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鮑照《代東武吟》:這首詩意蘊深厚,時空跨度很大

鮑照《代東武吟》:這首詩意蘊深厚,時空跨度很大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鮑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后諱而作“鮑昭”,字明遠,祖籍東海(今山東省郯城縣,有爭議),大概出生於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南朝宋文學家,與北周庾信並稱“鮑庾”,與顏延之、謝靈運並稱“元嘉三大家”。在文學創作方面,鮑照在遊仙、遊山、贈別、詠史、擬古、數詩、建除詩、字謎、聯句等方面均有佳作留世,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同時,鮑照的文學成就存在一個聚訟千古的嚴肅課題,即鮑照是否樑陳宮體詩的先導或濫觴。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鮑照的《代東武吟》,一起來看看吧!

鮑照《代東武吟》:這首詩意蘊深厚,時空跨度很大

代東武吟

鮑照〔南北朝〕

主人且勿喧,賤子歌一言。

僕本寒鄉士,出身蒙漢恩。

始隨張校尉,召募到河源。

後逐李輕車,追虜出塞垣。

密途亙萬里,寧歲猶七奔。

肌力盡鞍甲,心思歷涼溫。

將軍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時事一朝異,孤績誰復論。

少壯辭家去,窮老還入門。

腰鐮刈葵藿,倚杖牧雞豚。

昔如韝上鷹,今似檻中猿。

徒結千載恨,空負百年怨。

棄席思君幄,疲馬戀君軒。

願垂晉主惠,不愧田子魂。

鮑照《代東武吟》:這首詩意蘊深厚,時空跨度很大 第2張

“東武”,泰山下小山名,在今山東省泰安縣。“東武吟”和“泰山吟”、“樑甫吟”同類,是齊地的土風。該篇假託漢朝老軍人的自白,來諷諫當時的君主。

詩歌的前半部寫老軍人對當年戰鬥生涯的回憶,他南征北戰,在戎馬倥惚中度過了不平凡的一生。後半部表達他老年遭棄置的憤懣和悲傷:“時事一朝異,孤績誰復論?”這位當年立馬橫刀的老英雄,如今不得不“腰鐮刈葵藿,倚杖牧雞屯”。他喟然長嘆:“昔如韝上鷹,今似檻中猿。”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對比,把主人公心靈深處的痛苦展示出來。

這首詩還表現了老軍人即使身處逆境,仍思報國的精神。在詩的結尾,他以“棄席”、“疲馬”自比,向君主表白心跡,希望老有所用,辭懇情切,令人感動。顯然,這位心懷報國之念的老軍人形象中也有着懷才不遇的詩人自我。

這首詩意蘊深厚,時空跨度很大。詩歌的感情隨着主人公的命運變化,先是慷慨奔放,後是激憤悲愴,顯得跌宕起伏,扣人心絃。

整首詩都是假託一個漢代有軍功的人的口吻,敘述自己一生奮戰的經歷,和老年被棄回家的不平,並表達了他對君主的眷戀,希望君主賜恩,不棄置有功之人。宋文帝在位期間,討伐北魏曾多次失敗,對其將領檀道濟等也有牽制和排擠的做法,所以這首詩可能是爲諷諒當時的君主而作。 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和寫法,對於杜甫《出塞》詩的創作有很大的影響。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