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詩詞名句 > 吳文英《醉桃源·芙蓉》:這首詞“詠物而不滯於物”

吳文英《醉桃源·芙蓉》:這首詞“詠物而不滯於物”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文英(約1200年—約1260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南宋詞人。吳文英作爲南宋詞壇大家,在詞壇流派的開創和發展上,有比較高的地位,流傳下來的詞達340首,對後世詞壇有較大的影響。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吳文英的《醉桃源·芙蓉》,一起來看看吧!

吳文英《醉桃源·芙蓉》:這首詞“詠物而不滯於物”

醉桃源·芙蓉

吳文英〔宋代〕

青春花姊不同時。淒涼生較遲。豔妝臨水最相宜。風來吹繡漪。

驚舊事,問長眉。月明仙夢迴。憑闌人但覺秋肥。花愁人不知。

這是一首詠荷花詞,先通過將荷花與百花相比來突出其“淒涼”,再採用臨水漣漪襯托其綽約風姿,然後又用擬人手法寫其孤寂,最後又以月明夢迴表其高潔。

“青春花姊不同時,淒涼生較遲。”此詞發端二句寫荷花與百花花開不同時:百花開於明媚的春天,而荷花卻開在六、七月中,“占斷人間六月涼”(辛棄疾)。其中,“花姊”一詞有擬人之意;“淒涼”二字寫出荷花的無盡哀思,也表達了詞人對荷花開不逢時的同情。“豔妝臨水最相宜,風來吹繡漪。”接着轉筆寫荷花如豔妝美人,臨水而舞,柔風拂來,漣漪如同紋繡一般細密美麗。荷花雖然生不逢時,卻天生麗質難自棄,豔妝照水之時,連風都來吹動漣漪,形成綺麗的紋繡,以襯托其美。“驚舊事,問長眉,月明仙夢迴。”過片之後,又轉筆寫荷花感嘆往事。這裏,詞人以擬人手法賦予荷花以高潔的品質,同時在這個形象中寄託了自己的理想及生不逢辰的悲哀,無奈的是這種高潔品格無人看重。歷來常說花不解人愁,如白居易《過元家履信宅》:“落花不語空辭樹,流水無情白入池。”方岳《春詞五首》:“花不知愁句又塵,晚寒獨自倚欄頻。”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朱淑真《菩薩蠻·詠梅》:“人憐花似舊,花不知人瘦。”晏殘道《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遊》:“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拚得爲花愁。”此詞結尾卻說“花愁人不知”,做翻案語,頗爲新穎,同時因有寄託而頗沉鬱。

吳文英《醉桃源·芙蓉》:這首詞“詠物而不滯於物” 第2張

全詞采用略貌取神法,兩句一轉,從荷花生不逢時的淒涼轉到豔妝臨水的高昂,再轉到月明夢迴,方知一切都是舊事,最後歸結於“花愁人不知”,呼應起首“‘淒涼”之意,對荷花之形只言“豔妝”二字,一筆帶過,着重刻畫荷花的神。“花姊”、“豔妝”、“繡漪”,造語綺麗;“淒涼”、“舊事”、“夢迴”,字字哀愁,共同構成一幅飄渺朦朧、含蓄深沉的惜花圖。對比、襯托都是從虛處下筆寫荷花之神,從而寄託了詞人的理想與怨艾,正是“詠物而不滯於物”,暗含的家國之感,蘊藉深永,哀怨動人。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