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文化名家 > 龔鼎孳有哪些軼事典故 龔鼎孳跟妻子是怎麼認識的

龔鼎孳有哪些軼事典故 龔鼎孳跟妻子是怎麼認識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妻子軼事

顧眉,字眉生,秦淮名妓,人稱橫波夫人,後爲龔鼎孳寵妾。秦淮諸豔皆是色藝雙全能詩善畫之人,更爲難得的是她們的民族氣節,巾幗不讓鬚眉,令時常往來的一干名士汗顏。龔鼎孳大顧眉四歲,年輕有爲。龔鼎孳二十歲就中了進士,外放到蘄水做縣令。那一年他北上過金陵,如此認識了顧眉。

龔鼎孳登上眉樓,遇見了名妓之一的顧眉,就一見鍾情。這個小他四歲的女人,此後成了他畢生最愛。

龔鼎孳有哪些軼事典故 龔鼎孳跟妻子是怎麼認識的

“一世二世孤苦伶仃,三世四世漸有書生,五世出一高僧,六世車馬盈門……十三十四兩代翰林”。——清代廬州城內關於龔家的民謠。

時光倒回那一年的春天。龔鼎孳離開湖北,前往京城赴任,途經六朝煙水之地:金陵。金陵,這座與北方皇城遙遙相對着的江南城市,瀰漫着文雅而香豔的氣氛。所謂“欲界仙都,昇平樂國”,是每個文化人嚮往的勝境。不僅氣候溼潤宜人,景色秀麗,物質繁華,更重要的是,這裏聚集着全國最美麗最有風情和才華的女人——秦淮河畔的名妓們。

在金陵,最好的時光是夜晚:“每當夜涼人定,風清月朗,名士傾城,簪花約鬢,攜手閒行,憑欄徒倚。忽遇彼姝,言笑宴宴。此吹洞簫,彼度妙曲,萬籟俱寂,游魚出聽。洵太平盛事也。”

外有虎狼,內有流民,局勢不太平,士大夫們卻大都仍在享受着太平的奢華。名妓文化與名士文化成了社會上兩道奪目異色。名士詩酒風流,文采與清談共舉,名妓高張豔幟,才華與美貌並重,二者惺惺相惜,水乳交融,不論談政治,談戀愛,抑或談詩論文,都在這秦淮河畔一座座精巧華麗的小樓裏。“復社四公子”就是常客。如今,又多了一個政壇新秀,未來“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龔鼎孳。

顧眉原名媚,字眉娘,後改名爲顧眉。據著名風流浪蕩子弟餘懷的記載:“莊妍靚雅,風度超羣,鬢髮如雲,桃花滿面。弓彎纖小,腰肢輕亞。通文史,善畫蘭……時人推爲南曲第一。”

她住的地方叫作“眉樓”,“綺窗秀簾,牙籤玉軸,堆列几案;瑤琴錦瑟,陳設左右,香菸繚繞,檐馬叮噹。”時人戲稱之爲“迷樓”——隋煬帝在江南建造的豪華宮殿,據說是仙人進來,都會迷失本性的地方。

在金陵那些奢華的宴席上,沒有顧眉,舉座就愀然不樂。受歡迎到這個地步,靠的當然不僅僅是容色。這位嫵媚多才,長袖善舞的名妓,名聲如日中天,也有她自己的煩惱,也是秦淮河畔所有煙花女子的共同煩惱:終身如何?沒有誰想一輩子沉淪這裏,總該找個好人家,做妾侍也無妨,要堂堂正正安安穩穩地過下半輩子。

龔鼎孳有哪些軼事典故 龔鼎孳跟妻子是怎麼認識的 第2張

顧眉裙下之臣多不勝數,相傳更有人爲得不到她的愛而自殺。然而,過慣了奢華生活,一般家境的人她無法下嫁,有錢有勢的人,又多半傖俗不入她的法眼,或者乾脆就是個實在不想近身的糟老頭子。就在這無可奈何之際,天上掉下個龔鼎孳,年貌相當,溫柔多金,還有似錦前程。兩人頓時好得如膠似漆。

龔鼎孳在愛情方面,也有着他人萬萬不及的大膽。時代風氣使名士美人相得益彰,但玩玩可以,真要把一個妓女娶回家,大部分讀書人還是不願意的——再會畫蘭花也是妓女啊!有損其名聲與仕途。比如陳子龍,就謝絕了柳如是的熱烈追求,使得小柳只得轉而去追求老頭兒錢謙益。董小宛更慘,孤身弱女,亂軍之中狂追冒闢疆數千裏,勉勉強強換來個妾侍名分,二十幾歲就過勞死了,死後冒公子寫文悼念,口口聲聲還在強調自己的不得已。卞玉京苦戀吳梅村一輩子,他一輩子硬是沒娶她,在明朝不娶,在清朝還是不娶。

龔鼎孳就不理這套,與顧眉相好沒多久,他便鄭重地把一首求婚詩呈在妝臺之上:“腰妒楊柳發妒雲,斷魂鶯語夜深聞。秦樓應被東風誤,未遣羅敷嫁使君。”這時候,猶豫的反倒是顧眉了。可能她還年輕,還沒享受夠這蜂圍蝶繞的驕傲,像名貴的牡丹花,被恭維着逢迎着,一句話一個眼色就能撥弄得許多人神魂顛倒,種種日常行動和戀愛中的自由,名妓生涯有苦楚,與良家婦女相比,另樣的快樂可也多得很。又可能,像她這樣年紀輕輕就久歷情場的女人,對一切山盟海誓都本能存疑……總之,她只是應景地含糊地先答應下來。實際上,自龔鼎孳離開後,她仍玲瓏地在秦淮河畔與各色人等周旋物色着。

別後魚雁來往,龔鼎孳寫了無數熱烈的情詩,後都收在自傳性傳奇《白門柳》裏。今天展讀,只見一片濃郁化不開的愛意。

初見,他筆下的她是這樣的:“曉窗染研注花名,淡掃胭脂玉案清。畫黛練裙都不屑,繡簾開處一書生。”原來顧眉也喜作書生打扮,香閨之中,書案明淨,襯着個素淡文雅的人兒,和尋常脂粉多麼不同。他有着獲紅顏亦獲知音的喜悅。

日日繾綣,他暗裏發下誓願:“搓花瓣、做成清晝。度一刻、翻愁不又。今生誓作當門柳,睡軟妝臺左右。”詞風熾烈,有着小兒女初墜情場的天真癡纏,實打實是爲正人君子所不齒的豔詞。如果說這還只是牀弚間的情不自禁,這一首:“手剪香蘭簇鬢鴉,亭亭春瘦倚欄斜。寄聲窗外玲瓏玉,好護庭中並蒂花。”就更顯出滿心的憐惜,真愛一個人時,那愛意中肯定是存着憐的,總覺得對方在這寬廣冷酷的世界是如此柔弱,想要好好地護着她,離開她就覺得很不放心。

“才解春衫浣客塵,柳花如雪撲綸巾。閒情願趁雙飛蝶,一報朱樓夢裏人。”進京後的龔鼎孳有兩副嘴臉,一副放在政壇,對敵人如秋風掃落葉,另一副面對遠在南方的戀人,如春風溫柔,如春水纏綿。在這種感情攻勢下的顧眉,心思也不知不覺地融化了。也就在這段時間,她偏偏又碰上了一場飛來橫禍。

眉樓的客人之中,還有一位從浙江來的“傖父”,粗俗不通風情之人,卻是南京兵部侍郎的侄子,這位二世祖當時被顧眉應酬得還行,正歡喜中,卻發現美人對另一位“詞客”——據孟森先生考證,就是後來爲顧眉自殺而死的劉芳——更加寵愛,於是醋性狂性大發,和另一位被冷落的客人合謀,誣陷劉芳偷了他的名貴酒具,一狀告到官府,其意是想讓顧眉也被官府傳訊,折騰她個沒臉見人。

顧眉再精明能幹,也着了慌,幸虧她的男粉絲們紛紛出面幫忙擺平。餘懷發揮文人特長,寫下鏗鏘有力的檄文,公告天下——天下人哪管這事,主要是給一幫閒得發慌的文人及官僚們看。正好餘懷做過南京兵部尚書的幕僚,“傖父”叔叔顧及這層上下級關係,就把侄子痛斥一頓,攆回老家去了。又由陳則樑出面,讓顧眉擺酒給“傖父”陪了情,一場鬧劇纔算收場。

龔鼎孳有哪些軼事典故 龔鼎孳跟妻子是怎麼認識的 第3張

事情過後,還是陳則樑,復社名士,顧眉剛出道時就結下的藍顏知己,苦口婆心地勸說顧眉,人世艱險,如此下去不是了局,趕緊擇善而嫁了吧!陳則樑也有意思,暗戀顧眉半生,始終把自己放在“至交”和“閨密”的位置上,不管他怎麼想的吧,出於無奈還是自願,此刻說出這番話來,也頗令人敬佩其風度。顧眉也深知此話爲苦口良藥,加上才吃了一嚇,浮華心性爲之一斂。就此果斷決定:嫁給龔鼎孳吧!數來數去,也就屬他條件最合適,看上去也最實心實意的了。

崇禎十二年的七夕,二十五歲的龔鼎孳向二十一歲的顧眉流露出求婚之意。崇禎十五年初,因爲龔鼎孳尚在京城任職,她先充任金陵外室,一年之後,她翩然來京團聚。

崇禎十五年秋,顧眉關掉眉樓,離開金陵,千里迢迢北上投奔情郎。此時,李自成、張獻忠的部隊已經攻近北京,後金的大軍也已經壓至山海關。一個從小錦衣玉食且裹着小腳的年輕女子,要在這一片兵荒馬亂之中跋涉,也真是勇氣十足。

顧眉在路上足足走了一年,纔到達京城,滿身塵土、蓬頭垢面地與龔鼎孳相見。因爲時亂,龔鼎孳的原配夫人及兒女都留在合肥,他獨自在京,以諫官的卑小職位,連挑當朝大佬,最孤立無援之際,得顧眉不顧死活地來到身邊,自是欣喜若狂,感激不盡。也就悍然不顧物議,把這青樓女子給娶了,由此被政敵彈劾而貶官,他卻坦然說道:“翦豹天關,搏鯨地軸,隻字飛霜雪。焚膏相助,壯哉兒女人傑。”國勢危急,風刀霜劍中,是那位女士,在鼓勵和支持着我呀!

顧眉到京五十天後,龔鼎孳便被關進了大牢。明朝獄事之黑暗慘酷,龔鼎孳又是因彈劾權貴入獄,更顯情勢不妙。顧眉不怕受牽連,一直在獄外等他出來。她的堅守給了龔鼎孳莫大的勇氣。

“一林絳雪照瓊枝,天冊雲霞冠黛眉。玉蕊珠叢難位置,吾家閨閣是男兒”。“九閽豺虎太縱橫,請劍相看兩不平。郭亮王調今寂寞,一時意氣在傾城”。龔鼎孳獄中寫下的詩詞,都在感念着顧眉,說她有男兒的氣概,說她的俠義與深情,比及從前太平時光那些情詞,多了許多患難與共的凝重。

崇禎十七年二月,龔鼎孳出獄,在贈顧眉的詞中他寫到:“料地老天荒,比翼難別。”生死不渝的牽絆,從此正式建立。回想龔顧二人的姻緣,或許曾有着風月場上的輕佻與計量,不能否認,更有着那個時代其他名士美人間難以企及的真與誠。這真誠,是被歲月考驗而沉澱下來的。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冒闢疆與吳梅村兩位,怕煙花女子壞了自己前程,卻終身在功名路上奔波得辛苦萬分,收效甚微。渾不吝的龔鼎孳,倒是一路青雲直上。

但是兩個人的好日子沒過上多久,局勢動盪,李自成攻城,崇禎帝自縊,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朝的官員們有三種選擇,逃跑、投降或者殉國。龔鼎孳選擇了投井,但事實上,龔鼎孳不是真的投井,只是避禍,那原是一口枯井,他帶着顧眉躲在裏面。

從井裏面出來後,龔鼎孳投降了大順軍,接受直指使之職,巡視北城。不久,大順政權失敗,龔鼎孳又投降了清朝。投降之後,龔鼎孳根本談不上有什麼仕途。有人罵他是“明朝罪人,流賊御史”,又有人說他在江南千金置妓。在這個時期,龔鼎孳還留下了很多與顧眉一起生活的詩句。雖然外面動盪不安,但是那段時光對龔鼎孳和顧媚來說應該是段猶如神仙眷侶般的日子。龔鼎孳的放浪形骸,屢屢成爲公衆攻擊他的口實。

順治十四年十一月初三,是顧眉三十九歲的生日。這個時候正巧他們二人北上路過金陵,因此顧眉特意請來曲中姐妹一聚。顧眉從嫁給龔鼎孳那一天起就想給他生一個兒子,這是她多年的心願,但是卻一直都沒有實現。順治八年,他們居住在西湖邊上,顧媚經常去廟裏燒香求子,可惜顧眉最終還是沒有如願以償,沒有求到兒子。四十歲那年,她生下一個女兒,數月後出天花不幸夭折。

顧眉唯有依憑龔鼎孳的愛而活着。他幫她掙來了一品誥命的頭銜,據說這頭銜本來屬於正室童夫人,但是,童夫人說,我已在前朝兩度受封,這次封賞,讓給顧太太也可。四十五歲那年,顧眉去世,相對於她風雨飄搖的姐妹,這已是善始善終。

家鄉軼事

少年聰穎

在安徽合肥,關於龔家的故事很多,不僅坊間口口相傳,而且還收集在有關故事集裏。

在龔大塘採訪時,聽到老輩人講的兩個龔大司馬對“對子”的故事很有味道,一個是誇他從小就是神童,一個是損他徒有虛名。

據傳龔大司馬小時候非常聰明,讀書過目不忘。有一年,其父送他去趕考,當時考生很多,要按順序排隊入場。由於他年幼人小,父親只好將他架在頸脖上。輪到他時,主考大人見是一個小孩騎在大人脖子上,問明情況,隨口出了一聯:“小學生將父作馬。”他不假思索地答道:“老大人望子成龍。”因爲考生很多,他好奇地東張西望,主考大人又從《孟子》“古之爲市者”句中出了“以左右望”一句爲上聯叫他對,他以《中庸》中第二十二章末尾一句“與天地參”來對答,非常貼切。這則故事至今仍爲人樂道。

龔鼎孳有哪些軼事典故 龔鼎孳跟妻子是怎麼認識的 第4張

另一則故事說龔大司馬有一年衣錦還鄉,前呼後擁好不威風。快要進入合肥城門口時,馬路中間有一個八九歲的小孩在用石頭疊橋玩耍,旁若無人。差役上前一腳踢翻幾塊石頭,喝叫小孩快快讓路。這個小孩站起來質問差役:“爲什麼要踢我的石頭?”差役大聲喝道:“龔大司馬到此,你小孩膽敢攔路,真是該打!看你是小孩,就免一頓打,快快滾開!”小孩不服氣地說:“要我讓路不難,你去請龔大人下轎來見我,我出個對聯,他若能對出,我就給他讓路,不然請他另走別處。”龔大司馬要小孩當面出上聯,小孩不假思索隨口唸出:“踢去壘橋三塊石。”龔大司馬搜腸刮肚,思索半天,一時竟對答不出,只好吩咐差役改道回府。

龔大司馬回到府裏後悶悶不樂,茶飯不思,他姐姐來看他,問他有什麼不樂意的事情,爲何心中不快?他把路遇小孩攔道出對聯的事說了。他姐姐問明小孩出的上聯後,就對他說下聯可對:“剪開出路二重山。”

龔大司馬一聽姐姐對的下聯真妙,喜不自勝。第二天又坐着轎子到了那裏。小孩正在等他,問他是否對着下聯了。龔大司馬說昨天自己心裏煩亂,一時沒有想出,這上聯有什麼難對的,說着就念出下聯。小孩一聽哈哈一笑,說這不是你對的,而是一個女子對的。龔大司馬問何以見得,小孩說只有女人常用剪子,“剪”字應當換個“劈”字,“劈開出路二重山”才貼切。兩座山連在一起,用剪子能剪開嗎?我只知道劈山開路,沒有聽說過用剪子剪開山的。龔大司馬聽了小孩的話,羞得滿面通紅,再也無話可說了。

龔鼎孳有哪些軼事典故 龔鼎孳跟妻子是怎麼認識的 第5張

龔灣巷在安徽省合肥市,龔大塘的出口處就是永紅路,過去叫“龔灣巷”。龔家在合肥是大戶人家,關於他們的故事自然也很多,最著名的就是“龔萬巷”的故事。合肥市文化館編著的《合肥民間文學》講述了“龔萬巷”的由來。

當年這裏曾居住着兩戶相鄰的人家。一家姓龔,家主爲朝廷重臣,人稱“龔大司馬”;另一家姓萬,家主爲地方權貴,人稱“萬大老爺”。這兩戶人家雖相鄰多年,但並不來往。好歹是左鄰右舍,各走各的門,各用各的竈,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無事。

龔鼎孳有哪些軼事典故 龔鼎孳跟妻子是怎麼認識的 第6張

孰料這年,龔、萬兩家同時大興土木,翻建房屋,均欲將各自山牆向外延伸,以擴大房基,結果引發了爭吵。你不允我不依,一時間吵得天昏地暗,直吵到縣衙老爺那裏。龔、萬兩家都是有權有勢的人家,縣衙老爺乃七品芝麻小官,豈敢輕易判決,以致官司遲遲沒有結果。

龔家氣憤難忍,派管家人持書星夜趕往京城,稟報龔大司馬,希求龔大司馬出面干預,以振族威,出掉這口怨氣。遠在京城的龔大司馬接到家書後,起初確也很氣惱,好在其婦人乃一知書明理之人,聞情後淡淡一笑而勸道:“相鄰相爭,只爲一牆,何值如此。汝乃朝廷要臣,官居高位,對此區區小事,當大度纔是,讓人幾尺何妨?”

龔大人聞妻言之有理,頓時息怒,隨即付書一封,交管家人帶回。龔家人接到龔大人來書,拆開一看,見書僅詩一首。詞曰:“千里來信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還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龔家人見言,皆息怒默語,悄悄將與萬家相鄰的山牆拆除退後三尺。

龔家一反當初的舉動,使萬家很受震動,愧疚之餘,也仿效龔家做法,主動將與龔家相鄰的山牆退建三尺。這樣一來,使得龔、萬兩家宅居間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人們便把這條巷道稱爲“龔萬巷”,叫來叫去叫白了,就成了後來的“龔灣巷”了,即如今的“永紅路”。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