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封邦建國是在什麼背景下形成的?有着什麼樣的效果

封邦建國是在什麼背景下形成的?有着什麼樣的效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周一代,分封的諸侯國數量尚且無人知曉。《呂氏春秋·觀世》中曾經講:“周之初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服國”是那些擁有合法地位,生活在疆土四面八方的地方勢力即方國。這個方國的具體方位,和民族組成,就連天子所分封的“四百餘”正規諸侯之中,絕大部分也不知道是哪些子孫與功臣,從現存史書上所能夠查找的有名有姓有地址的諸侯尚不足一百個。據《旬子·行效》載:周初分封71國,其中同姓諸侯有管、蔡、魯、衛、晉、燕等53國,異姓諸侯有齊、宋、楚、越、陳、杞等10餘國。

按照當時的規定,作爲“大宗”的周天子所有的嫡庶子弟都要分封,而且凡屬於姬姓的周王室親族,每人都可以從天子手中得到一塊土地,並在那裏建立封邑!

由於大大小小的封國太多,中央王室也可能有專門的機構和官員記載此事,但有關史籍最後有可能消滅在歷史煙塵中了。

歐洲許多國家一直在推行爵位制度,直到現在,英國、荷蘭、西班牙等國仍然保存有爵位。其實,古代中國很早就實行了爵位制度,而且比歐洲要完善得多。

封邦建國是在什麼背景下形成的?有着什麼樣的效果

周王朝當年實施分封制度的時候,一般都是嚴格按照宗法體系上嫡庶親疏的不同和根據異姓文臣武將的功勞大小來分封,故在封國面積的大小與政治地位的高低上有明顯區別。否則,周天子“一碗水”很難端平,也不能端平。爲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周公從操作技術的角度,並根據宗法制的嫡庶關係,將封國國君們的爵位分爲“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這叫“五等封爵制”。看到史書經常有魯公、晉侯、鄭伯、楚子、許男等不同的稱呼,即屬於諸侯國中不同的爵位等級。五級以下還有第六級“附庸”,故附庸國的面積很小,只能附屬於附近較大的封國。

通過上述層層分封的辦法,周天子便建立了從上到下的以周王室宗族爲中心的姬姓家族聯合異姓貴族對全國土地和人民的統治權,同時也完成了財產和權力在統治階級內部的瓜分。各方諸侯以周王爲共主,對周天子有朝拜、納貢賦、供勞役、助出征等義務;周王將土地和人民賜與諸侯,既有保護諸侯權利的義務,也有剝奪諸侯爵位、削地和貶爵的權力。西周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王權要比夏商集中得多,對鞏固西周王權有積極作用;但諸侯國也有其相對的獨立性,終於造成後來春秋戰國時期王權的衰落和諸侯權力的膨脹。

封邦建國是在什麼背景下形成的?有着什麼樣的效果 第2張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都是一個個縱橫上萬平方公里,擁有大小城池無數的龐然大物。在激烈戰鬥中,作戰國往往動輒便是戰車千乘、虎賁幾十萬人的龐大陣勢。

即使一等公國按《禮經》所言爲100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湖北省縣域下面的一個或半個鄉鎮。四等子國爲25平方公里,其面積相當於中國農村中的幾個行政村,不少封國甚至只是一個孤零零的城鎮。雖然封國的國君都被稱之爲“諸侯”,但實際上他所能管轄的地盤卻不過是如今的一個鄉村而已。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兼併戰爭烽火不斷,幾乎幾天之間即可以破滅一個國家。按照當時的交通運輸條件與戰役展開速度,只有那些袖珍型國家纔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被徹底征服。

周王朝的封國這麼小,一是作爲食邑,數十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土地與人口資源,可以滿足一個諸侯家庭基本的經濟生活與精神享受的要求;二是國土資源有限,分封卻是子孫們千秋萬代不能窮盡的事情,先把面積搞小一點,有利於今後不斷地分封;三是如果封國過於遼闊,土地、人口、礦產等戰略資源太多,久而久之有可能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必然危及整個中央政權的安全。

封邦建國是在什麼背景下形成的?有着什麼樣的效果 第3張

周王朝的先人就曾經從地處邊陲的諸侯國,不斷壯大發展成爲剪滅商朝的主要策源地,在歷史的經驗面前,高層決策者知道,分封制的實質就是給地方放權,必須堅守一條非常清晰的低線——即非特殊情況,受封的諸侯國一般只能讓其安逸於日常比較闊綽富足的生活,而無法積累必要的財富以萌生出“替天行道”做“天子”的慾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