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晝居池上亭獨吟》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晝居池上亭獨吟》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晝居池上亭獨吟

劉禹錫 〔唐代〕

日午樹陰正,獨吟池上亭。

靜看蜂教誨,閒想鶴儀形。

法酒調神氣,清琴入性靈。

浩然機已息,几杖復何銘。

譯文

夏日午後樹蔭下格外涼爽,獨自來到池上的亭中吟詩。

靜靜觀看蜜蜂忙碌感到很受教益,退想仙鶴們爲何有如此美好的儀形。

適當的飲寫官醞可以調節精神,清正高雅的琴曲可以調養人們的性靈。

心胸開闊澹盪,毫無意義,當今爲几杖作銘文,又有什麼意義呢?

創作背景

《晝居池上亭獨吟》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這首詩約作於公元836年(開成元年)劉禹錫分司東都之後。裴度罷相後,劉禹錫也被擠出中央,由禮部郎中、集賢殿學土出爲蘇州刺史,後又回京任太子賓客,太子賓客分司是個閒居,而他卻願竭誠爲國效力,不願就此終老,此詩就是他的抒懷之作。

賞析

“日午樹陰正,獨吟池上亭。”首聯兩句寫出了一個恬靜幽雅的環境,藉以襯托詩人孤獨閒適的情韻。

“靜看蜂教誨,閒想鶴儀形。”頷聯寫詩人的兩個動作:看和想。並從所看所想的內容展現出詩人美好的心靈。池邊花草叢生,蜜蜂飛舞。他靜靜看去,感到很受教益。蜜蜂“繁布金房,壘構玉室。咀嚼華滋,釀以爲蜜”(郭璞《蜜蜂賦》),一生不曾偷閒;對於敵害,它們羣起而攻,萬死不辭,臨戰從不退卻。這就引起詩人深沉的思考。詩人積極參加政治革新,並寫了大量諷刺權貴的詩篇,這一切都是問心無愧的。但歷遭打擊,也曾產生過消極退隱的念頭。這裏“蜂教誨”三字,說明詩人從蜂的勤奮勇敢受到啓示。我國古代有“聖人師蜂”的說法。師蜂自勵,表現出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這一聯出句從“看”字引出,是實寫;對句“閒想鶴儀形”則從“想”字着筆,是虛寫。相傳鶴是君子所化(見《抱朴子》),所以“鶴儀形”也就是君子的儀形。在他另一首《鶴嘆》詩裏有:“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兩句,就可以想象出“鶴儀形”的神態,及詩人曲折表達的高尚人格。這裏以“鶴儀形”爲尚,修德至勤,表現了“身閒志不閒”的高尚情操。總的來說,這兩句詩抓住蜂的勤勞勇敢和鶴的志趣高尚的屬性,構成了鮮明的感性形象,是極耐人尋味的。

《晝居池上亭獨吟》創作背景是什麼?該如何賞析呢? 第2張

“法酒調神氣,清琴入性靈”。頸聯進一步刻畫詩人的自我形象。“法酒”是按照法定規格釀造的酒。古人飲酒,有的純系縱情享樂,有的是爲了消憂,詩人飲酒則是爲了“調神氣”,即調節精神。這與他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中說的“暫憑杯酒長精神”是一致的。下句借清琴以陶冶性靈,寄託自己高潔的情懷。緊承上聯仍從“靜”、“閒”兩字着筆。表面上寫得恬淡閒雅,而感情的伏流並不平靜。

接受“蜂教誨”,應該勤奮工作,勇於爲人;取法“鶴儀形”,應該進德修身,心存社稷。但詩人當時已被排擠出朝,無政可從。這種主觀與客觀的矛盾,使詩人深感苦悶。飲酒、撫琴,既表現了詩人不甘沉淪、在寂寞中力求振拔的精神,又是詩人娛情悅志、排遣愁緒的一種方式。渴望用世與琴酒自娛,從寫形的角度來看,是相反的,矛盾的;而從寫神的角度來看,又是相成的,統一的。頷聯和頸聯正是運用相反相成的藝術手法,形神兼備地寫出了詩人的美好情操。

“浩然機已息,几杖復何銘?”尾聯作達觀之語,正好與“鶴儀形”相契合,不失爲君子風度。但又以反問句作結,隱隱透出內心的不平。“浩然”是形容心胸的開闊和澹盪。“機”是機心。世人爲了爭權奪利,機心百出,劉禹錫無意於此,所以說“機已息”。給幾、杖作銘文,往往有自警或勸誡之意。“几杖”在這裏是偏義詞,主要是說“杖”。劉向《杖銘》:“歷危乘險,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強;有杖不任,顛跌誰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此詩末句暗用劉向《杖銘》之意,諷刺朝廷“有士不用”,而又不直接點破,只是說當今爲几杖作銘,毫無意義。內心的不平,僅以反語微露而不使瀉出,因而詩意就顯得更爲含蓄了。

此詩寫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詩人看到蜜蜂從中受到教誨,同時也聯想到鶴的美好儀態;接着以酒調節精神,借琴陶冶性靈,刻畫詩人的自我形象,結尾作達觀之語,又以反問句作結,隱隱透露出內心的不平。此詩寫得含蓄蘊藉,頗耐咀嚼。結句用典,暗含諷刺,內心情感自然流露。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