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湯惠休《白紵歌三首(其二)》的特色之處在哪裏?

湯惠休《白紵歌三首(其二)》的特色之處在哪裏?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知道湯惠休《白紵歌三首(其二)》的特色之處在哪裏嗎?此詩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一種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形象塑造方法,描寫既細膩,又簡潔準確,接下來就跟着本站小編一起欣賞吧。

白紵歌三首(其二)

少年窈窕舞君前,容華豔豔將欲然。

爲君嬌凝復遷延,流目送笑不敢言。

長袖拂面心自煎,願君流光及盛年。

賞析

《白紵》是一支產於吳地的舞曲。至晚從晉代起,它就作爲一支宮廷舞曲流傳,因此有很多歌辭。這些歌辭的內容大體相同,主要是描摹《白紵》舞女的舞姿體態。這種情況可能同音樂、舞蹈的特點有關,即由於共同的曲調、共同的舞蹈風格而造成了歌辭在內容上的雷同。從文學角度看,這種情況並不是好事。因爲雷同的詩歌、僅僅停留在外觀描寫層次上的詩歌,一般都是缺乏真情實感、缺少藝術個性的詩歌。這種詩歌沒有什麼生命力。這樣一來,從宋代開始,就有人起來打破過去的《白紵歌》的程式了。他們把舞蹈描寫同對一些典型形象的塑造結合了起來,由此造成《白紵歌》向個性化方向的發展。就現有的資料看,首先這樣做的詩人是宋武帝時候的湯惠休。

湯惠休《白紵歌三首(其二)》的特色之處在哪裏?

湯惠休所創作的《白紵歌》,今存有三首。這三首詩歌都打破了單純描寫舞姿的陳規,而以男女相思爲主題。其中寫得最好的是以上一首。這首詩以一個《白紵》舞女爲描寫對象。儘管詩中也同其它《白紵歌》一樣,描寫了舞女“窈窕”、“遷延”、“容華豔豔”的美麗外表,但它的主旨,卻在於刻畫這位女子羞於吐露愛情的嬌癡情態。詩的大意是說:年少的《白紵》舞女,姿態窈窕,舞蹈於郎君之前。她容顏燦燦,像將要燃燒的火焰那樣鮮豔。爲了心上人,她目光嬌凝,舞步遷延。但那番情意卻只能在目光中流露,在微笑中暗送,而不敢言傳。她用長袖將臉兒輕掩,無法吐露的感情使心如湯煎。她於是祝願自己長此以往爲郎君獻舞,讓郎君的福澤滋潤她,直到她的盛年。——這樣,詩歌就把外貌描寫同內心世界的刻畫密切結合起來了,也把對舊題材的繼承同對它的改造結合起來了,使舞蹈描寫的程式轉變成形象塑造的一種手段。這是這首詩歌最重要的一個藝術特點。

詩歌對人物形象的描寫可分爲三個層次:第一、二句描寫靜態形象,勾畫出這位少女活潑美麗的外表輪廓;第三、四句描寫動態形象,點染出這位女子含情脈脈的嬌羞情態;第五、六句則切入內心世界,用感情表白的方式完成了對這一完整人格的塑造。所以我們讀這首詩的時候,會獲得一種栩栩如生的感覺。

讀這首詩的時候,我們還能感到:作者在設計人物形象方面是獨具匠心的。作者所描寫的是一個自己眼中的舞女,通過描寫,又畫出了一個舞女眼中的自己。這樣就把自己(作爲觀舞者)同舞女(作爲觀察的對象)在感情上密切溝通了起來。這種藝術感受只有通過仔細觀察生活才能獲得。而由於這種觀察是動用身心的觀察,故顯得富有真情實感。這首詩之所以寫得很動人,正因爲作者向詩中的形象貫注了很深沉的感情。換句話說:我們在詩中舞女那裏看到的一付深情,其實是作者在主觀上賦予她的。所以這個舞女形象,還應當說是一個具有理想色彩的人物形象。這一點正好反映了作者的藝術想象的獨到之處。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