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孔子義利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詳解其思想

孔子義利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詳解其思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孔子義利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最主要的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內容,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孔子所謂“義”,是一種社會道德規範,“利”指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謀求。在“義”“利”兩者的關係上,孔子把“義”擺在首要地位。他說:“見利思義。”要求人們在物質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應該考慮怎樣符合“義”。

他認爲“義然後取”,即只有符合“義”,然後才能獲取。孔子甚至在《論語·子罕》中主張“罕言利”,即要少說“利”,但並非不要“利”。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幹不符合道義的事而獲得富貴,就如同浮雲一樣,不屑於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

孔子義利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詳解其思想

在他的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孔子還認爲,對待“義”與“利”的態度,可以區別“君子”與“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義”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養的“小人”,則只知道“利”而不知道“義”。這就是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有人認爲孔子既然重“義”,則勢必輕視體力勞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論語》中記載他對想學農的弟子樊遲十分不滿,罵他是“小人”,這是因爲孔子認爲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擔的是更大的責任。他要讓他的學生成爲價值的承擔者而不是一個農民。

由於孔子保守的政治態度,因此對待經濟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初稅畝”,從法律上承認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時代的重大經濟改革;但是據《左傳》說,孔子修《春秋》時記載“初稅畝”,目的是批評其“非禮也”。而民衆若不富足,國君就不會富足。

孔子義利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詳解其思想 第2張

在《論語·堯曰》中還記載,孔子主張“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對民衆有利的事情纔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張賦稅要輕一些,徭役的攤派不要耽誤農時。

《論語·述而》記載,孔子還對當時的爲政者進行說教,要求爲政者不要過於奢侈,要注意節儉。他說:“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同時,還主張“節用而愛人”。這裏麪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運用於經濟領域。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