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九鼎在哪裏 九鼎的故事

九鼎在哪裏 九鼎的故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九鼎,不僅是中國的代名詞,還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同時也是夏、商、周朝三代奉爲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傳說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九鼎,象徵九州。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爲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雖然在最早記錄九鼎的《左傳》中沒有找到關於大禹熔青銅的記載,但是有提到說:在鼎上刻畫有九州圖,其實就是象徵天下九州都是夏朝的,如此雄心豪邁的氣魄也成就了 "九鼎"成爲夏朝的鎮國之寶。

綜合兩個故事我們都會發現,無論是熔銅還是刻九州,最後的鼎指的都是一座鼎,但是九鼎到底是一鼎還是九尊鼎還有待考證。

歷代承襲

夏朝

九鼎,據傳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後,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九鼎,鼎象徵九州。商代時,對錶示王室貴族身份的鼎,曾有嚴格的規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時行九鼎大禮。因此,‘鼎’很自然地成爲國家擁有政權的象徵,進而成爲國家傳國寶器。

商朝

商湯逐走夏桀後,將九鼎遷至其都。盤庚定都於殷後,九鼎遷移至此。

西周

周武王滅商後,曾公開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後,周公旦營造洛邑,將九鼎置於該城,並請成王親自主持祭禮,將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史記周本紀載:成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

東周

東周開始後,周朝王室衰落,各諸侯開始覬覦王權。周定王時,楚莊王首次於洛邑“問鼎之輕重”,被周大夫王孫滿駁回。後楚靈王一度也動心問鼎,因國內發生叛亂,未果。(八年,伐陸渾戎,遂至洛,觀兵於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楚王乃歸。)

秦惠王時,張儀制定策略,希望能奪得九鼎以九鼎方位圖號令諸侯,楚頃襄王、齊國國王亦希望爭奪寶鼎。周赧王周旋於兩國以及魏國、韓國之間,令其相互制約,得保九鼎不失。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國攻佔韓國重鎮宜陽。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賁一班勇士到宜陽巡視,然後直入洛陽,以窺周室。周赧王遣使郊迎,秦武王直接入太廟明堂中欲窺九鼎。秦武王圍着九鼎觀覽一番,讚歎不已。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嘆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守鼎的官吏說:“此武王定鼎於此,未曾移動,每鼎有千鈞之重,無人能舉。”秦武王盡平生之力,將鼎擡離地半尺。正要邁步,不覺力盡失手,鼎墜於地,正壓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聲,將脛骨壓斷。衆人急忙把他扶歸公館,秦武王疼痛難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氣絕而亡。秦武王即位時曾言:“得遊鞏、洛,生死無恨。”今日果然死於洛陽。武王竟至周,而卒於周。其弟立,爲昭王。秦昭襄王在位時期,周赧王駕崩,周民遂東亡。秦取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於憚狐。後七歲,秦莊襄王滅東周。東西周皆入於秦,周既不祀。

 秦朝

據說,秦滅周後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咸陽。但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說九鼎沉沒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潛水打撈,結果徒勞無功。也有史學家認爲,九鼎並非是九個,而是隻有一個,因爲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簡稱九鼎。

九鼎在哪裏 九鼎的故事

  泗水撈鼎畫像磚

重鑄

後世帝王亦曾屢次重鑄九鼎,以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寧四年兩次最爲有名。

武則天登基後的女皇要利用儒、佛、道的思想來鞏固地位。制禮作樂,向來是帝王的能事。武則天享明堂、置七寶、封神嶽、作大樂、鑄九鼎。九鼎是古代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相傳禹鑄九鼎,以象九州。武則天知

武則天重鑄九鼎九鼎難求,遂重新鑄之。

神功元年(697)四月,鼎成,置於洛陽明堂當中,神都鼎名永昌,高一丈八尺,容1,800石。冀州鼎名武興,雍州鼎名長安,兗州鼎名日觀,青州鼎名少陽,徐州鼎名東原,揚州鼎名江都,荊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都,均高一丈四尺,容1,200石,各圖山川物產於其上,共用銅56萬餘斤。

如《宋史》所記:“崇寧四年(1105年)三月,鑄九鼎,用金甚厚,取九州水土內鼎中。”宋徽宗以銅二十二萬斤鑄造九鼎,裝飾以黃金,並仿明堂,在汴京中太一宮之南建造九成宮,內有九室,陳列九鼎。中央之鼎爲帝鼎,東方爲蒼鼎,南方爲彤鼎,北方爲寶鼎,東北爲牡鼎,東南爲岡鼎,西南爲阜鼎,西方爲晶鼎,西北爲魁鼎。政和七年(1112年)又鑄造了“神霄九鼎”,分別命名爲“太極飛雲洞劫之鼎”、“蒼梧祀天貯醇之鼎”、“山嶽五神之鼎”、“精明洞淵之鼎”、“天地陰陽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洞天之鼎”、“靈光晃曜煉神之鼎”、“蒼龜大蛇蟲魚金輪之鼎”。

2006年,位於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重鑄九鼎,永久放置在館內展出供遊客參觀。

 式樣紋飾

大禹鑄的九鼎是什麼式樣的,至今無所考稽。

唯獨《史記·趙世家》中提到九鼎之一的雍州鼎爲龍文,赤色:“十八年,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絕臏而死。”宋代胡三省注《資治通鑑》曰:“八月,王與孟說舉鼎,絕脈而薨。脈,莫獲翻。脈者,系絡臟腑,其血理分行於支體之間,人舉重而力不能勝,故脈絕而死。按《史記·甘茂傳》雲:武王至周而卒於周。蓋舉鼎者,舉九鼎也。《世家》以爲龍文赤鼎。”又《拾遺記》卷二載曰:“禹鑄九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以象陰數。使工師以雌金爲陰鼎,以雄金爲陽鼎。鼎中常滿,以佔氣象之休否。當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將末,九鼎鹹震。皆應滅亡之兆。後世聖人,因禹之跡,代代鑄鼎焉。”

以上雄金、雌金的含義諸書無解,大概是指合金的硬度而言。“以佔氣象之休否”就是測國運之興衰。可見,鼎從容器、炊具、到祭器、禮器、又到寶器、神器,代代演變已徹底改變了實際用途,變成了國家供奉的神物。大禹九鼎之紋飾雖無實物可證,據現已出土的當時陶器紋飾推測,也不外於獸面類、龍鳳類、動物類、雲雷類、火類、幾何類等。

來歷

夏代的青銅鑄造業,已相當發達。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熔點低,便於鑄造冶煉。

夏代的鍊銅業古文獻中亦有記載。《越絕書》卷十一日:“禹穴之時,以銅爲兵。”關於鑄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後開(啓)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九鼎既成,遷於三國。”三國指夏、商、周。《左傳》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即言此事。

據考古材料證明,當時的奴隸在鑄造象九鼎這樣的大型器件時,一般是首先用質細的泥土製成器範,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銅製的坩鍋冶煉銅,錫礦塊,最後將銅錫溶液注入範中,就成爲青銅器。但《左傳》中談到九鼎鑄造的情況是這樣的:夏朝初年,大禹劃天下爲九州,州設州牧。後夏啓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九鼎象徵九州,反映了全國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顯示夏王已成爲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從此,九州成爲中國的代名詞,“定鼎”,成爲全國政權建立的代名。

歷史記載

九鼎,作爲中國文明時代入口處的一塊里程碑,已經遺失了2000多年,人們經常關心它們能否破土而出。

史記中國古代青銅工藝高度發達,傳下了許多稀世之寶,然而就歷史價值而言,卻沒有一件比得上夏朝的九鼎。後人將爭奪政權稱爲“定鼎”,就是因爲三代以來,九鼎一直被視爲王權象徵的緣故。

關於鑄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後開(啓)......九鼎既成,遷於三國。”三國指夏、商、周。根據《左傳》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的記載,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貢銅,鑄造九鼎,事先將全國各地山川奇異之物畫成圖形,然後分別刻於鼎身。九鼎鑄成後,陳列於宮門之外,使人們一看便知道所去之處,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據說此舉深得上天的讚美,因而夏朝獲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層神祕色彩。其實,透過神話因素,就不難看出它的政治價值。再以九州之銅鑄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徵九州,無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實現了天下一統。此後,九鼎便成了三代傳國之寶。夏亡之後,鼎遷於商,商亡之後,鼎遷於周。周成王正式定鼎於郟(今河南洛陽境內),表明天命之所歸。

春秋時期,隨着王室力量的衰落,強大的諸侯對九鼎便產生了覬覦之心。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整飭內政,興修水利,厲行改革,國富兵強的形勢之下,興兵攻擊陸渾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爲他舉行慰勞歡迎之禮,莊王“問鼎小大輕重”,表明了他有滅周的野心。從此,後人將爭奪政權,稱之爲“問鼎”。

《戰國策》開篇東周策一《秦興師臨周求九鼎章》就記載了秦要侵略周奪取九鼎的故事。周人顏率有謀略,先鼓動齊國幫助驅秦,答應把九鼎給齊國,齊國來要,顏率便問齊王走哪條路,結果都不合適,還說九鼎九個,一個要用九萬人,九九八十一萬人方全能拉走,顏率又說:“今大王縱有其人,何途之從而出?臣竊爲大王私憂之。”齊王曰:“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顏率曰:“不敢欺大國,疾定所從出,弊邑遷鼎以待命。”齊王就不再提拉九鼎的事了。從這裏看九鼎真夠重的,不過一定有誇張,但從這個文獻看,九鼎一定很重,還是九個。《史記·周本紀》:“定王元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次洛,使人問九鼎。王使王孫滿應設以辭,楚兵乃去。”《史記·封禪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史記·孝武本紀》:“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上帝鬼神。”後亦以九鼎借指國柄。

南朝宋謝瞻《張子房詩》:“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殤。”宋楊萬里《讀嚴子陵傳》詩:“早遣阿瞞移九鼎,人間何處有嚴陵。”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寡人聞大禹鑄有九鼎,三代相傳,以爲世寶,今在雒陽。不知鼎形大小與其輕重何如?寡人願一聞之!”清龔自珍《妙法蓮華經四十二問》:“諸經有《法華》,王者之有九鼎,家業之有總帳簿也。”三國魏曹丕《與鍾繇五熟釜書》:"昔有黃三鼎﹐周之九寶﹐鹹以一體﹐使調一味。"詳"九鼎"。《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司馬貞索隱:“言毛遂至楚,使趙重於九鼎大呂,言爲天下所重也。”宋黃庭堅《次韻答叔原會寂照房呈稚川》:“聲名九鼎重,冠蓋萬夫望。”明張煌言《懷古》詩:“人定能勝天,一言重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