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王之渙:正史中沒有傳紀,僅有的六篇詩全是千古名篇

王之渙:正史中沒有傳紀,僅有的六篇詩全是千古名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有一個詩人,他在正史中沒有傳紀,生平資料也稀缺,卻有六篇詩歌傳世,這六首詩還全屬於千古名篇。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同時,按照著名國學大師章太炎的話說,這六首詩還囊括了唐詩的“三個第一”名。它們分別是“七絕第一”——《涼州詞》、“五絕第一”——《登鸛雀樓》、“送別詩第一”《宴詞》。

這位詩人,就是王之渙。他的詩歌成名以後,後世像杜甫、王安石、蘇軾、李清照等各路詩詞名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鑑過他的作品。

可是,王之渙的生平,直到近代才被人通過一篇墓誌銘,考證出來了一鱗半爪。這時大家才知道,王之渙家貧,一生中最高的官職也不過是一名縣尉罷了。

王之渙與當時的名人交遊,完全是憑藉個人極其出衆的才華。同時更讓人驚歎的是:他從來沒有去過邊塞,卻寫出了中國古代最好的邊塞詩!

王之渙:正史中沒有傳紀,僅有的六篇詩全是千古名篇

一、“七絕第一”——《涼州詞二首·其一》

《涼州詞二首·其一》——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詩是王之渙成就最高的,明代著名文學家李攀龍認爲,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一》是“七絕之最”。近代著名的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卻推《涼州詞二首·其一》爲“七絕第一”。

唐朝的《集異記》裏有個“旗亭畫壁”的故事,講的就是王之渙與王昌齡、高適三人,一起到酒樓裏聽曲,順便鬥詩的故事。最後,王之渙正是憑這首《涼州詞二首·其一》一舉勝出。

這首詩的特點在於,音節高亢響亮,行文極富浪漫想象力。首句“黃河遠上白雲間”,更是迷樣奇崛。描寫的畫面與李白《將進酒》開篇的“黃河之水天上來”,相反相成。

整首詩歌雖然都在描寫邊塞軍旅生活的艱苦,但是同時卻又刻畫了一位思念親人的戰士的形象。詩歌意象極其豐富,內涵雋永,鐵血中猶帶一股柔情。

其中“春風不度玉門關”一句,可作兩種完全不同的解釋。因此,歷來有說“春風”指皇恩者,也有說“春風”是指親人傳來的消息。詩歌情調悲傷,卻又不失其雄壯,有很明顯的“唐風”特色。

二、《涼州詞二首·其二》

《涼州詞二首·其二》——唐·王之渙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通常我們提起王之渙的《涼州詞》,一般都是指“其一”,“其二”很少被提及。不過,“其二”這首詩的內容很有特色,因爲它是以一名戰士的視角來寫的,但故事的主角卻是北方的敵酋。

詩中的單于來大唐求親,他帶着使團,浩浩蕩蕩地朝長安進發。中途回望家鄉拂雲堆的神祠的時候,想起當初爲了打仗,自己曾經在那兒殺馬祭旗、登壇封將,發誓要吞併唐朝。

那時的他,野心勃勃、趾高氣昂,如今吃了敗仗要向人家低頭。他本來已感覺很丟臉了,可是沒有想到,漢家的天子強大起來了,根本不把他放在眼底,更不肯給他和親的機會了。

詩中講述的事情,既是事實,也摻雜了作者對歷史大事件的幻想。因爲唐太宗在初登皇位之時,不得已與突厥頡利可汗訂下了“渭水之盟”,但是幾年以後,他便出兵滅了東突厥。

王之渙在這裏寫突厥“單于”來唐朝求親,其實體現出了唐朝和周邊異族勢力地位的一個超級大反轉。通過對“單于”求親途中心理活動的描寫,烘托出了唐朝的強盛。

同時,詩文可以作爲解讀“其一”詩中“春風”意象的參考。可見,“其一”詩中描寫的戰士,並沒有怨恨“皇恩”到不了玉門關的意思。他不但鐵血柔情,而且無比地忠誠愛國。

三、“五絕第一”——《登鸛雀樓》

《登歡雀樓》——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是王之渙在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創作而成的。當時王之渙三十九歲,正在一個縣衙裏擔任主簿,卻無故受到了別人的誣陷,只能辭職返鄉。

年近不惑之年,仕途突然失意。對前途的迷茫和絕望,讓他生起了歸隱之心。從此,他在歷史上“消失”了十五個年頭,直到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刻,才被朝廷重新起用。

《登鸛雀樓》是唐詩五絕中,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自它問世之後,包括“詩聖”杜甫、宋代的王安石、蘇軾在內的衆多作者,爭相模仿其句式和結構,以“登高”爲母題來創作詩歌。

杜甫創作的《登高》、王安石創作的《登飛來峯》、蘇軾創作的《題西林壁》,都模仿了王之渙這首《登鸛雀樓》,結果全部成爲了千古流傳的名篇。

同時,《登鸛雀樓》雖然總共只有二十個字,但是整首詩卻寫得縱橫遼闊,畫面感溢出到了視線之外,顯得非常大氣。

而且這首詩,還不同於普通的唐詩,只是一味重視抒情。詩的後兩句,神奇地向下兼容了宋詩的“說理”風格。詩歌的主題積極正面,且十分勵志,因此在宋代以後廣受歡迎。

四、“送別詞第一”——《宴詞》

《宴詞》——唐·王之渙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王之渙這六首詩當中,有三首詩都是“送別主題”的詩歌。這三首送別詩當中寫得最好的,就是這一首《宴詞》。

它通過“長堤春水”的一個側面切入,寫出了萬千細流,一起穿過江田,匯聚到大海的壯觀場景。藉着這萬千細流,寫出了離別人內心的千種愁思。

用“去棹”的欸乃聲,代替了離別時人們發出悲鳴聲。詩的最後一句,“桃溪淺處不勝舟”,寫得異常隱晦、巧妙。它把人類的“愁思”寫成了實體,寫出了它的“重量感”。

後來,婉約詞宗李清照,直接把這一句詩改頭換面,將王之渙暗寫的“愁”字直接點明,於是就成了《武陵春》裏那句——“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

五、《九日送別》

《九日送別》——唐·王之渙

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作斷蓬飛。

這首是“重陽節”的主題詩,寫出了主人與友人在重陽節聚會後,離別時的憂傷感慨。詩的前兩句着重寫“故人稀”,突出知音難得;後兩句寫朋友聚會,卻馬上又分離,更是悲上加悲。

杜甫寫《贈衛八處士》,全詩結構與此詩如出一轍。開篇寫朋友相見不易,中間寫“訪舊半爲鬼”,可知相見更不易。好不容易重逢,只有短暫歡愉。

末句“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簡直就是王之渙筆下“明朝應作斷蓬飛”的翻版。所以,能讓“詩聖”杜甫都借鑑的送別詩,其內容價值可想而知。

六、《送別》

《送別》——唐·王之渙

楊柳東門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爲別離多。

王之渙這六首詩中,有一半是在寫離別,卻只有題爲《送別》的這一首,似乎寫得最淺。但是當然你仔細看以後就會發現,這一首《送別》仍然寫得婉曲秀雅。

東門邊的楊柳樹,柳葉青青的。它生長在御河的兩岸。近來許多人去折它的枝條,令它不堪其苦。爲什麼會這樣呢?柳樹暗想:因爲最近離別的人太多啊!

“御河”是“南運河”的別稱,這些柳樹就生長在“南運河”的兩岸。古時候,古人有在清明前後“折柳”送別的習俗。詩的第三句代楊柳發聲,感嘆前來“折柳”的人太多了。

但是詩的最後一句又直接寫“別離多”,其實意思就重複了。不過王之渙這樣寫,總覺得有些奇怪,似乎有什麼隱晦的意思想要表達。

王之渙:正史中沒有傳紀,僅有的六篇詩全是千古名篇 第2張

考慮到他至少在三十四歲以後,就一直生活在距離運河比較遠的地方。後來辭官隱居家鄉之後,離“南運河”就更遠。因此,這首詩可能是他的早期作品。

他三十歲以前經歷的大規模的離別,大約是神龍初年,唐朝與吐蕃發生戰爭的那一次,他親眼看到了唐軍進軍的情形。神龍二年,王之渙十八、九歲的時候,這場仗就結束了。

結語

王之渙是一個非常“神祕的”詩人,他擅長寫“離別”,因爲在他短短五十多年的人生當中,他肯定經歷過“離別”之苦。

不過他更擅長的,卻是寫“邊塞詩”。但是這就讓人覺得很奇怪,因爲從他的人生軌跡中可以得知,他應該沒有去邊塞參過軍,也就更別提上陣打仗了。

同時,王之渙的詩,最大的特點是有異常豐富的想象力,比如他在《涼州詞二首·其一》中寫的“黃河遠上白雲間”!

黃河與邊關的距離那麼遠,王之渙是怎麼把它們聯想到一起的呢?因此有人就不信邪,非要把它改成“黃沙直上白雲間”不可!

又比如他寫的《涼州詞二首·其二》,詩中視角明明是一個普通士兵,可是主角卻又變成了北方的“單于”。

寫《宴別》的時候,他又把“愁”這種看不見摸不着的情緒,寫成了有“重量”的東西,還因爲太重,讓淺淺的桃花溪都載不動這個船了。

寫《登鸛雀樓》的時候,重視“說理”,並且還很勵志。寫《九日送別》的時候,結構新穎有層次,更激發了後來者,對離別之痛的豐富想象力。

王之渙的一生,僅有這六首詩流傳於後世,拿了三個“第一”,另外三首同樣是千古名篇,也讓後世詩詞大家競相引用。其詩歌整體的創作水平之高,堪稱絕倫。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