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張愛玲爲何在小說裏八卦傅雷與成家榴的故事?

張愛玲爲何在小說裏八卦傅雷與成家榴的故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寫文章的人,很難贏得厚道的名聲。他們成天不是忙着出賣自己,就是忙着出賣別人。

瓊瑤的處女作《窗外》拍成電影名噪一時,結果因爲在作品裏面表現了她爸媽的嚴厲,糾結得幾乎不敢進家門;凌叔華的後人和虹影打官司的新聞,只是無數文人被起訴案例中的一個比較典型的事件。儘管如此,我得說,跟張愛玲比起來,他們全部是小巫見大巫。

張愛玲爲何在小說裏八卦傅雷與成家榴的故事?

張愛玲剛出道,就在一篇英文散文裏,刻畫了她父親的暴躁與虛弱,開始寫小說之後,她的那些親戚,從遠房的李氏族人到她舅舅她弟弟都在劫難逃。

張愛玲將寫作,視爲自己的宿命,認定一個寫文章的人,就不可能是個淑女或者紳士。所以不管她在親戚羣中怎樣被孤立,她倔強地依然故我,只有一次,她懊悔自己的出賣行爲,在將近四十年後,她在自己的一篇小說後面加了個後記,說“我爲了寫那麼篇東西,破壞了兩個人一輩子惟一的愛情,‘是我錯’。”

那篇小說叫做《殷寶灩送花樓會》,2013年3月份,張愛玲遺產繼承人宋以朗在《南方都市報》的文章裏石破天驚地告訴我們,《殷寶灩送花樓會》的男主角,那個神經質的音樂教授的原型,是著名翻譯家評論家傅雷。

張愛玲在小說裏八卦了傅雷與成家榴的故事。

宋以朗說張愛玲在1982年12月4日寫了一封信給他父親,信上寫道:“決定不收《殷寶灩送花樓會》進新小說集,《殷寶灩送花樓會》寫得實在太壞,這篇是寫傅雷。”

有點顛覆對不對?傅雷通過他悲壯崇高的譯作《約翰克里斯朵夫》,通過他苦口婆心的《傅雷家書》,通過他和妻子朱梅馥在“文革”初始時寧可玉碎不肯瓦全的自殺,成就了那樣一個高風亮節的形象,在張愛玲的筆下,卻變得這樣瘋狂而又可笑。

張愛玲爲何在小說裏八卦傅雷與成家榴的故事? 第2張

《殷寶灩送花樓會》說是小說,當散文看也可以,是第一人稱寫法,而且敘述者“我”就是一個名叫“愛玲”的作家。且說這日“我”閒居在家,突然有並不熟悉的校花同學抱花來訪,坐下來就說她的愛情,她與一個音樂教授羅先生戀愛始末。

這位羅先生,古怪、貧窮、神經質,但他在美國歐洲都讀過書,法文意大利文都有研究,對音樂史非常精通。他誰都看不起,對女人總是酸楚與懷疑的。但殷寶灩是個美女,是個離他很近很熱切地跟他學習音樂史的美女,他放棄了因爲害怕被拒絕先擺出來的那種酸楚懷疑,愛上了她。

她收到他與衆不同的情書:“在思想上你是我最珍貴的女兒,我的女兒,我的王后,我墳墓上的紫羅蘭,我的安慰,我童年記憶裏的母親。我對你的愛是亂倫的愛,是罪惡的,也是絕望的,而絕望是聖潔的……”

後來,他們談到他去離婚。一時離不掉,他倆都很痛苦。他絕望暴躁地在家中和妻子吵架,她被僕人請去勸架——過去他兩口子一吵架,女傭都是打電話找她來勸:“因爲,他只聽我的。”這次連老媽子都看不過眼了,說:“我們先生也真是!太太有了三個月的肚子了——三個月了哩”。

後來,殷寶灩離開羅先生,面對她的老同學,作家“愛玲”,淚水汪汪地說她是怕傷害到他的妻兒,才犧牲了自己的愛情。

按照張愛玲的寫作習慣,他們當然是有原型的,男主角我們已經知道,女主角則是一個名叫成家榴的女子。張愛玲給宋淇的信裏,也點明瞭這一點。

傅雷的兒子傅聰和傅敏接受記者採訪時都承認,他們父親的生命裏,出現過這位成家榴,她是個美麗迷人的女子,非常出色的女高音——與張愛玲文中所寫的“在水中唱歌,意大利的《哦嗦勒彌哦》細喉嚨白鴿似的飛起來”吻合。

傅敏回憶:“只要她(成家榴)不在身邊,父親就幾乎沒法工作。每到這時,母親就打電話跟她說,你快來吧,老傅不行了,沒有你他沒法工作。時間一長,母親的善良偉大和寬宏大量感動了成,成後來主動離開父親去了香港,成了家,也有了孩子。”

也與張愛玲所寫的不謀而合。

張愛玲爲何在小說裏八卦傅雷與成家榴的故事? 第3張

張愛玲也在給宋淇的信裏,說殷寶灩就是成家榴。她們曾經是同學。

每一條都對得上,張愛玲沒做任何技術處理,當事人幾乎是裸身出鏡,反應可想而知。張愛玲振振有詞地說,“是她要我寫的”,可是人家沒讓你寫成這副德性。

如前所說,張愛玲能懺悔,也算難得,可我仍有個疑問,張愛玲寫這篇小說,只是作家的積習使然嗎?該文發表於那篇署名迅雨的評論《論張愛玲的小說》之後,她知道迅雨就是傅雷嗎?如果她知道的話,那這個小說就有點報復的性質了。

1944年5月,署名迅雨的《論張愛玲的小說》在《萬象》上刊登,半個月後,張愛玲回敬了一篇《自己的文章》,爲評論裏批評的那幾篇小說辯護,11月,張愛玲在《雜誌》上發表《殷寶灩送花樓會》,時間點如此契合,讓人不多想都難。

所以,要說清傅雷和張愛玲的這場戰爭,還要從始作俑者——傅雷的那篇《論張愛玲的小說》說起。

傅雷一生眼高於頂,大部分人他都瞧不上,非常罕見地,他對張愛玲高看一眼,特地寫了篇《論張愛玲的小說》,還把她的《金鎖記》稱之爲“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穫”,柯靈將此稱之爲“老一輩作家關心張愛玲明白無誤的證據”,然而張愛玲卻大不領情,著文還擊不說,還像我們上篇裏所言,寫了篇陰陽怪氣的小說,大揭傅雷隱私,這篇出於十足的好心的評論爲何令愛玲小姐如此不忿?

文章的一開始,先誇張愛玲的作品是個奇蹟,奇到什麼地步呢?讓讀者能怔住,只能發點不着邊際的議論:“這太突兀了,太像奇蹟了。”這種情況下,傅雷覺得他有必要做一個言之有物的總結。

他首先給《金鎖記》以高度評價,稱之爲“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穫之一,頗有《狂人日記》裏某些故事的風味。”七巧的淪陷、掙扎、倒伏、覆滅,濃墨重彩的命運的陰霾,大開大合的悲劇意味,符合傅雷比較“重”的味蕾。他厚愛它到這種地步——開始對作者其他作品橫挑鼻子豎挑眼了,他不能容忍一個寫出這樣的偉大作品的作家,開自己的倒車。

他首先針對的,是《傾城之戀》。

張愛玲爲何在小說裏八卦傅雷與成家榴的故事? 第4張

傅雷首先對“幾乎佔到篇幅二分之一”的調情很不滿:“好似六朝的駢體,雖然珠光寶氣,內裏卻空空洞洞,既沒有真正的歡暢,也沒有刻骨的悲哀。”

在小說的最後,兩個人終於能夠“死生契闊,與子攜手”之際,傅雷對那段描寫仍然不滿:“當他(範柳原)說‘那時候太忙着談戀愛了,哪裏還有工夫戀愛?’的時候,他竟沒進一步吐露真正切實的心腹。‘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未免太速寫式地輕輕帶過了。可是這裏正該是強有力的轉折點,應該由作者全副精神去對付的啊!錯過了這最後一個高峯,便只有平凡的、庸碌鄙俗的下山路了。”

按照傅雷先生的想法,這段應該怎樣寫呢?暴風驟雨式的抒情,大段華麗的詩朗誦?對不起,這讓我想起瓊瑤,而上品的小說,總是把感情放在家常話裏,《紅樓夢》裏,賈寶玉聽到林黛玉的“葬花吟”,感慨生命的美麗與虛無時,不由心神相通,慟倒在山坡上,可是,接下來呢?他從山坡上爬起來,並沒有莎士比亞風地向林妹妹表達他的真知灼見,卻很“平凡地庸碌鄙俗地”說起昨晚那場官司來了。

傅雷的世界,必須有個緊繃繃的崇高的主線,看看傅雷在《巨人三傳》的譯者序裏的句子吧:不經過戰鬥的捨棄是虛僞的,不經劫難磨練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們的致命傷。”

這跟他的經歷有關。傅雷四歲時,他父親去世,他母親帶着他背井離鄉,遷往另一市鎮,有人讚揚傅雷的母親有遠見,給了傅雷更爲開闊的視野,但一個寡婦帶着孩子奔赴異鄉,十有八九是被族人欺負得呆不下去了,傅雷寫給他母親的信裏也證明了這一點。

寡婦熬兒,傅雷的母親對他期待甚高,傅雷在外面玩耍的時間長了點,他媽就用包裹皮兜起他,要把他扔河裏;他讀書稍有懈怠,他媽就把銅錢貼他肚臍眼上,上面點根蠟燭,燭淚落在他肚皮上,燙得他直哭——估計他當時還躺着;還有次把他綁在擺着父親靈牌的桌子前,要他對着靈牌懺悔。就這麼着,他媽有次對他失望,還拿起繩子要上吊。

在這種家庭暴力下長大的人,要麼很萎靡,要麼就是被鍛煉出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精神,傅雷屬於後者。

原名爲怒安的他,活的就是一股怒氣。

而張愛玲愛的,卻是參差對照,陰陽之間的那點豐富的灰,太純粹的愛情,太激烈的鬥爭,在她眼裏,都因失真而顯得薄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