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皇帝的剩飯哪去了?有的賞賜給其他人,有的則被倒賣

皇帝的剩飯哪去了?有的賞賜給其他人,有的則被倒賣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以食爲天,皇帝也一樣。身爲真龍天子、九五至尊,肩負國家社稷,日理萬機,皇帝的吃食自然是不能馬虎,一頓飯的菜量少則幾十道,多則上百道。這麼多飯菜,皇帝一人自然是吃不了的,那剩下的飯食都去哪了呢?

皇帝的剩飯哪去了?有的賞賜給其他人,有的則被倒賣

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經常能看到皇帝吃飯的情景,有的時候是自己吃,有的時候是到後宮和嬪妃一起吃,一張不太大的桌子上擺上十來道葷素相間的菜餚。這其實是與歷史有出入的,以最常見的清朝爲例,根據歷史記載,皇帝的標準御膳是每一餐七八十道菜,據說慈禧要有108道大菜,小菜、點心、水果不計。

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曾經寫道,大清朝沒落之時,宮內已經節儉了數倍的用度,雖然自己還是小孩子,但每月單是自己就要消費810斤豬肉和240只雞鴨,各種海味野味,各色點心隨時供應。沒落時期的「兒童套餐」都能消耗如此之多,曾經全盛之時的用度便可想而知了。

皇上不和女眷一起用膳時,身邊除了宦官,還可能會有留下來陪着的皇子或大臣。御膳端上桌以後,皇帝除了自己吃還有可能會給旁邊「聽賞」的這個人。皇上賞飯也是一種莫大的榮耀,必須要當場吃完,不管餓不餓、好吃不好吃,都要表現出非常幸福的樣子。除此之外,也可能賞飯給不在場的妃子、皇子,極少時候也打賞一下太監。

皇帝的剩飯哪去了?有的賞賜給其他人,有的則被倒賣 第2張

御膳一旦從桌上撤下,除了有可能被經手之人偷吃一些,剩下的便要流入民間了。流出的御膳按品相分爲三六九等,完好的自然是去了大酒樓。京城的一些大酒樓會打着請到了御廚的名號來吸引顧客,畢竟再有錢有勢的人也不能輕易吃到御膳。

可哪有那麼多御廚,而且宮裏待遇也不差,沒有哪個御廚會自降身價到一個飯館裏炒菜。這些有錢有勢的聰明人自然也知道這些,明白自己吃的是剩菜,卻還是爭先恐後的要一探究竟。這是源於普羅大衆對宮廷生活的一種嚮往和獵奇心理,而且御膳每道菜都是精品,味道也不差,這樣一來,有價有市,產業鏈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還有一些人吃皇帝的剩飯是爲了「龍涎」,認爲沾了皇帝口水可以考上狀元、平民變官等等。那些品相不好,或者加熱之後無法再擺盤上桌的,就會被賣給「黃牛」。黃牛把菜餚混合,再加工成一大鍋粥或湯菜,一個大子兒可以撈一勺,窮人也吃得起,如果撈上塊像樣的肉就算賺了,沒撈着也算吃過御膳了。

皇帝的剩飯哪去了?有的賞賜給其他人,有的則被倒賣 第3張

這種倒賣御膳的行爲在明清時期最爲盛行,據野史不完全統計,靠着這條產業鏈賺錢的人,在最頂峯時期竟然達到了一萬人。從太監、宮女,到酒樓老闆,再到民間小販,三教九流都混跡其中,可見其中利潤之龐大。這個產業一直持續發展到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時期才逐漸消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