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王羲之《行穰帖》:筆畫厚實,不顯鋒棱,有篆籀意味

王羲之《行穰帖》:筆畫厚實,不顯鋒棱,有篆籀意味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行穰帖》爲唐代雙鉤廓填王羲之草書作品,2行,15字。《行穰帖》筆畫厚實,不顯鋒棱,有篆籀意味。字勢一瀉而下,體格開張,姿態多變。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釋文

足下行穰,九人還示應決不?大都當任。

王羲之《行穰帖》:筆畫厚實,不顯鋒棱,有篆籀意味

考釋

參照唐代張懷瓘《右軍書記》所錄“足下行穰久人還竟應快不大都當任縣量宜其令(闕二字)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一帖相比較,《行穰帖》摹本墨跡,僅是唐內府本《行穰帖》著文的片段。

書法賞析

筆勢雄秀

《行穰帖》頗有雄渾圓融之氣。雄渾是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元代趙孟頫在《蘭亭十三跋》中寫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爲師法”,突出“雄秀”二字,可謂得其綱要。書法須有靈,有朝氣,才能雄秀兼善,即所謂力與美的兼備。古法雄而不秀,或秀而難雄者,因而王羲之書法新體之變,是質的變化。

王羲之《行穰帖》:筆畫厚實,不顯鋒棱,有篆籀意味 第2張

書風開張

《行穰帖》爲王羲之草書中最爲奔放爽暢之作,顯示着其書筆勢由內擫向外拓的跡象。其字與字大小懸殊前所未見,且字勢一瀉而下,體格開張,姿態多變,開王獻之“尚奇”書風之先河。

魏晉筆法

書法家及書法理論家陳振濂將《行穰帖》與《喪亂帖》、《孔侍中帖》諸帖看做是“忠實派”唐摹本,並評說:《行穰帖》“留下了最真實的‘晉帖古法’‘魏晉筆法’的線條形態,其它反映出了真實可信的‘魏晉筆法’的本相來。”

陳振濂從《行穰帖》等帖分析:首先,用筆皆多用筆尖刮擦,基本上少用“筆肚”,更不用“筆根”。此外,在線條運行時皆取“衄扭”“裹束”“絞轉”之法,而決無“萬毫齊力”“平鋪紙上”的現象。這應該與單勾執筆、低案低座有關,也與筆毛的硬而瘦有關;它與後來的高案高座而用軟羊毫,不是出於同一種思考方式與行爲方式,當然更不宜簡單比附與套用。

王羲之《行穰帖》:筆畫厚實,不顯鋒棱,有篆籀意味 第3張

再者,在《行穰帖》這幾種帖中,線條外形呈“腰鼓型”“香蕉型”或非常規形狀的情況甚多,表現在“晉帖古法”中,許多線條用筆是豐富多變,而不僅僅是限於幾種固定不變的成法的。這與宋元蘇軾、趙孟頫以降的平推平拖只注首尾頓挫的技巧動作,更是不同。唐楷盛行以後書法用筆線條,是注重頭尾頓挫回鋒,但在行筆是則大抵是平推平拖順暢帶過;而唐楷以前的“晉帖”,其線條特質卻是不限於頭尾而是隨機進行頓挫而較少用“推”“拖”平行之法;更進而論之,也不僅僅是在線條頭尾或中段隨機進行頓挫提按、也有不斷變更行進方向與筆毫狀態的“衄扭”“裹束”“絞轉”等諸多技巧。

在陸機《平復帖》中,還因爲線條短促而不甚明顯;在王獻之《鴨頭丸帖》與王珣《伯遠帖》中,卻是淋漓酣暢地凸現出來,從而使出於推想的“晉帖古法”“魏晉筆法”,有了一個最形象的註腳、一個最直接、最清晰可按的例證。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