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學語錄 > 古文名著 > 北宋軍事著作《武經總要》:前集·卷二 全文

北宋軍事著作《武經總要》:前集·卷二 全文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經總要》是北宋官修的一部軍事著作,作者爲宋仁宗時的文臣曾公亮和丁度。兩人奉皇帝之命用了五年的時間編成。該書是中國第一部規模宏大的官修綜合性軍事著作,對於研究宋朝以前的軍事思想非常重要。其中大篇幅介紹了武器的製造,對古代中國軍事史、科學技術史的研究也很重要。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前集·卷二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傳曰:士不選練,卒不服習,起居不精,動靜不集,趨利弗及,避難不畢,前擊後解,此不習勒卒之過也,其法百不當一。故曰:軍無衆寡,士無勇怯,以治則勝,以亂則負。兵不識將,將不知兵,聞鼓不進,聞金不止,雖百萬之衆,以之對敵,如委肉虎蹊,安能求勝哉?所謂治者,居則閱習,動則堅整;進不可以犯,退不可以追;前劫如節,左右應麾;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雖絕成陣,雖散成行,治之素也。古法曰:三官不繆,五教不亂,是謂能軍。三官者,鼓、金、旗也;五教者,目、耳、手、足、心也。教目知形色之旗,教耳知號令之數,教足知進退之度,教手知長短之兵,教心知賞罰之用。五者用習,是取勝之治卒也。故用兵欲其便,用器欲其利,將校欲其精,士卒欲其教。蓋士有未戰而震懾者,馬有未馳而疫汗者,非人怯馬弱,不習之過也。前古講武教慎之法,草教習勒之常,雖未盡制勝之方,要之卷舒離合,坐作進止,不失其節矣。然後觀敵應變,臨事制宜,使之赴水蹈火,出生入死,同心一力,前無強對,寧不由斯而致焉?方今雖有訓練之方,然而法制未立,是以旗幡雖設,不主進退;鼓角雖備,不爲號令;行伍雖列,不問稀密;部陣雖立,不講圓方。但見敵即馳,遇地即戰,不制奇正,不爲備伏,不擇險易,不詢孤虛。及夫連師百萬,夾機呼吸,事不素定,難平應敵。今故悉採前世教閱之法,重複研究,詳載於篇。夫訓士之法,雖貴約乘繁,舍迂求要,欲使人心齊勸,指顧如一,然有不可得省,要須兼存。故但習其容,不可施之戰間者,草教日閱是也;雖曰訓習,便可勒爲行陣者,講武、教騎、教步、教弩是也。故不先日閱,是謂教而無漸;不後講武,是謂訓習而無功。斯則交相爲用,而成折衝靜難之具也。若夫乘三農之隙,習六師之容;順威儀,明少長,嚴賞罰,陳號令;麾焉使必從,指焉使必赴,則將帥者當於此求其一二而施之行事雲。

講武第一仲冬之月,前期十有一日,所司請講武,遂申命將帥,選閱軍士。所由先於都門外,芟萊除地爲場,方一千二百步,四出爲和門,於其中單地爲步騎六軍營埒之處。左右廂各爲三軍,上軍在北,中軍次之,下軍在南。東西相向,中間相去容三百步。五十步立表一行,此立五行。表間前後各容五十步,爲三軍進止之節。前一日,將帥及士卒集於單地所,禁喧譁,依色建旗爲和門於都單之中,四角皆見五彩牙旗。金鼓甲伏,威儀習備。大將以下,各有統率如常式。步軍大將,被甲冑乘馬,教習士衆爲戰陣法。是日未明,十刻,士衆嚴備;五刻,將士皆擐甲,各爲直陣以俟將軍。儀服備物,大將各處於其中,立於旗鼓之下(若六軍,則每軍鼓十三、鉦二、大角四,其並止於其軍後表之下),立定,吹大角三通。中軍大將各以な合鼓,二軍俱擊鼓。三鼓,有司偃旗,步卒皆跪,二軍諸帥果毅已上,各疾趨集於中軍旗鼓之下。左廂中軍大將立於旗鼓之東,西面;諸軍將立於旗鼓之南,北面,西上以聽誓。大將軍曰:“令:講武以教人戰,進退左右一如軍法。用命有常賞,不用命有常刑。可不勉之?”誓訖,左右三軍別長史二人,振鐸分循,以警衆;諸果毅各以詞告其所部。遂擊鼓,有司舉旗,士衆皆起,騎徒皆行。及表,擊鉦,騎徵乃上。又三鼓,有司偃旗,士衆皆跪。又擊鼓,有司舉旗,士衆皆起,駒驟徒趨。及表,乃止,整列位定。東軍一鼓而舉青旗爲直陣,西軍亦鼓而舉白旗爲方陣以應之;次西軍鼓而舉赤旗爲銃陣,東軍亦鼓而舉黑旗爲曲陣以應之;次東軍鼓而舉黃旗爲圓陣,西軍亦鼓而舉青旗爲直陣以應之;次西軍鼓而舉白旗爲方陣,東軍亦鼓而舉赤旗爲銳陣以應之;次東軍鼓而舉黑旗爲曲陣,西軍亦鼓而舉黃旗爲圓陣以應之。凡陣,遞爲客主,先舉者爲主,從五行相勝之法爲陣以應之。每變陣,二軍各選刀盾五十,挑戰於兩軍之前。第一、第二挑戰,迭爲勇怯之狀,第三爲敵均之勢,第四、第五爲勝敗之形。

北宋軍事著作《武經總要》:前集·卷二 全文

每有變陣,先鼓而爲直陣,然後變爲餘陣之法。五陣畢,兩軍集,俱爲直陣。又擊三鼓,有司偃旗,士衆皆跪。又擊鼓,舉旗,士衆皆起,騎馳徒走,左右軍俱至中表相擬擊而還。每退行至一表,跪起如前,遂複本列。乃講騎軍:二軍吹角、擊鼓、誓衆,俱進及表乃止,皆如步軍,惟無跪起。騎軍東西迭爲客主,爲五變之陣,皆如步法。每陣八騎,挑戰於兩陣之間。五陣畢,俱待擊鼓而前,盤馬相擬而罷,遂振旅徒還。  教例凡教爲陣,少者在前,長者在後;其還,則長者在前,少者在後。長者持弓矢,短者持戈矛,力者持旗,勇者擊鼓。刀盾爲前行,持稍者次之,弓箭爲後行。

將帥先告士衆,使習見旌旗指揮之節,旗作則跪,舉則起;習知金鼓動止之節,擊鼓則進,鳴金則止;知刑罰之苦(或作明),賞賜之利,持五兵之便,戰鬥之備,習慣跪起及行列險隘之路。凡步騎二軍之士,備則滿數,省則半之,損益隨時,唯不得減將帥。凡相擬擊,皆不得以刃及。凡步七,逆退限過中表二十四步而止,不得過也。

教旗凡教旗,人無常數,大抵五百人爲一營。以營之多少分左右廂,列次第,建名號。營壁己定,依次秣馬。甲冑器仗,置本隊幕前;輜重兵糧,置本隊幕下。

凡步隊,隊五十人,其職儀則隊頭一人,副一人,執旗一人(天旗),慊旗二人(詔旗)。其給器仗,則槍一十五根,通旗在內,弩五具,弓矢十具,棒六具,陌刀五具,拍把四具,牌五具。凡騎隊,隊五十人,執儀如步隊,器仗則槍、稍、弓箭,自備不須。凡左右廂,給鼓與鉦各五具,異色都教大旗旆二口,大角各四定,曰中央幡;稍十口,左右立牌,隊別一枚(牌長二尺)。凡第一角聲動,營各被馬裝束擐甲。第二角聲動,即作隊,馬步皆當前,依次立。第三角聲絕,步兵依次先發引至戰地。凡折衝果毅(今則諸軍虞侯指揮使等)及隊頭,看排量地之宜,依次均列,星布捉隊。隊頭旗前立,副者押隊。若南北列陣,則東西相向;東西列陣,則南北相向。凡一戰隊,爲兩副隊。爲駐隊初立,皆槍腳量地,佈置步陣。已定,第四角聲絕,即引騎軍左右廂,從營蹀躞緩行,從南去步隊二十步以下,次魚麗駐立。騎隊已定,乃集折衝、果毅、隊頭等宣示法令,授迴旋,陳規矩,告禍福。然後還着本隊,各令明告示衆:聞鼓即戰,聞鉦即退。立定已後,第五角聲絕,大旗向前摩,步騎齊行十步已下;大旗向後麾,步騎齊住;大旗臥,步兵皆胡跪臥槍;大旗舉,並槍起立。第六角聲絕,視大旗捺,諸隊皆捺稍,胡跪,解幡;大旗舉,左右廂齊舉槊。第七角聲絕,左右廂並擊鼓,戰隊皆捺槊,齊叫緩行,相向交戰。右廂擊鉦息鼓,諸隊引退,左廂逐至右廂立隊處。右廂息鉦擊鼓,駐隊捺槊,齊叫而前;左廂擊鉦息鼓,卻回引退至中央。左廂息鉦擊鼓,卻回交戰。少頃,左廂擊鉦息鼓,引退至駐車,右廂逐至左廂立隊處。右廂息鼓擊鉦,卻退;左廂息鉦鳴鼓,駐隊捺槊,齊叫而前,逐至中央。右廂息鉦擊鼓,卻回交戰。少頃,左右廂皆擊鉦息鼓,各還本佈陣,據立定,視大旗,聽鼓聲。

旗合鼓動,左右廂前後正副三隊作一隊,齊叫捺槊,至中央交戰。聽左右廂鉦聲動,各還本地,依隊舉稍,立定。少頃,聽鼓視大旗合,兩戰隊相依,並四副隊共爲一隊,且行且合而前,直入齊叫,至中央交戰,聽左右鉦聲動即止,各還本隊處(此是三百人作一隊戰),立定。聽鼓視大旗合,左右廂三戰隊並六副隊共爲一隊,且行且合,齊叫直前,至中央交戰。少頃,聽左右鉦聲則止,各還本隊處(此是五百人作一隊戰也),立定。大旗捺,諸隊槍皆捺;大旗舉,諸隊槍皆舉;又捺至半,諸隊即降槍;大旗擺,鼓聲動,左右廂齊叫,緩步行,唱護護;大旗急擺,更大叫吐槍急入相刺。當此之時,大旗頭著地。聽鉦聲動,大旗舉,即還依本隊處立,不得舉槍。須大旗舉,諸隊槍齊舉;大旗合,大隊自簇立定;視大旗旋,本隊還歸本處。視大旗捺,諸隊槍齊捺;大旗舉,諸隊槍齊舉;又捺大旗,諸隊即降槍,聽鼓聲。視大旗擺,卻直前,齊唱護護,至中路。以後更大呼急入,左右廂刀交直過,左廂向右廂地立,右廂向左廂地立。立地,視大旗擺,左右諸隊準前直入,齊唱護護中路,大叫急入,刀交直過,各還本地立。視大旗舉,諸隊舉;大旗合,正副隊齊簇隊,步軍立定。第八角聲動絕,左右騎軍從北相掩相交,蹀躞緩行,繞兵一匝,還舊位立定。步軍視大旗捺,從北而南,以次歌舞還營。至營,依隊次立。少頃,第九角聲絕,胡跪卷旗纏幡。視大旗捺,諸隊齊捺;大旗舉,諸隊齊舉;大旗旋,諸隊散還本幕。步軍散後,更捺大旗,騎軍以次從北卷隊,蹀躞緩行還營。至營,依隊次立。少頃,第十角聲絕,以次解脫馬復槽櫪。

旗例凡棹而卓旗,則衆皆集。一點卓旗,則隊頭集。二點卓旗,則百人將集。三點卓旗,則五百人將集。一點一招,則千人將集。一招而掉,則訁敢;簸則整齊;掉而指則合;左再揮則左;右再擺則右;偃旗則止;擺而指則開;再掉而指則聚;再掉則散;卷旗則銜枚;臥旗則俯伏;舉旗則起;三掉則見敵;左右掉則佈陣;再炎則進;招而掩則跪;再招則退;再招、再掉,則素救援;再招、再炎,則發軍歸。

習勒進止常法凡教,前一日,諸營將校各分方位。立旗以自表,東軍立青旗,西軍白旗,南軍赤,北軍黑(爲和門,皆牙旗);大將居於中,立黃牙旗以爲四旗之主。諸軍行止,視大將之旗。金鉦鼓角,陳之於牙旗之左右。其法:每隊五十人,教日,遂隊自營纏旗槍至場,左右廂各依隊決解幡而立隊,各相去十步,方十步,分佈使勻。其駐隊塞空,去前隊二十步。佈列已訖,諸營將校悉向大將軍牙旗候處分。

每隔一隊,定一戰隊,即出隊前五十步。聽角第一聲絕,諸隊一時散立。第二聲絕,諸隊一齊捺槍、卷幡、張弓、拔劍。第三聲絕,諸隊一齊舉槍。第四聲絕,諸隊一齊籠槍、跪膝,目視大將軍黃旗,耳聽鼓聲。如黃旗前亞,鼓聲動,齊唱嗚呼嗚呼,兩廂隊並進前至中界,齊鬥,唱殺擊刺爭戰。勝負訖,勝從負不過三十步。審知其敗,馬軍逐北。聞鼓鉦,即止叫卻行,膊上架搶側行,回身向本處散立。第一角聲絕,一時捺搶解幡。第二聲絕,一時舉搶。第三聲絕,一齊簇隊,聽進止。如放散更聽角聲一會,然後依次發引歸本營。失節度者有罪。凡教戰,如須加兵作大隊者,即視大將軍碧白二旗交,即五隊合爲一隊(是合二百五十人爲一隊)。其隊法及卷旗、舉搶、簇隊、鬥戰,一依前法。若大將五旗交,即十隊合爲一隊(是合五百人爲一隊。慮賊大隊前衝,故合大隊以御之也),隊如法。

北宋軍事著作《武經總要》:前集·卷二 全文 第2張

初教訖,欲還營,聽次角第一聲絕,即散二百五十人爲隊;第二聲絕,即散五十人爲隊。如此凡三度,則教畢。

教平原兵凡教兵,必擇平原曠野、孤山高隴,可以登高視遠之地,大將居其上,南向左右置鼓十二面,角十二枚,立五色旗,分左右,六纛在前,旗節次之。監軍御史稗副左右衙官駐隊如偃刀形爲後騎,下臨平野,使士卒目見旌旗,耳聞鼓角,心存號令。乃命諸將分爲左右,皆去兵刃,以精新甲冑旗幟教之,蓋以易見而生勇也。各以兵馬使爲長,班布其次,陣間容陣,隊間容隊,曲間容曲,人間容人。

出入來往,不鬥馳逐,以長參短,以短參長。回軍轉陣,以後爲前,以前爲後。

進無奔迸,退不趨走。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以正合,以奇勝。聽音望麾,乍合乍離。於是三令而五申之:白旗點,鼓聲動,則左右廂齊合;朱旗點,角聲動,則左右廂齊離。離之與合,皆不過子午之位。左廂陽向而旋,右廂陰向而旋,左右各復初位信旗下立。俟白旗棹,鼓音動,左右廂各雲蒸鳥散,彌川絡野,然而不失部隊之疏密。朱旗掉,角音動,左右廂各復初位。前後左右,人立之疏密,使無差尺寸,散則法天,聚則法地。如此三合、三離、三聚、三散,不如法者,軍吏之罪,罰從軍令。既畢,大將乃立五色旗十二口,置於左右廂陣前。每旗命壯士五十守之,使壯士五十奪旗,左廂奪右廂旗,右廂奪左廂旗,鼓音動而奪,角音動而止。得旗者勝,失旗者負。勝則賞,負則罰。因是使習知立陣之法。

教步兵凡教陣,先量士卒多少,即教場中分三道土河,中分左右廂,相對四隊夾一土盆,以次布戰鋒隊。第一隊爲戰隊,間一隊抽取一隊爲駐隊。隊隨多少,每廂各兩重布隊。凡入教場,佈陣,先六纛,次五方旗,次角,次鼓,次鉦,次詔旗,次左右廂兵馬使,次第相續立定。一隊爲駐隊,一隊爲戰隊,皆取五方信族爲號(凡士卒,動靜皆號信旗)。吹角一會,點青旗,兵馬使都虞侯集(凡旗皆須地土,臥爲點也);點赤旗,大將副將同集;點皁旗,小所由悉集,受處分。訖,卻歸本隊(放歸本隊,須俟卻揭立本色旗乃還)。丁寧曉喻訖,南頭第一隊兩廂各出一旗以告辦(辦謂排比所教練兵馬己訖)。告訖,旗歸本隊。即視信旗合,擊鼓一槌,諸隊盡簇。信旗開,鼓一槌,諸隊盡開,卻依本處立。信旗舉,鼓一槌,諸隊槍旗並舉,齊唱軋聲。信旗亞,又鼓一槌,諸隊槍旗並亞,齊唱於聲,諸隊弩手齊出,至前第三土河,作上弩勢(凡出並至前第三土河)。又鼓一槌,架箭。又鼓一槌,皆唱殺聲,即退至本隊,立定。又鼓一槌,齊唱於聲,弓手齊出,至土河,各爲架箭勢。又鼓一槌,齊唱殺聲,陌刀齊亞,不得背面起陌刀頭,卻還本隊立定(凡歸隊卻行,皆須前腳續後腳,不得回面行也)。信旗又三點,一點一交聲。三點三交聲訖,鼓三聲(一聲警衆,二聲排比,三聲陳長打),便長打鼓,皆作何何聲。左右廂並進,至中央出河立定,大叫交交,胡祿交匝。右廂退,左廂還至本隊前土河。右廂點信旗喚駐隊,大叫交交走救,與戰隊齊立定。

左廂退,右廂逐之,至本土河前,左廂點信旗喚駐隊,大叫交交走叫,與戰隊立定。右廂退,左廂逐之,至中央土河立定。良久,聽鼓聲歇,何何聲絕。鼓一槌,齊唱千聲,槍頭並舉,與肩齊(若槍頭低天地一尺已下也)。又鼓一槌,齊唱殺,槍旗盡亞。三於三殺,然後擊鉦。鉦發,左右廂齊退,並不得回面起槍,至本土河立定訖。候鼓聲一槌,齊唱千聲,槍旗並揭。立信旗,合鼓一槌,諸隊齊作羽林聲,聽角聲發,羽林聲止殺畢(侯傳語齊唱喏)。視信旗點着地,即兩廂齊唱喏。視五方旗及角聲行,左右廂兩頭各出一隊,至第二土河,行依軍次還營。

教騎兵凡出騎兵,須以五方旗先引,次角,次鼓,次金鉦,餘依軍次。左右廂兵馬相續至教場,法就進退,一視信旗金鼓。左右廂各十隊(大小臨時量馬數多少),已至教場,立定,帷展信旗,餘諸旗幡盡卷。左右廂相去各二百步散立。凡一騎軍,縱橫各四步,立定。吹角一會,點青旗,大將集;點赤旗,副將集;點皁旗,小所由集。其所由來集,須軍行傍隊前,從南左右廂齊對抽來(還隊亦准此法),取教練,使處分曰:兵貴靜而惡喧,一切齊整,勿令紛亂。進退去就,一視信旗。

所由得處分訖,還隊,各喻本隊士衆。須左右兩旗出,至中央土河,告辨訖,專聽角聲。第一通角聲絕,斂兵作隊。第二通角聲絕,旗槊皆捺,解幡。第三通角聲絕,旗稍盡舉而亞,左右廂擊鼓聲動,兩廂齊叫急行,進至中央土河,便唱何何,交戰。少時,右廂鉦聲動,右廂引退至本立處;左廂鉦動,左廂引退至本立處。其右廂逐至左廂第二土河;右廂鉦聲動,右廂即引退至中央土河;其左廂人還,逐至中心土河。左右廂即引退,擊鼓齊唱何何,更交戰。少時畢,左右廂擊鉦,鉦聲動,即各退還本立處。聽角聲第一通絕,卷旌旗幡,攝箭弛弓。第二通絕,諸旗稍一時盡舉,簇作隊。第三通絕,各引散退本立處。視五方旗及信旗,從南作兩隊,相對直出向前,至教場中央相合。雙旗續五方旗及鼓角,即歸,並如來次。

(圖A)(缺)(圖B)(缺)教法入唱護護,退唱何何,救唱交交,倒槍旗唱殺,立槍旗唱於。轉隊,左廂陽轉,右廂陰旋。鼓一聲,進一步;金一聲,退一步。信旗交點,唱諾。旗轉,唱殺。旗隊下不得輒語。角聲、鼓聲各一,諸隊亞槍(頭去地約五寸)。角聲一,鼓聲二,弩手出陣前齊進,去隊三步,量疏密解鐙立。鼓一聲,架箭。二聲,發箭唱殺。比三發箭,止,退入隊。角聲一,鼓聲三,即弓手出,如弩手法,三於,三殺。角聲一,鼓聲四,陌刀大斧出;聽鼓聲,三於,三殺,刀斧相間,聞金聲即退。鼓一聲,即唱於,揭槍。聽角聲一,鼓聲一,其左右廂下各出一隊,至中土河岸,看亞認旗相交,後開兩隊,各抽歸本位,即舉認旗交,兩廂齊亞槍唱殺。

聽鼓長打,即戰鋒隊左右齊入,至土盆交一匝,聞金而退,名曰小胡祿交。鼓聲長打,戰鋒隊與駐隊齊入,至土盆交一匝,四隊爲大胡祿交。聞金聲,各還舊立,何何聲勿絕。又聽鼓聲,齊作於殺三聲,舉槍。聽角聲一,鼓聲一,左右各簇兩隊爲一隊。鼓聲二,即簇四隊爲一隊。角聲一,鼓聲三,信旗開散,各引還本隊立。角聲三,鼓聲四,左右唱喏,則左右從首,以次卷隊。至將軍前,齊簸旗作乾千聲,兩廂隊合,雙引當中央出還營。

教條十六事凡教士,應進不進,應退不退,應坐不坐,應起不起,應簇不簇,應捺不捺,應卷不卷,應舉不舉,應合隊而不合隊,應擘隊而不擘隊;不應合隊而誤入他隊,不應擘隊而誤入他隊;言語訁譁,不聞鼓聲旗幡紛擾,疏密失次,並節級科罪。

其條勒於總管以下,各錄一本,熟喻士卒,免臨陣失儀。

三令一令:觀敵人之謀,視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

二令:聽金鼓,視旌旗,以齊其耳目。

三令:舉斧越,以宜其刑賞。

五申一申:中賞罰,以一其心。

二申:視分合,以一其途。

三申:晝戰,戒旌旗。

四申:夜戰,聽火鼓。

五申:聽令不恭,視之以斧越。

右草教之法:一人守圍地三尺;十二將,將別千人,凡萬二千人,守地三萬六千尺。積尺得步六千,積步得裏一十五餘二百四十步。圍中徑闊得地五里餘二百步。以左右決勝將爲交頭,其次左右將主,士伍爲行列,皆以金鼓旌旗爲節度。

其初起圍張翼,隨山林地勢,無遠近皆爲部分。其合圍地,虞候先擇之。定訖,以善弧矢者人爲圍中騎,其步卒搶幡守圍。有漏禽者,坐守圍之吏。大獸公之,小獸私之,以觀進止也。

(圖A)(缺)日閱法(並圖)

國朝軍制,凡五百人爲一指揮。其別有五都,都一百人,統以一營居之。大閱步騎,既不常設,但每營爲日習之法,以教坐作進退,然非施於兩軍相當者,故宜用鼓聲爲節,騎兵五變,步兵三變。今列於右:

第一習(軍中呼爲開閉門陣)

(圖A)(缺)右步四十六,騎百七十四,合爲一部。聞鼓聲,步箭三發;說軍門開,騎軍出,各箭三發,馬回,背身兩發。訖,步迎騎箭三發,騎入,軍門閉。騎步箭又三發,鼓聲止。

第二變(軍中呼爲疊三)

(圖A)(缺)右騎百七十四,分三部,部別四行。聞鼓聲,第一部出,各箭三發,訖,前二行架槍大呼,三刺,後二行亦大呼,回馬背發二箭,乃還舊處。第二、第三部次出箭發,略同(惟第二部出時,前二隊行架槍刺訖不回射;第三部復如第一部也)。凡三部皆再出,鼓聲止(第一部後行已曾回馬發箭者,再出時不發,即第二部未發者更送習之,下皆仿此)。

第三變(軍中呼爲花六)

(圖A)(缺)右騎百七十四,分爲六隊,隊別五行。進退如第二變。

第四變(軍中呼爲家計)  (圖A)(缺)右騎百七十四,分爲六隊。聞鼓聲,二人執旗先出,前。二隊出,箭三發,回馬背發二箭,訖,後四隊不動,迎前隊回,各箭三發,鼓聲止。

第五變(軍中呼爲入二隊)

(圖A)(缺)右騎百七十四,分十二隊。聞鼓聲,並再出,各箭三發,架槍大呼,二刺,聲鼓止。

步兵習四變圖第一習(軍中呼爲閉門)

(圖A)(缺)右步一百八十八,騎二十七,合爲一陣。第一鼓,直(或查)作槍刀。弟二鼓,槍刀弩皆坐,弓者立,俟擊木乃發箭。餘如騎兵弟一習。  第二變(軍中呼爲六花)

(圖A)(缺)右兵數及進退法如第二,惟弓弩聽擊木各發一箭,依此無差也。

第三變(軍中呼爲軍陣)

(圖A)(缺)右步一百八十八。鼓聲作,執旗者出,行前以爲界。一鼓,直槍刀。二鼓,槍刀皆坐,弓弩者立,俟擊木,弓弩各箭三發。鼓聲作,少進。又三發箭訖,俟鼓聲前行,曳槍刀而趨,弓弩從之,至界旗止。聞鼓,直槍刀;又鼓,皆坐,弓弩者立,箭三發。訖,聞鼓復立,垂槍首,聞金而退至舊處止。一鼓直槍刀,二鼓坐解族,三鼓復直槍刀,四鼓旗槍如舊,鼓聲止。

第四變(軍中呼爲鼓聲陣)

(圖A)(缺)此變右如第三變。

大凡講武以示法程,教旗以習進退,教草以示殺護,日閱以便坐作,雖在治世,不可以闕。故善訓士者,先教耳所以審金鼓也,次教目所以辨旗幟也,次教手使屈伸便利、提挈敏急,次教足使進退合宜、往來迅疾,末教心使庶務恭順(執事)精強。又教之抵對,令贊喏整肅,趨驟し捷;教之裝束,使裹復佩結器仗倫序。又使出入、坐起、尊卑、大小不相逾越,而示之禮;衣食寢臥,順時調息,不傷寒暑,而爲之制。教戰之法,號令既審,指揮無失,陣而方之,生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別而合之,絕而解之,無犯進退之節,無絕人馬之力。故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百人學戰,教成千人;千人學戰,教成萬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之衆。此教兵之率也。至於執兵用刃(或作枝),又有法焉。凡教刀者,先使執持便慣,乃以形制輕重摺(或作所)伐猛劣而爲之等。教旗若槍者,先使把捉有方,盤旋進退,乃以幹之長短大小、插刺深淺而爲之等。教弓者,先使張弓架矢威儀容止,乃以弓之硬弱、箭之遲速遠近、射的親疏、穿甲重數而爲之等。教弩者,先使之繫縛弛張輕利捷敏,乃準弓矢而爲之等。此教器械之略也。傳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非此物歟?

教弩法(並圖)

弩者,中國之勁兵,四夷所畏服也。古者有黃連、百竹、八檐、雙弓之號,絞車、擘張、馬弩之差,今有叄弓、合蟬、手射、小黃,皆其遺法。若乃射堅及遠,爭險守隘,怒聲勁勢,遏衝制突者,非弩不克。然張遲難以應卒,臨敵不過三發、四發,而短兵已接,故或者以爲戰不便於弩。然則非弩不便於戰,爲將者不善於用弩也。唐諸兵家,皆謂弩不利於短兵,必以張戰大牌爲前列以御奔突,亦令弩手負刀棒,若賊薄陣,短兵交,則舍弩而用刀棒,與戰鋒隊齊入奮擊;常先定駐隊人收弩(恐弩臨時遺損)。近世不然,最爲利器。五尺之外,尚須發也,故弩當別爲隊,攢箭駐射,則前無立兵,對無橫陣。若勇騎來突,駐足山立,不動於陣前,叢射之中,則無不斃踣。騎雖勁,不能騁,是以戎人畏之。又若爭山、奪水、守隘、塞口、破驍、陷勇,非弩不克。用弩之法,不可雜於短兵,尤利處高以臨下,但於陣中張之,陣外射之,進則蔽以旁牌,以次輪迴,張而復入,則弩不絕聲,則無奔戰矣。故特出此法,以具於右。

(圖A)(缺)其教法曰:

張弩後丁字立,當弩人字立,高揎手屆衫襟。

左手承撞,右手迎上,當心有張。

張有闊狹,左皆右膊,還復當心。

安箭高舉手,敵遠擡頭放箭,敵近平身,敵在左右回身,敵在高挈手,敵在下低手。

發訖,唱殺卻掣,幼蠍尾弩還着地。

教弓法昔唐王琚教射二篇,多言射之容止,非戰陣所急,今掇其切可施於兵家者,具於左。

凡矢量其弓,弓量其力,無動容,無作色,和其肢體,調其氣息,一其心志,謂之楷式。故曰:莫患弓軟,服當自遠;莫患力羸,常當引之。但力勝其弓,則容貌和,發無不中,故始學射,必先學持滿,須能制其弓,定其體,後乃射之。

然其的必始於一丈,百發百中,寸以加之,漸至百步,亦百發百中,乃爲術成矣。

或升的於高山,或置的於深谷,或曳或擲,使其的縱橫前卻不失所準,乃可以射禽與敵。凡弓惡左傾,箭惡直懦,頤惡傍引,頭惡腳垂,胸惡前凸,背惡後傾,此射法骨髓之病也。身前疏,爲猛虎方騰;額前臨,爲封兒欲鬥;山弓,爲懷中吐月;平箭,爲弦上懸衡。此皆有容儀之善也。控弦有二術:無名指疊小指壓大指,頭指當弦直立,中國之法也;屈大指,以頭指壓勾之,此北邊之法也。邊法力小,利於馬上;漢法力多,利於步用。然其妙,特在頭指間。世人皆以其指末齪弦,則置箭曲,又傷其羽;但令指面隨弦直立,即脫而易中,其致還乃過常數十步,古人以爲神而祕之。胡法不使大指過頭指,亦爲妙耳。其執弓,欲使弛,前入扼巴,後當四指本節,平其大指,使承鏃,卻其頭指,使不礙,則和美,其有聲而快矣。

詩詞名句
成語典故
神話故事
傳統文化
古文名著
姓氏文化
歇後語
對聯大全