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明代畫家仇英《柳下眠琴圖》簡介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明代畫家仇英《柳下眠琴圖》簡介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柳下眠琴圖》是中國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生活寫實的紙本粗筆水墨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明代畫家仇英《柳下眠琴圖》簡介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該圖描繪一位頭上綁着折巾的士人倚靠着琴,正在休憩着,他前面放着一張白紙,似乎準備一有靈感就填上詩詞。坡下有一名童子正負笈前來。該圖的構圖是採邊角取景的方法,只畫山坡的一角,松樹則從左下延伸到右上,山坡及松樹剛好形成兩條對角線,而人物則被包覆在其中一個三角形內,形成穩定的三角形構圖。

畫作內容

畫中一位寬袍帶巾的人,靠在一張古琴上,似乎在休息。畫中的人,也許是文人,也許是隱者。他的面前有一卷紙,是琴譜,還是詩稿,不得而知。一個書僮正揹着一個包,從山下走過來。

創作背景

仇英畫過許多帶有一定情節性的人物畫,如《春夜宴桃花園圖》《竹庭古玩圖》《子路問津圖》《琵琶行圖》等,《柳下眠琴圖》也是其中之一。此圖表現文人遊冶山林、耽情琴書的雅興逸趣,屬生活寫實作品。該圖創作於作者晚年時期。

藝術鑑賞

構圖

整幅畫的構圖十分協調,側重於下端和左側,右側留有較大的空曠,給人以遐想的餘地,有一種飄然出塵的野逸之趣。而整幅畫的景物,是兩樹老柳、老幹斜出,上面又長出新枝,柳條迎風、柳葉舞動,神清氣爽,讓人有其他的山與石都已經不重要了的感覺。

技法

該圖中柳樹枝幹曲折,近馬遠手法,清麗飄逸。人物豐邈瀟灑,神態怡然。人物形象造型準確,線條流暢,寥寥數筆把人物刻畫得十分精細入微,尤其是一侍童負書篋側首回頭那一瞬間,描繪得十分逼真生動,栩栩如生,說明作者善於捕捉人物的形象和神態,有別於時流的板刻習氣。山石用雄渾剛健的斧劈皴法,遠山淡墨刷染,柳葉用雙勾,均源出李唐、馬遠的體系。總體來說,此圖畫筆疏放酣暢,格調閒適。

明代畫家仇英《柳下眠琴圖》簡介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第2張

歷史傳承

此畫歷經清王養度、吳大激,近人龐元濟收藏,流傳有緒。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重要展覽

2015年11月10日,“十洲高會——吳門畫派之仇英特展”在蘇州博物館舉辦,《柳下眠琴圖》在其中展出。

作者簡介

仇英(約1505—1552年),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寓居蘇州。初爲漆工,後改學繪畫。移居蘇州後得識文徵明,並拜周臣爲師,主宗南宋“院體”,形成以嚴謹勁利爲主調的藝術風格。中年時畫名漸起,經常接受富商和收藏家邀請,至其家中作畫。嘉靖十六年(1537年)應崑山鑑藏家周鳳來延聘居其家六年。

爾後又至嘉興大收藏家項元汴家作畫,長達十餘年,其間廣泛接觸、觀摩和臨摹古代名跡,技藝大進,尤其在繼承唐宋傳統的工筆重彩人物和青綠山水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晚年與文徵明父子及其門生交往密切,又吸取了“吳派”文人畫之長,使作品增添了清雅的氣息。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