阻,似乎是已經無隙可乘,無虛可蹈了。可是姜維忽視其他穀道空隙的防守,新的漏洞又被鄧艾找到,終於被魏軍出其不意地偷渡陰平,擊其空虛,衝入腹心,正符合了“以迂爲直,以患爲利”(《孫子·軍爭篇》)的原則,也扭轉了魏軍功敗垂成的不利態勢,使戰局急轉直下。因此,姜維對大山區的防禦部署和指導是有着重大失誤的。如果平時重視漢中正面的邊防籌劃,在部署山地防禦時,重視隘路設防,堵塞虛隙,像陰平這些虛隙之處,早就應該配備兵力。由於沒有照顧好全局與局部的關係,兵力部署不當,因而產生虛隙,終因一、二着之誤,全盤皆輸。而馬邈的不戰而降;諸葛瞻的未能速行據險,扼守隘路;劉禪的不能堅守待援,才使鄧艾冒險成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